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News
Browse
Browsing 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by Title
Now showing 1 - 20 of 1571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100學年度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2012/1/1-2012/12/31) 范世平Item 101學年度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2013/1/1-2013/12/31) 范世平Item 102學年度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2013/8/1-2014/3/31) 范世平Item 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之研究─創新傳佈理論的觀點(2011) 解令晴; Hsieh, Ling-Ching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臺灣人民遭受與世界上許多被殖民者類似處境-差別待遇,同時臺灣人民也和世界上許多被殖民者一樣,對殖民統治者有反抗與衝突,而這些反抗與衝突有部分是非武力的文化、政治社會運動,特別是在1920 年代,臺灣近代知識份子受到了日本大正時期民主自由思潮與世界「民族自決」等影響,面對臺灣人民的困境及文化的頹喪,效法西方啟蒙運動的真義,力圖改革以謀求臺灣文化之向上。 臺灣文化協會乃臺灣史上第一個啟蒙臺灣人新思想文化的團體。臺灣文化協會結合了當時社會菁英及各階層人民的參與,並運用各式傳媒管道包括出版刊物、講演、電影及戲劇等方式,成功地在臺灣各地傳佈了新思想文化。 創新的事件得以順利的傳佈,包括了五個要件:新事物、傳播管道、時間、社會體系以及人。本文研究即以創新傳佈理論為觀點,分析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內外環境背景、臺灣文化協會於文化啟蒙的傳佈過程中,傳播媒介的運用與效果,並探究社會菁英(以蔣渭水為例)與傳播效果之間的關係以及臺灣文化啟蒙運動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雖然最終臺灣文化協會成員間因在運動方向上的歧異,導致分裂而至泡沫化,然而卻興起了臺灣繼文化啟蒙運動後,政治社會運動更廣泛的實踐熱誠,從追求臺灣文化主體性的認知面來看,「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已成為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創新傳佈的最大意義所在。Item 1949 年至2004 年國民黨分裂歷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硏究所, 2005-08-??) 杜聖聰; 王守正Item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島嶼制度之再檢視(2009/8-2010/7) 王冠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於1982年通過並於1994年生效,經過十餘 年的實踐,「公約」中的若干條文由於定義不清或是文句內容尚待解釋與釐清,因而被 學術界與實務界所批評,「公約」第121條關於島嶼制度的規定就是其中之一。而島嶼 的重要性,往往會與其面積大小、地理位置、地質結構、資源蘊藏量等因素而受到影響, 此外,島嶼所有國在國家利益的考量上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然而,「公約」第121條第3項的內容在解釋上卻有著複雜的表現,這也使得該條文 在島嶼的定義上處理時,相關國家間出現難以一致的看法。易言之,本條文字中所論及 之「維持人類居住」和「維持經濟生活」兩個描述缺少了清楚可辨之定義。在此情形之 下,放任國家依據國家利益來決定或定義岩礁或島嶼,無疑將會引發更多的爭議與衝突。 基於上述待釐清之敘述,本研究將就下列議題進行探討: 一、探索「維持人類居住」和「維持經濟生活」的內涵與解釋; 二、確定「公約」第121條第3項的適用標準; 三、分析涉及島嶼的相關案例; 四、評析「公約」第121條第3項在若干案例中的適用情形,例如日本對於沖之鳥的主張, 或是南海周邊國家對於南沙群島的爭奪。 由於研究對象具有高度的國家利益內涵,本研究並無意於對島嶼或岩礁提供一個最 終的解釋,不過提案人認為透過對「公約」第121條第3項文字的闡釋,以及對於國家實 踐和司法判例的相關探討,可以對於該條款文字的內涵有進一步之理解與運用。Item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社會運動團體之轉型-以台灣環境保護聯盟(TEPU)為例(2008) 林冠妙; Kuan-Miao Lin本研究以「政治過程論」為主要的研究途徑,輔以「利益團體」的角度,透過「個案研究」、「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以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為例,探討台灣的政黨輪替對社會運動團體所造成的衝擊與其轉型等問題。 由於相同的環保理念、統獨立場的接近,在政黨輪替之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和民進黨存在著友好的政治結盟關係,其共同的抗爭對象是國民黨政府所建立的威權體制,「社會運動政治化」可說是時勢所趨,必然的發展結果。 