科學教育月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一堂國中理化科之教學觀察、評論和展望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9-04-??) 張世忠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應用之妙,存乎一心。本文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藉由教學觀察的機會,了解目前理化科教師的教學方式,探討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從社會建構教學的觀點評論此次的教學觀察,進而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發與省思。最後,提供一些結論和未來教學的展望,期盼能提昇目前的教學品質與技巧。
  • Item
    建構主義與科學教學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7-09-??) 張世忠
    建構式的科學與學習觀點日益受到重視,發現它能提供給學生較豐富的認知,這個認知是用來改造在學校教室中教學和學習互動的本質,這個觀點的基本原則就是知識是建構出來的,而不是靠著傳輸得來的。在提供有具體經驗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容易建構他們的知識。然而當他們無法描述或解釋所學習的主題時,知識就不容易被建構出來。來自於研究的結論,更發現當學生與別人從事有關主題的討論或活動時,知識就更容易被彼此互相建構出來。最後,教育學者專家建議了一些革新的教學方法,幫助老師們在日常教學生活環境中,去增進他們的教學表現。
  • Item
    新制師資培育:物理科小組教學演示之過程與省思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9-05-??) 張世忠; 何世明; 張香平; 曾仕君; 鄭景陽; 張儒雅
  • Item
    奠基於建構主義的STS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應用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2-11-??) 鐘敏綺; 張世忠
  • Item
    討論教學的技巧與發現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7-12-??) 張世忠
    討論教學法是教師進行小組科學教學時最佳的教學策略。透過討論可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有趣。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的發問和學生的爭辯,可使學生對討論之主題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培養他們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本文先介紹一些討論教學的技巧,然後從討論教學過程中發現它的優點,例如:討論使學生的概念藉著口頭形式更主觀化,並且他們的想法更清楚和實用;它對刺激學生的想像力、產生新概念和測試自我概念是一項很有效的工具;更進一步是討論教學給學生極大的自主權去表達他們的感受。因此,教師們應研究這些討論技巧並實際應用在他們的教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