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9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英語雙峰現象暨改進措施(2002/11-2003/03) 張武昌; 周中天; 葉錫南; 陳純音; 許月貴; 林正昌多年以來,臺灣省高中高職入學考試中,英語科的成績分佈統計幾乎都是呈雙峰曲線,顯示在我國的英語學習環境中,長久以來一直有一群數目相當穩定的「放棄者」(即低峰群),此一現象到今年國中畢業生基本學力測驗時,受到廣泛注意。其原因可能在於城鄉之間的學習資源不均,也可能與國中教師之教材設計與教學方法有關。無論如何,此一現象的因素複雜,實有必要作深入探討,並研擬改善計畫,以求具體改進。 本研究擬採蒐集試題與成績分析、文獻回顧、問卷調查、座談會、專家諮詢等方式進行,預期五個月完成,研究之預期成果如下: 1.探討英語成績雙峰現象的主因。 2.了解國中英語教學現況。 3.雙峰現象改進措施。Item 台灣中、美學生外語句子結構之比較(1997/08-1998/07) 陳純音在當今外語習得理論的研究中,大多還是偏重在西方語言習得,較少人研究華語習得,而且兩種語言的互動也鮮有人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較台灣的中、美學生其外語句子結構之差異。本研究共測驗15位在台學華語的美國學生及15位在台學英語的台灣學生。研究方式採用問卷、作文及觀看影片後錄音蒐集資料,以探討中、美學生對其外語句子結構「主題顯著性」(topic-prominent)與「語詞省略性」(pro-drop)等的了解。各實驗所蒐集到的語料分別轉譯和建檔,再利用統計軟體SPSS計算後再分析。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下列課題之了解:(一)中、美學生外語句子結構之差異(二)外語習得中母語之影響(三)中、英語口說與書面句子結構之異同此外,本研究之發現亦有助於中、美學生病句類型之認識及提升外語教學之成效。Item 台灣學生英語習得中的約束理論之研究(1995/08-1996/07) 陳純音近年來,杭士基教授(一九八一年)所提出的 通則文法理論,引起了語言學界極大的爭議,不 少從事第二語言習得與外語習得的學者(如拉 茲一九九六年、一九八七年與歐戍一九八一年 以及懷特一九八九年)紛紛開始質疑通則文法 是否仍控制第二語言習得.正當這些第二語言 習得研究者討論此一觀點的同時,母語轉換無 形中變成最炙手可熱的話題(見卡斯與史林可 一九九二年).但杭士基教授通則文法中的約束 理論是否(或有無)控制第二語言習得卻鮮少有 人論及此要點.因此,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探討台 灣學生英語習得中的約束理論之存在與否.本 實驗做了以下四個假設-假設(一):通則文法控制母語習得,且第二語言須假藉母語特定之參 數習得;假設(二):第二語言習得只受制於通則 文法,根本不受母語干擾;假設(三):第二語言習 得不受制於通則文法,但仍受母語干擾;假設(四 ):第二語言習得既不受通則文法控制,亦不受母 語影響,也就是說,第二語言習得完全操縱於一 些非語法因素.為了證明假設(一)是第二語言習 得之模示,本實驗將會設計兩組題型:一是文法 判斷題,另一是作文題,其中,文法判斷題又分為 是非題與選擇題.且每一組題型均包括了約束 理論中三個名詞之涵義的測試.參與本案的對 象分別選自於國中、高中、以及大學.每一組 有三班,一班約五十名,共約四百五十名.每一名 參與此實驗之對象皆得完成文法判斷題及作文 題.各組學生的每組題型的錯誤率將會分別統 計,爾後,三組的錯誤率將再加以相較.希望本實 驗之結果能對目前的一些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有 所回應,同時希望本實驗結果也能證明第二語言習得中通則文法之存在、母語的角色之重要 、顯著度之影響與練習度之差異.Item 英語為國際通用語對英語教與學的意義(國科會人文與社會科學處, 2014-12-01) 陳秋蘭Item 我國英語教育政策對各級英語教學之影響-英語教育政策對一般體系高等教育英語教學影響之調查研究(2006/08-2007/07) 葉錫南,程玉秀二十一世紀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活動的發展受到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影響, 國與國、社群與社群、人與人之間的跨文化、跨語言交流變得極為頻繁,對於外語的 需求也更加殷切。身為全球語言的英語,自然是多數非英語系國家的第一選擇。而我 國近年產業升級,企圖轉型為知識經濟體,此類經濟不管是輸入或輸出皆須仰賴一個 全球性的語言與國際接軌,因此,政府推動各項的英語教育改革方案,希望能提升國 民的英語文能力。其中不少政策與大學英語教育有關,例如「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 (含大學基礎英文)、「大學畢業英文能力門檻」、「推動師生英檢」、「推動學校國際化」、 「以英語教授專業課程」、「培養多樣性外語人才」、「吸引外國留學生」、「鼓勵國外留 學」等。截至目前,探討英語教育政策對教學影響的研究多侷限於中小學階段,系統 性的探討大學英語教育政策與英語教學關係的研究,卻付諸闕如。 本計畫之主要目的在瞭解教育現場相關人士(含校方課程規劃人員、教師、學生、 推廣教育人士等)對目前大學英語教育政策的看法與實際因應策略,以洞察教育政策對 教學之影響,作為日後大學英語教育政策規劃之參考。此外,本計畫亦將探究需借重 英語文能力的產業對於各項英語教育政策與大學畢業生英文能力的看法。 研究方法將採文獻探討、焦點座談、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專家諮詢等多種方式, 分三年逐步從多個向度蒐集資料。資料的分析依照蒐集方式與資料特質,兼採質性與 量性的處理,俾強化研究發現的深度與廣度。Item 英語教學創新歷程之研究(2004/08-2005/07) 葉錫南,程玉秀Item 英語教師學習教學過程之縱深性研究(2001/08-2003/01) 程玉秀Item 台灣英語教師使用英語的焦慮情形及影響(1999/01-2000/07) 程玉秀Item 結合文化與英語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4-04-01) 常紹如Item 東亞地區語言使用與教學現況之比較研究---英語啟蒙教育實施情況(III)(2001/08-2003/01) 周中天; 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