2000年總統選舉,政治機會結構發生變化,民進黨贏得大選成為執政黨,台灣完成了首次的政黨輪替,經由人民同意所產生的政府取得了正當性與合理性。民進黨的執政也開啟了社運人士進入決策體制的管道,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不再挑戰政治體制的正當性,抗爭的對象回歸環保議題本身,而採取議題式的抗爭策略,由「社會運動政治化」走向「社會運動議題化」。 本研究發現,社會運動團體在政黨輪替後的轉型特質為: 一、運動路線的轉變:從體制外抗爭走向體制內參與施壓 二、抗爭對象的轉變:從對抗黨國體制走向反對國家政策 三、政治結盟的轉變:從與在野黨合作走向與執政黨合作 四、群眾運動的弱化:從街頭運動形式走向日常行動策略Item 2000年後台灣政黨的聯合(2009) 湯雲騰; Tang Yunteng論文摘要: 2000年後台灣政黨的聯合,幕起幕落,令政治觀察家目不睱給。本文列舉十個選舉聯合案例、五個立法聯合案例、四個執政聯合案例,除對各案例成功、失敗之因提出見解,並徵引聯合理論(最小獲勝標準)加以詮釋之,為國內首開選舉、立法、執政聯合三面向整合研究之著作。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政黨聯合的經驗,成功比率最高為選舉聯合,其次為立法聯合,執政聯合則全部失敗。台灣政黨聯合多由政黨領袖峰會啟動。跨越意識形態的政黨聯合,尚無成功經驗。台灣政黨的聯合現象是最小獲勝標準的反例。 本文研究台灣政黨聯合現象後,對聯合理論提出新修正觀點:「當政黨聯合符合政黨領袖利益時,則獲勝聯合出現」。文末提出台灣政黨聯合機制之研究建議,其程序為:召開政黨領袖峰會、發表共同行動綱領、簽署聯盟共同協議以及政黨執行協議四步驟。Item 2001年至2009年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研究(2011) 趙彩杏本研究旨在探討2001年高中入學考試制度變革後公民試題的發展方向及其對教師的影響,採用文件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研究結果發現公民試題的特色,在題型上以單題為主,題組與整合題具有跨科及整合精神,附圖題與附表題明顯增加,題幹字數增加;在命題取材上各主題分佈極不平均,明顯偏重政治、法律與經濟生活;在認知層次上以理解題為主;在難度上,多數試題屬中間偏易,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試題更趨簡單;在鑑別度上,試題有良好的鑑別力。 此一試題發展方向確實影響到國中公民教師的教學與評量。在評量上,教師完全仿照入學考試的題型;因應題型發展,教師在教學與評量上,進行社會領域的跨科整合並增加圖表的使用量。命題取材的偏頗,使得教師調整教學時數,不利公民教育的完整性。試題重理解,使得教師在教學上更重視理解,強調生活實例的引用、活動參與與問答等,評量的命題則重理解輕記憶。此外,教師認為閱讀已是公民應試的重要能力之一。 . 最後,針對未來高中入學的公民命題及國中公民教師提出相關建議,並提供後續研究的方向。Item 2005年台北市國三學生國家認同與相關因素之分析(2006) 洪裴璞; Hong, Pei-Pu國家認同的議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一直是呈現備受爭議的一個焦點,從早期的歷史中一直被遺忘與犧牲,到後來甲午戰爭時的戰敗,興起對此種結果不滿的抗議心聲,但此卻也凝聚了台灣人的意識,而在日本統治殖民之下,使得台灣人的意識更為堅定,興起了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展開一場自我認同的追尋與摸索。 但在國民政府收復台灣之後,因當時的統治方式不當,造成廣泛性的族群衝突,後來在蔣氏父子統治台灣時期,國民政府對於台灣民眾進行了國家形塑與整合的工作,也就是塑造了中國大一統的觀念,但是隨著民主化的開展,本土意識的崛起,社會有愈來愈多的不一樣聲音與主張,然而伴隨著選舉時惡性的炒作手法,使得族群之間呈現出更加嚴重的對立,如此模糊又分歧的情形促使得國家認同的危機更形惡化。 基於上述歷史的發展與國內社會的現況,因此擬以問卷調查法針對西元2005年台北市國三學生調查其國家認同態度的傾向與政治社會化間相關因素的探討。此一研究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如下有: 1.台北市國三學生認為中國此一名稱是不同於中華民國的,而中華民國的領土與人民被認為是指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的範圍比例占最高,但是儘管前項結果是獲得大多數國三學生的共識,但是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在關係上的認定,卻是呈現分歧的意見,有主張兩岸是毫無關係的,亦有主張儘管台灣是具有獨特性的,但是與中國大陸間仍然是有相連性。 2.台北市國三學生的統獨意識較為支持無條件獨立建國與有條件獨立建國,但是此種結果與未來走向有人主張是自行決定即可,亦有人主張應該將國際社會的意見一同併入考量。 3.台北市國三學生在國家認同上,情感的付出比行動的落實比例上來得更高,在付出行動時,較會考慮現實性的因素後再做決定的比例是很高的。 4.台北市國三學生在國家認同的類型上是偏向於支持制度認同為主,文化認同為輔的主張,在族群認同上較為兩極,影響也並具有非全面性。而文化認同基礎上亦將中華文化的認同包含進去。 5.關於國家認同的態度,在基本資料方面呈現顯著差異的有性別、政黨支持、職業與省籍的因素,但在教育程度上是看不出有顯著差異的,而母親的顯著差異又高於父親的影響層面。 6.國家認同態度與政治社會化因素所列出家庭、學校、同儕與傳播媒體的選項上,均是很關的。 7.台北市國三學生與父母或朋友在談論議題的互動上比例是偏低的。 8.台北市國三學生在獲取政治新聞的管道上與政治知識的獲得上均以傳播媒體的比例所占最高。 9.