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標準化降水蒸發散指數分析臺灣百年來乾溼變化的低頻特徵與遙地相關(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2013-12-01) 翁叔平; 楊承道Item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研究(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2014-12-01) 陳正達; 朱容練; 許晃雄; 盧孟明; 隋中興; 周佳; 翁叔平; 陳昭銘; 林傳堯; 鄭兆尊; 吳宜昭; 卓盈旻; 陳重功; 張雅茹; 林士堯; 林修立; 童裕翔; 楊承道本研究以全球氣候模式模擬的結果為基準,運用統計降尺度技術,分析未來臺灣氣候變遷的可能性機率分布範圍。運用機率方式表示是以科學與客觀的方式呈現上述氣候模式差異、自然氣候變動以及降尺度方法所疊加的不確定範圍,同時區域的氣候變遷推估機率分布特徵也可以用以評估我們對未來臺灣氣候變遷推估的信心度。以A1B單一未來發展情境為例,下列是針對21世紀末未來臺灣氣候變遷推估的主要發現:(1)在近地表氣溫季節及區域平均的變化部份,所有氣候模式所推估中位數大約是介於2.1°C至2.4°C之間,北臺灣較南臺灣的增溫幅度略高,而秋季較其他季節略低。約有一半的模式顯示未來變化主要是介於1.8°C至2.9°C之間。90%以上的模式推估區域季節平均變化將在1.3°C以上或小於3.1°C,同樣是北臺灣較南臺灣的增溫幅度略高。(2)在季節及區域平均降水的變化方面,未來冬季雨量有近乎四分之三的模式推估變化都是減少的,約有一半的模式的推估是介於+0%至–23%之間,只有少數(10%)的模式推估區域冬季雨量減少可能在–34%以上或反而可能有+6%的增加。而未來夏季雨量變化方面,則有將近60%的模式推估降水都是增加,約有一半的模式認為未來夏季變化主要是介於+15%至+45%之間,雖然只有少數(10%)的模式推估區域夏季雨量增加可能在+34%以上。這些推估結果對原本就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中南部地區而言,如何調配豐枯水期的水資源,在未來將會是更為嚴峻。對於未來臺灣近地面氣溫變遷推估而言,無論是月、季或是年平均的氣候平均氣溫變化,在21世紀末的變化幅度都遠超過模式所估算的氣候自然變動與統計降尺度方法的誤差範圍。不過,對於未來臺灣降雨變遷推估的應用,必須注意其變化幅度往往未必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模式推估分布的可能性機率分布範圍或甚至符號都改變,科學上對相關結果可靠性的信心則相對較為不足。Item 臺灣地區日較差的百年變化(1901~2008)(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2011-03-01) 翁叔平; 黃燕儀本研究透過三方向的主成份分析法(STATIS: Structuration des Tableaux A Trios Indices de laStatistique)對臺灣地區日較差(DTR: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的長期變化及其和氣象參數間同時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白天最高溫的上升趨勢小於夜晚最低溫的上升趨勢,此白天和夜晚之間的熱力不對稱,導致DTR自1901年開始呈現逐漸下降趨勢;(2)臺灣地區在長期的平均日照時數的趨勢上都呈明顯下降,然而日平均最高溫卻在增温中,此一矛盾的趨勢推測可能與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氣溶膠增加有關,然而氣溶膠對日照時數的影響,主要在於氣溶膠的成雲機制,但是,根據平均雲量的分析結果顯示近年來的雲量卻在減少中,以ISCCP衛星雲資料檢測顯示,低雲族有顯著的下降趨勢,依據此結果推估,測站的總雲量或有可能顯現在衛星的低雲資料上。由此可推論,人為活動所排放的氣溶膠不是導致日照時數下降的主因。此外,根據STATIS分析百年的平均溫度記錄,本文發現(3)臺灣地區平均溫度呈上升趨勢,以冬季最為明顯,此研究結果有別於前人的分析結果;(4)臺灣地區的春季降雨有減少的現象;(5)水氣壓在夏(冬)季呈現減少(增加)趨勢,而相對濕度皆為下降趨勢。Item 氣候自然變異與年代際變化(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2012-11-01) 許晃雄; 羅資婷; 洪致文; 洪志誠; 李明營; 陳雲蘭; 黃威凱; 盧孟明; 隋中興地球氣候不斷的變化,呈現多重時間尺度的特性。過去一百多年的地球氣候除了有長達百年的暖化趨勢,亦呈現明顯的年代際變化,如20世紀初至1940年代的暖化趨勢,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冷卻趨勢,以及1980年代以後更明顯的暖化趨勢。降雨也呈現明顯的年代際變化,而且區域性強。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對過去數十年全球暖化加速的看法,忽略了年代際振盪的貢獻。過去30年剛好處於大西洋多年代振盪朝正相位(亦即溫度上升)發展的時期,加上全球溫度上升趨勢,因此顯得暖化速率特別快。無論檢視過去氣候變化或推估未來氣候變遷趨勢,吾人都需考慮年代際的影響,因為年代際振盪造成的是近期影響,人為溫室效應則是遠期影響。年代際振盪的影響不僅不可忽視,甚至可能提供較為準確的近期氣候推估。IPCC 已經將年代預報納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並將於第五次評估報告首次提出研究成果。 此項觀察與長期暖化趨勢的存在並不牴觸。年代際振盪以北半球最為明顯,南半球的海溫與全球海面高度皆呈現顯著的長期上升趨勢與微弱的年代際振盪。理論上,如果人為溫室效應確實影響了地球氣候,海水溫度與熱容量是最容易延續該訊息的氣候變數,這是因為海水的熱容量遠大於氣體與土壤,具有較長的「記憶」。南半球的海溫與全球海面高度的顯著長期上升趨勢很可能反應了此一人為影響。 人造溫室氣體是過去數十年氣溫上升的主因之一。最近的觀測顯示,自京都議定書以來,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不但無法抑制,反而加速成長。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已經十分明顯,而且大多數氣候模式都顯示人為溫室效應的影響大於其他已知的自然因素,因此過去一百多年來的溫度上升有一部分受到人為溫室效應的影響是極其可能的。依據IPCC的情境推估,在2100年暖化程度為1.1°C至6.4°C。此一暖化幅度遠大於年代際振盪造成的溫度變化,也大於火山爆發帶來的短期冷卻。即使考慮未來如果發生像造成小冰期的Maunder Minimum,其造成的全球冷卻效應約為0.3°C,仍遠小於人為溫室效應造成的暖化。 整體而言,如果溫室氣體的增加無法抑制,全球暖化程度將遠遠超過自然變化的幅度,無任何已知的過去百年來的自然變化可以抵銷。地球史上曾發生過的毀滅性災難如果再次發生,或許可以抑制全球暖化趨勢。但是,這類事件無法預知也非人類所樂見。抑制全球暖化以減緩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可能衝擊,勢在必行。因此,如何抑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速率,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的課題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