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轉殖突變Akt基因對玫瑰樹鹼抗藥性的影響
    (2008) 陳詩萍; Shih-Ping Chen
    拓樸異構酶抑制劑ellipticine是具有抗癌效果的化學治療藥劑之ㄧ,但它在肺癌化學治療效應報導不多。本研究發現ellipticine可抑制人類非小細胞肺癌(NSCLC)A549細胞株的生長。但轉殖突變Akt-Ser473質體至細胞後,由ellipticine所誘導產生的細胞凋亡會被抑制。更多證據顯示ellipticine可調節細胞內部生長存活相關因子Akt與p53共同移動至細胞核,而當轉殖突變Akt-Ser473質體後,p53與Akt的核移動則會被抑制。此外,轉殖突變Akt-Thr308質體雖會抑制細胞凋亡的發生,但其效應較Akt-Ser473不明顯。此外,轉殖野生型p53進入p53缺失的H1299細胞株後,也會有類似的效果﹔但是若轉殖突變p53,則不會有這種效果。因此,可以看出ellipticine可促進細胞p53與Akt移動至細胞核及Akt於Ser-473位點的磷酸化,得以調控ellipticine所引發的細胞凋亡。有更多的證據顯示A549細胞株經由ellipticine所引發的細胞凋亡與細胞自噬的形成有關,這點可使用acridine orange染色來證明。當轉殖突變Akt質體後,ellipticine所誘導的細胞自噬體聚集也會降低,此外,使用細胞自噬抑制劑也有相同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顯示ellipticine所誘導產生的細胞凋亡是與Akt及p53移動至細胞核及細胞自噬形成有關。
  • Item
    轉殖p53突變基因對化學抗藥性的變異
    (2007) 林佳薇; Chai-Wei Lin
    癌細胞Topoisomerase II活性一般皆高於正常細胞,利用抑制細胞DNA topoisomerase II也是抗癌藥物治療的一個方向,而兩種抗癌藥物Etoposide(VP-16)及Ellipticine都是topoisomerase II的抑制劑,他們都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此外,p53也扮演調控癌細胞的生長週期的重要角色,已知50%以上的肺癌細胞內都有突變的p53。有鑑於此,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評估VP-16及Ellipticine對轉殖不同形式p53突變基因細胞株及母細胞株H1299的生長抑制效應與相關機制。另外實驗也嘗試暸解Ellipticine處理含外源性p21Cip1/WAF1的H1437(p53突變)細胞株的生長調控機制。本論文共分為為四部份:第一部份實驗內容為建立穩定p53基因型肺癌細胞株,結果顯示這些轉殖的肺癌細胞株都能持續表現突變形式的p53,只是蛋白質的代謝速率並不一樣。第二部份則是以VP-16處理不同這些轉殖p53基因型肺癌細胞株,結果顯示VP-16處理p53缺失的H1299細胞株,有明顯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由於降解磷酸化pAkt-Ser473。第三部份的實驗內容是以ellipticine處理不同p53基因型肺癌細胞株。發現ellipticine影響細胞表型變化,與轉殖之p53基因型無關,反而是藉著調控磷酸化pAkt-Ser473,影響細胞存活率及誘導細胞凋亡。第四部份實驗則是轉殖p53所調控的下游基因p21Cip1/WAF1至突變p53肺癌細胞株H1437,再以Ellipticine處理之,結果顯示對p53突變細胞的敏感率,可以藉外源性p21Cip1/WAF1基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