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N-乙醯半胱氨酸對斑馬魚仔魚側線毛細胞的影響
    (2019) 馮瑩茜; Phong, Ying-Chiann
    N-乙醯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是一種作為營養食品的抗氧化劑。在水產養殖上使用N-乙醯半胱氨酸餵食吳郭魚亦可以降低微囊藻毒素和柱孢藻毒素所產生的氧化壓力。此研究的目的是想要探討抗氧化劑NAC的潛在毒性及致死劑量,以便未來在魚類上作為抗氧化劑的應用。此外測試NAC對於新黴素所造成耳毒性傷害是否有保護作用。我們將斑馬魚長時間及短時間曝露於NAC,並觀察NAC對斑馬魚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NAC會對斑馬魚仔魚造成死亡的現象,並且其藥效與濃度成正相關。另外,NAC對各個發育的指標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如存活率、孵化率、斑馬魚仔魚的體長及心跳速率。另外,使用FM1-43這活體染劑,可得知NAC在急性或是慢性處理下都會減少斑馬魚仔魚的毛細胞。急性NAC處理後會增加毛細胞的氧化壓力。除此之外,NAC亦會減少斑馬魚仔魚卵黃囊上的離子細胞密度。從以上的結果可得知不管是急性或是慢性的NAC處理都會對斑馬魚造成毒性傷害。
  • Item
    金屬奈米顆粒對斑馬魚仔魚的影響
    (2017) 方鏡雅; Fang, Ching-Ya
    近年來奈米科技日新月異,也成為炙手可熱的科技產業之一,但是我們也需要關注金屬奈米顆粒可能對環境及生物造成的風險,在過去的研究中大多是探討金屬奈米顆粒對動物的死亡率、胚胎發育、細胞染色觀察、行為測量、基因表現,較少有更深入的發現。本篇研究目的是利用斑馬魚仔魚為動物模式,探討奈米銅(CuNP)、奈米銀(AgNP)與傳統的金屬離子硫酸銅(CuSO4)、硝酸銀(AgNO3)對仔魚的傷害。主要利用掃描式離子選擇電極技術(SIET)測量細胞的功能,結果顯示毛細胞浸泡在CuSO4、CuNP、AgNO3和AgNP 4小時後,鈣離子流入量下降,而離子細胞的氫離子梯度顯著下降,這說明了毛細胞與離子細胞功能明顯下降。利用FM1-43 及Rhodamine123標定側線毛細胞、離子細胞,結果顯示仔魚浸泡CuSO4、CuNP、AgNO3和AgNP 4小時後,毛細胞數目顯著下降,而離子細胞密度顯著減少。利用qPCR定量分析離子細胞上參與排酸蛋白的基因,結果顯示仔魚浸泡CuSO4、CuNP、AgNO3、AgNP 24小時後,nhe3b的mRNA表現量有顯著提升,表示仔魚可能對Na+吸收與H+排出受到影響,所以SIET測量到H+排出減少可能與此有關。利用CellROX標定產生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離子細胞,結果顯示離子細胞在CuSO4 (0.5 ppm)、CuNP ( ppm)、AgNO3 (50 ppm)和AgNP (0.1 ppm) ROS有顯著上升,這可能是造成細胞損傷的原因之一。仔魚浸泡在CuSO4、CuNP、AgNO3及AgNP 4小時後,逆流行為顯著下降,最大游泳速度結果顯示只有CuSO4 (0.5 ppm)、CuNP (0.5 ppm)組有顯著下降,在活動力的測量結果發現仔魚只有在AgNO3 (50 ppm) 及AgNP (1.5 ppm)有顯著降低。綜合以上結果證實CuNP、AgNP除了會造成行為異常、細胞產生ROS及基因表現量改變害之外,另外也發現細胞的功能有受到影響,然而金屬奈米顆粒造成細胞的傷害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