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大學生學業不誠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四所大學為例
    (2006) 謝尚旻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大學生的學業不誠實行為,探究大學生對學業不誠實的認知判斷、對同儕學業不誠實行為的知覺與本身學業不誠實行為的關係,並分析時間運用因素、背景變項與學業不誠實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四所綜合大學共897名學生為研究樣本,利用自編的「大學生學習與考試行為量表」為工具蒐集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再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我國大學生的學業不誠實行為相當普遍,台北縣市有70.8% 的大學生至少在一年內曾參與一種以上的學業不誠實行為。 二、大學生對學業不誠實的認知判斷愈嚴格,則本身參與的學業不誠實行為愈少;若知覺同儕的學業不誠實行為愈多,則本身參與的學業不誠實行為也愈多;此二個變項可預測大學生本身學業不誠實行為。 三、男生比女生「對學業不誠實行為的認知判斷」較為寬鬆;19歲以下的大學生會知覺到較多的同儕學業不誠實行為;男性、私立或工學院的學生自陳參與較多學業不誠實行為;在班上學業成績排名倒數的大學生對作弊的嚴重性認知判斷較為寬鬆、也較會覺察到同儕的作弊,而本身參與的作弊行為也較多。 四、具有下述時間運用與品質特徵的大學生傾向參與較多學業不誠實行為: 平時上課較不專心的、課外每週投入學業有關活動的時間平均少於15小時的、自認為課外投入學業有關活動毫無收獲的、打工時數每週超過31小時的、打工從事餐飲服務或勞動工作的。
  • Item
    國立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
    (2005) 蔡淑芬; Shu-Fen Tsai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立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之差異情形,探討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輔導需求之間的相關,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對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的預測情形,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做為該校及醫學、生命科學相關領域學校及系所實施學生生涯輔導工作之參考。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調查問卷」,調查陽明大學大學部七個科系的大一學生及應屆畢業生,有效問卷共478份。研究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大學生生涯發展量表」,以受試者在「專業定向」、「生涯決定信念」、「生涯行動」三個層面的平均得分情形代表其生涯發展狀況,得分愈高,則其生涯發展狀況愈佳;第三部分為「大學生生涯輔導需求量表」,以受試者在「自我探索需求」、「環境探索需求」、「生涯抉擇與規劃需求」、「生涯準備需求」、「生涯安置需求」五個層面的平均得分情形代表其生涯輔導需求,得分愈高,則其生涯輔導需求愈高。 研究發現,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得分情形為五點量表中的3.45分,生涯輔導需求介於「需要」與「非常需要」之間。科系、科系興趣、選系原因、家庭社經背景等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生涯發展狀況上達顯著差異,表示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因科系、科系興趣、選系原因、家庭社經背景等背景變項而有不同;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生涯輔導需求上的差異未達顯著水準,表示學生生涯輔導需求不因個人背景變項而有不同。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輔導需求之間的關係為低度正相關(r=.122)。科系、科系興趣、家庭社經背景、生涯課程修習狀況等四項背景變項,對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達42.4%的聯合預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