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層級分析─以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為例
    (2023) 潘怡筑; Pan, Yi-Chu
    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雙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的重要性排序情形,提供給我國於未來發展經濟或理財教育時的可參考之依據。而依照研究目的和問題,進行文獻探討去分析理財素養之定義、意涵與其重要性,亦在文獻探討中涵括了我國與其他國家(包含美國、英國)等理財教育內容;另外,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式為問卷調查法,並以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作為問卷設計之基礎,針對雙北地區的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進行差異性分析及層級分析研究。以下就本研究結果簡述:一、不一樣背景變項(性別、教學年資、修習理財教育相關課程經驗)的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未具顯著影響。二、不一樣年齡之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上有顯著影響。三、不一樣任教地區的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上有顯著影響。四、不一樣的投資理財實務經驗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有顯著影響。五、雙北地區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依序為:【風險和報酬】、【規劃和管理】、【理財狀況】、【貨幣和交易】。
  • Item
    美國Jump$tart理財教育課綱「風險管理與保險」主題之層級分析─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與保險從業人員為例
    (2022) 蘇雅君; Su, Ya-Chun
    本研究以美國Jump$tart聯盟「K-12個人理財教育國家標準」(Jump$tart理財教育課綱)內的「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主題為主軸脈絡,透過層級分析法(AHP)及問卷分析法,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與保險從業人員就該內容於重要性程度上的排序,以期建構對我國「風險管理與保險」之課綱發展與保險業主管機關之業務推展提供具體建議。依據研究資料,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師大學生與就業人員,就課綱中三項課程標準與各項能力指標所做之重要性排序,未達顯著差異。二、就三項課程標準之重要性,師大學生認最重要者為「(Ⅰ)會分析:一般風險類型、基本風險管理方法」;其次是「(Ⅲ)會合理說明:規劃健康險、傷殘險、長照險和壽險的原因」;最不重要是「(Ⅱ)會合理說明:規劃產險、責任險的原因」。從業人員認最重要者、次重要者恰與師大學生相反。而就最不重要者,雙方所持看法相同。三、就整體能力指標之重要性,師大學生與從業人員分別所認前五重要者有三項重複,且多是第Ⅰ項課程標準和第Ⅲ項課程標準的能力指標,並無第Ⅱ項課程標準的能力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師大學生與從業人員對課程標準與能力指標之重要性排序,未因背景變項不同而呈現明顯不同結果。並顯示,臺灣民眾重視壽險更甚於產險。
  • Item
    探索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雙北地區私校為例
    (2023) 黃芸薇; Huang, Yun-Wei
    本研究旨在建構探索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以文獻分析法擬出能力指標問卷初稿,邀請十位探索教育相關領域專家包含大學學者與雙北地區執行探索教育之私立學校的學校代表,進行兩回合「德懷術」與一回合「層級分析法」,分析建構出專業能力指標三大項度、12項層面與43項指標及各指標之權重關係。本研究分析結果之重要程度為專業態度(50%)、專業能力(30%)與專業知識(20%)三大項度:一、專業態度各指標重要性排序:「自我省思能力」(27%)、「人際互動能力」(26%)、「自我成長能力」(24%)與「情感認知」(23%)。二、專業能力各指標重要性排序:「戶外冒險相關課程執行執行能力」(31%)、「課程執行能力」(28%)、「引導反思能力」(25%)與「戶外冒險課程專業證照」(16%)。三、專業知識各指標重要性排序:「課程執行與學生狀況」(39%)、「戶外冒險相關課程設計」(22%)、「課程設計」(22%)與「課程教具與器材」(17%)。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在學校之教育現場的教師能力有明確的提升方向及未來研究者相關建議。
  • Item
    美國經濟教育協會(CEE)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層級分析
    (2020) 王湘寧; Wang, Hsiang-Ning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臺北市與新北市公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CEE 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重要性排序情形,以供未來我國理財教育發展的參考。依據研究目的和問題,經文獻探討分析理財素養的概念、理財教育的意涵與重要性、各國(美國、英國、我國)理財教育內容;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並以CEE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作為問卷設計基礎,針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進行差異性分析及層級分析研究。本研究結果簡述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教學年資、任教地區、修習理財教育相關課程經驗、理財知識興趣程度、投資理財實務經驗)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CEE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六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未具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CEE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六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僅在【使用信貸】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CEE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六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依序為:【賺取所得】、【儲蓄】、【購買商品與服務】、【金融投資】、【保護與投保】、【使用信貸】。 四、CEE十二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綱要(2013)的整體能力指標重要性排序結果 (一)重要性居前三名之能力指標依序為:「主題(一)賺取所得──3.人們藉由評估利益與成本,去做出教育、工作或職業選擇。」、「主題(三)儲蓄──1.人們在即時消費與儲蓄間做選擇。」、「主題(一)賺取所得──1.人們依薪資與工作福利選擇能勝任的工作或職業。」。 (二)重要性居末三名之能力指標依序為:「主題(四)使用信貸──6.還債有困難者可向信貸諮詢服務尋求幫助,同時應知道有哪些保護他們的法律。」、「主題(四)使用信貸──2. 貸款可分為有或無抵押品擔保,有擔保品風險較低,貸款利率低。」、「主題(四)使用信貸──3.人們購物時支付頭期款給賣家,以減少借款金額及願意準時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