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Browsing 教育心理學報 by Title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
Item1200 個中文雙字詞的聯想常模與其被聯想反應參照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7-09-??) 胡中凡 ; 陳彥丞 ; 卓淑玲 ; 陳學志 ; 張雨霖 ; 宋曜廷 ; Jon-Fan Hu, Yen-Cheng Chen, Shu-Ling Zhuo, Hsueh-Chih Chen, Yu-Lin Chang, Yao-Ting Sung字詞聯想是探索人類知識結構重要的工具之一,已被應用在教育、臨床、消費等研究領域,因此建立一個含有大量刺激辭彙的聯想常模有學術與應用面的意義。過去國內的聯想常模多針對特定類別的詞彙編製,缺乏含大量一般中文詞的聯想常模,故本研究將建立含大量一般中文詞的聯想與被聯想反應參照表。預備性研究請30 位參與者評定高/低頻各900 個雙字詞的7 點心像度。刪除心像評定結果標準差過大的詞彙後,從高/低頻詞中各挑選出200 個高/中/低心像程度共1200 個詞彙作為正式研究的刺激,另使104 位參與者評定其情緒價性以便後續研究者使用。正式研究共1200 個參與者進行實驗。每位參與者只對其中200 個刺激詞彙進行反應,因此每個刺激詞彙可得200 個聯想反應,依此建立聯想常模並分析出每個刺激詞彙的聯想反應共通性、各別性、與詞彙的被聯想反應參照表。本研究發現,低頻詞的聯想反應較高頻詞集中;心像程度愈高參與者的聯想反應愈一致。本研究產生的常模可幫助後續研究者更嚴謹地探索中文語義網路結構與操弄實驗。
-
Item3D虛擬實境應用於醫學教育接受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3-??) 賴崇閔 ; 黃秀美 ; 廖述盛 ; 黃雯雯 ; CHUNG-MING LAI ; HSIU-MAI HUANG ; SHU-SHENG LIAW ; WEN-WEN HUANG
-
Item921地震災區寄讀學童經歷地震災難及參與心理重建團體心理轉變之歷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1-10-??) 羅廷瑛 ; 張景媛 ; TING-YING LO and CHING-YUAN CHANG
-
ItemA Case Study on Parental Discourse Strategies and a Bilingual Child's Code-Mixi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9-??) 閔慧慈此個案研究旨在檢視一雙語家庭中,非以英語為母語之雙親遵循【一人一語言】(one-person-one-Ianguage)之言談策略與其兩歲女童使用中、英語言轉換之關係。經為期一年之每月觀察親子互動記錄顯示:女童父親使用中文與其互動時,較容許女童雙使用中、英夾雜,且不堅持女童需使用中文與其互動;但女童母親則要求女童以英語與其互動。因此,女童使用中文或中、英夾雜方式與父親互動,與母親互動時,則多使用英文,較少中、英夾雜。一系列相關統計分析顯示:女童雙親因應女童中、英夾雜使用不同言談策略,而雙親不同之言談策略,與女童後續使用中、英夾雜之頻率,多呈正向顯著相關。證據亦顯示:女童在與雙親互動時,似習得不同語用知識,在觀察後期中,女童能明確說出家中【一人一語言】之模式,並糾正母親應使用英文與其互動。本研究之貢獻在於使用【質量混合】之研究方法,為【雙親言談策略假設】提供部份佐證。
-
Item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justment Problems Among Chinese and American CoIlege Student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4-06-??) 簡茂發 ; MAW-FA CHIEN
-
ItemA FOLLOW-UP STUDY ON SOCIAL ATTITUDES OF CHINESE AND SCOTTISH ADOLESCENT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5-06-??) 黃堅厚 ; CHIEN-HOU HWANG
-
Item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Perceiv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1-10-??) 田秀蘭 ; Hsiu-Lan Shelley Tien
-
ItemChang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over thirteen year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6-06-??) 黃堅厚 ; CHIEN-HOU HWANG
-
ItemCHILDREN'S SEX, LOCUS OF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5-06-??) 吳武典 ; WU-TIEN WU
-
ItemChinese Wives' Perceptions of Their Life in the US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ir Husbands' Doctoral Stud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1-10-??) 葉紹國 ; SHAO-KUO YEH