台北市國三學生以看電視或上網的方式來獲取政治方面的資訊在比例上是很高的。但是此部分僅止於單方面的接收而已,在參與電視上或是網路上有關於政治性議題方面的討論或投票是較少的。Item 2005年台灣土地稅賦公平性之研究-以約翰‧羅爾斯正義論為觀點(2005) 梁崇偉; Liang,Chung Wei論文摘要: 我國地價與土地稅制度主要是遵照當初國父平均地權的精神與理想所訂定的,這套制度雖歷經多次修正及調整,最後終究以達成國父平均地權理想為宗旨。而我國土地稅制度實施多年之成果卻為人所批評,不但與國父平均地權的理想差距過大,重要的是,我國土地相關制度與稅賦的實行在社會正義上也不斷受到詬病,而平均地權的理念與內涵在實際施行上也受到挑戰。本文從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正義理論」(A Theory of Justice,1971)的真義與內涵為衡量標準,從法令與政策面來探討我國土地價格與稅賦制度迄今實施的結果,試圖找出其問題與原因所在並提出建議。 第一章緒論,說明撰寫此文之動機及研究之目的、研究的範圍、研究的方法,最後再闡述說明研究的步驟與流程。 第二章回顧地租稅理論基礎與相關文獻,針對中外學說有關地租與租稅公平原則的論點加以說明、歸納與分析。 第三章說明西方相關公平正義觀念,並進一步就羅爾斯理論核心「兩個正義原則」等相關理論加以論證與說明,並敘明採取羅爾斯正義理論的理由,將「公平正義」之精神與原則確定,作為衡量土地租稅法令與政策的標準。 第四章對我國土地稅立法公平性的檢驗,先對平均地權條例有關土地稅相關規定沿革加以瞭解,在進一步對於土地稅立法趨勢加以研究,進而對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之立法規定加以批判,同時說明我國土地稅的問題所在。 第五章探討與檢視我國土地稅政策,並以兩個重大案例為實例研究,由此觀察並預測社會公平正義的走向。 第六章為全文之總結,將前六章所提之內容作成本論文之結論,檢視臺灣現行土地稅賦制度在公平性之缺失,加以綜合並提出研究發現與後續研究方向及建議。Item 2008 年後中共對台政策的影響與限制(2011-09-01) 范世平Item 2008年後中共對台政策的影響與限制(2011-05-21) 范世平Item 2009 年南海事務回顧與展望(2009-12-01) 王冠雄Item 2010年台中市第一屆直轄市長選舉之研究—從派系視角分析之(2011) 賴冠丞; Lai Kuan-cheng1949年以來,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舉辦全國性地方選舉來,地方派系即逐漸壟斷與主宰地方經濟、政治等國家事務,進而干預中央權力的分配。在一黨獨大的威權時期,地方派系勢必與政治、經濟利益相結合才得以壯大。地方派系與國民黨之間,儼然是個生命共同體,彼此是相互依侍的關係。它對社會民主化的過程、轉型,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是其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卻是極為深遠,且值得分析研究的。在2010年台中縣、市正式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台中市第一屆直轄市長選舉,對於國民黨台中縣地方派系紅、黑兩派的整合成功與否攸關著市長大選是否可以勝選,從原本台中縣地方派系的政治生態可觀察到,地方派系仍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其中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將於本文中會有重點論述。 關鍵詞:地方派系、台中縣市合併、台中直轄市長選舉Item 2012 台灣大選後兩岸關係及台澳關係的發展(2012-04-20) 曲兆祥Item 2012年台灣大選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意義與影響(2011-11-26) 范世平Item 2012年後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所面臨挑戰之研究(展望與探索雜誌社, 2013-09-01) 范世平Item 2013年中國大陸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中共研究雜誌社, 2014-01-01) 范世平; 劉大年; 張弘遠; 林建山; 賴岳謙; 陳嘉生; 陳建仲; 黃奎博; 李允傑主持; 陳一新主持Item 21世紀臺灣國家公園發展策略之分析(2014) 蔡倩傑; Chien-Chueh Tsai國家公園成立的目的,在保護國家特有的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及史蹟,並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之用。臺灣的國家公園法自1972年公布施行,並自1982年起陸續規劃設置了墾丁等九座國家公園,迄今30多年來,除保育成果有目共睹外,亦是國人乃至國際訪客喜愛造訪的戶外休憩場所。 然而在邁入21世紀後,政治上已出現過政黨輪替,經濟上國民所得提高,休憩需求大幅增加,且民眾對生態環境更具高度的自主意識,國家公園當前在經營管理上面臨諸多挑戰。如何使自然生態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空間利用和文化多元性等各種價值保持平衡或提升,已是國家公園當局無法輕忽的問題。 本研究全面觀照21世紀政治經濟環境對國家公園制度所帶來的威脅與危機,同時也關注其所帶來的轉變契機,運用SWOT分析及策略矩陣等方式,提供一些經營管理上的因應策略,作為國家公園當局在政策規劃及執行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