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1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九年一貫健康教育課程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發展與成效評估(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9-06-01) 劉婉柔; 胡益進; 林瑞誼本研究旨在發展九年一貫健康教育課程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以供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教師與校護於口腔衛生教育教學時使用。因此以國中小學童為研究對象設計教育介入策略,並以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立意選取的學校作為實驗分組的依據,共有313人參與本研究,前測在介入前一週施測,介入時間為二週,後測於介入後隨即進行,後後測於介入後二個月進行,以了解教育介入成效。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介入方式對於五年級學童而言,在「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等方面的立即成效上有顯著進步;對於七年級學童而言,只有在「口腔衛生知識」方面的立即成效上有顯著進步。二、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介入方式對於五、七年級學童而言,在「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等方面的延宕成效上無顯著差異產生,也就是本研究介入法無法使五、七年級學童產生上述變項的延宕成效。三、進一步比較五與七年級學童之介入立即成效影響,發現五與七年級學童在「口腔衛生知識」方面是無顯著差異的,也就是此教育介入可使五年級與七年級學童口腔衛生知識皆產生立即提升效果。然而,在「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方面的立即成效則有顯著差異,也就是五年級學童的教育介入成效會比七年級學生好。綜上所述,本研究研發的口腔衛生電腦輔助介入教材,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的教學影響成效較好,若要讓國中生也達相同成效,或許教學內容還需改進。Item 環境價值融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究---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健康環境)(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2-07-31) 葉國樑; 楊冠政Item 國民中學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07-31) 葉國樑長期追求經濟發展,而造成台灣地區的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為使教學實踐有實際成效,本教學研究針對其中較適合國中學生能配合與改善之環保問題,以環境價值為主要內容,進行環境價值教學,期能提升其環保認知、態度,進而有正向的環保行為,期使社區環境得以改善。本教學擬配合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本下冊第四篇第一章「我們的生活環境」、第二章「維護環境衛生(一)」、第三章「維護環境衛生(二)」及第五章「公害防治(二)」等章節的內容,進行環境教學價值教學。分成四個單元進行:第一單元---我們的環境;第二單元---水資源;第三單元---減少家庭汙水;第四單元---資源回收。Item 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2001-04-21) 葉國樑本研究針對現行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課本中,有關公害防治、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分析,選定我們的環境、水資源、減少家庭污水,和資源回收等四個主題單元,融入環境價值、價值澄清、價值形成、情意教學等理論,擬定環境價值教學模式,選擇台北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環境價值學習評量,修正並確定教學模式,以及舉行教學觀摩研討會,展示和演練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並與參加老師進行學術性教學討論,進一步做為未來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教學參考。Item 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之資源回收價值澄清教學效果探討(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6-06-01) 葉國樑; 唐孝蘭本研究旨在運用價值澄清教學法,探討學生在資源回收「結果評價」、「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資源回收認知」及「環境敏感度」上的教學成效。研究者以價值澄清法設計一套關於資源回收的自編教材,比較分析價值澄清法與傳統教學法之教學效果。研究對象共分為三組分別進行實驗教學:實驗組、校內對照組、校外對照組。結果發現不論是實驗組或對照組,後測分數均較前測分數為高,表示此兩種教學方法都有其教學效果,而價值澄清教學法特別是在資源回收認及環境敏感度上,教學成效卓著。Item 健康行為科學理論應用於健康教育的調查實驗研究(臺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02-01) 葉國樑Item 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學習效果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1-06-01) 葉國樑本研究針對現行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課本中,有關公害防治、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分析,選定我們的環境、水資源、減少家庭污水,和資源回收等四個主題單元,融入環境價值、價值澄清、價值形成、情意教學等理論,擬定環境價值教學模式,選擇台北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環境價值學習評量,修正和確定教學模式,並進行環境價?教學模式和一般教學介入的效果比較,以及舉行教學觀摩研討會,展示和演練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且與參加老師進行學術性教學討論,進一步做為未來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教學參考。研究結果如下:1.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每個單元呈現的學習理念、代表活動,能幫助老師有較完整的環境價值觀,促進環境價值教學效果;2.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學習內容,是以學生學習為主要目標導向的理念,並融入環境價值體認、價值澄清的教學方法,而一般教學所強調的是以老師教學為主要導向,重視老師如何教;3.學生的環境價值觀在認知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面向上,大部分呈現不確定性,而正向的價值觀也偏低;4.環境價值教學和一般教學介入,都能某程度的改變學生的環境價值觀;5.環境價值教學只在某些價值項目上,稍優於一般教學效果;6環境價值教學模式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Item 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性教育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1-07-31) 晏涵文; 劉潔心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健康教育教師性教育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並調查因應新課程教師之性教育進行需求。以台灣地區目前之全體合格健教教師為調查對象,進行郵寄問卷調查。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經參考國內、外文獻初擬為結構式問卷,後經信、效度測試後定稿。研究結果發現:(1)國中健康教育教師的性教育專業知能表現中等,其中以教師自覺性健康的程度最好,其次為性教育教學的自我效能。(2)教師的教育程度愈高和有參加過性教育研習課程的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能較好。(3)學校的教學環境愈配合性教育教學之進行,教師的性教育專業知能愈好。(4)約有九成二的教師願意接受性教育的進修訓練,且專業知能較好的教師,也有較高的意願接受在職進修。希望未來能多提供在職進修或研習活動的機會,以及各學校應該要加緊腳步建立良好的學校教學環境,做好九年一貫課程的準備。Item 運用組織介入及行為改變階段策略促進工作場所員工心血管疾病預防行為實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07-31) 劉貴雲; 劉潔心; 晏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