-
ItemChoice of Weighting Scheme in Forming the Composite(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3-??) 章舜雯 ; SHUN-WEN CHANG
-
ItemCISC教學策略與國中生微粒概念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6-??) 林小慧 ; HSIAO-HUI LIN
-
ItemDIF成因之初探:試題特徵與差異試題功能之關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8-12-??) 孫國瑋 ; 陳承德 ; 施慶麟 ; Guo-Wei Sun, Cheng-Te Chen, Ching-Lin Shih近年來,研究者對於差異試題功能(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議題的探討,已由「檢測」DIF轉變為「解釋」DIF。以往對於DIF試題的解釋,多有賴於專家質性審查的方式。然而,如果能有量化分析的證據輔助專家審查,可對DIF成因的判斷有所幫助。本研究透過分析DIF試題之特徵,找出試題特徵與DIF之關聯,作為後續專家審查時判斷DIF成因的參考。為此,本研究採用線性邏輯斯測驗模式(linear logistic test model, LLTM)及隨機效果線性邏輯斯測驗模式(random effects linear logistic test model, LLTM-R)針對測驗中各試題特徵進行所謂的差異層面功能(differential facet functioning, DFF)之檢測,藉以說明試題特徵與DIF之關聯。模擬研究結果顯示試題的DIF程度受到該試題特徵的DFF效果之影響。此外,測驗的Q矩陣密度較高時(例如60%),可能因型一誤差之膨脹而檢測出高比例的DIF試題;本研究另以實徵資料說明如何針對試題進行DFF分析,藉以找出與DIF有關的試題特徵,並作為後續試題修正之方向。根據結果,本研究建議採用LLTM-R進行DFF檢測,可有助於釐清試題特徵與DIF之關聯。
-
ItemDropout from Supervis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6-12-??) 許韶玲 ; 蔡秀玲 ; SHAO-LING HSU ; SHIOU-LING TSAI
-
ItemEffects of Gaps-Minimizing Approaches on the Raw-toScale Score Conversions When Forms Vary in Difficult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2-??) 章舜雯 ; Shun-Wen Chang本研究針對在題本難易不同的情況下,探討使用量尺分數間距縮小法,縮小由原始分數轉換至量尺分數後所產生的間距之效果。本研究透過三參數extended beta-binomial 模式,模擬產生一如民國90-92 年期間基本學力測驗五個學科的考生分數分配,評鑑「無調整法」、「同等平均數法」、「不同等平均數法」、以及「不同等平均數及標準差法」這四種方法在不同測驗年間的表現。基本學力測驗為一標準化測驗,各學科在這幾年內的題本難易度略有不同。本研究設定將量尺高分一端縮小分數間距至3 , 4 , 5 分,評鑑的準則包含量尺分數描述統計值、測驗信度、整體測量誤差以及在不同真分數下的測量標準誤大小,還有調整分數間距後對低分一端所更動的量尺點數。研究結果指出,題本難易會影響各間距縮小法的表現,其中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達到縮小量尺高分一端分數間距的目標,而卻不會帶來任何負面的效果。調整量尺分數的間距對於較容易的題本所產生的影響大於較困難的題本;題本難度增加後,各間距縮小法之影響性也隨之降低。整體而言, 「不同等平均數及標準差法」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本研究的結果應能促進對分數間距議題的了解,並也喚起了對題本難易度在建立量尺時所扮演的角色的注意。
-
ItemEmployment for the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s Graduated from the Special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83-12-??) 陳榮華 ; YUNG-HWA CHEN
-
ItemHelplessness and Self-Blame Attributions in Depress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95-06-??) 吳麗娟 ; LI-CHUAN WU
-
ItemHolland Typolog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86-05-??) 金樹人 ; SHUH-REN JIN
-
Item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Adjustment Problem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7-06-??) 洪有義 ; YU--YIH HUNG
-
ItemNo Blood Means Less Har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3-??) 程景琳 ; CHING-LING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