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News
Browse
Browsing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by Title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
Item101 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現場觀眾觀賞行為、 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 2012) 顏可一本研究旨在探討101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以下簡稱UBA) 現場觀眾的人口背景、觀賞行為、動機及滿意度的分布情形,並瞭解觀眾對觀賞行為、動機及滿意度的差異情形,進而探討觀賞行為、動機及滿意度之間的差異與相關。研究以UBAUBAUBA公開男子組第一級的現場觀眾為研究對象, 公開男子組第一級的現場觀眾為研究對象, 採便利抽 採便利抽 採便利抽 採便利抽 樣方式實施 問卷調查 ,共發放 480480480份問卷 ,扣除無效問卷後回收 442442442份有效樣本 ,回 收率 92.1%92.1%92.1%92.1%92.1%。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結果顯示 : (一) 樣本中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男生略多於女,且大為 24 歲以下未婚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的大學生;曾有籃球社團經驗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及每周規律參與 2次以上 籃球運動 籃球運動 籃球運動 籃球運動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的觀眾超過五成 。 (二) 本屆 UBAUBAUBA觀賞次數以 2~32~32~3次為主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僅觀賞複賽者較多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每次觀賞時間多為 2場, 用網路涉獵本屆 UBAUBAUBA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資訊的觀眾最多,涉獵時間大在 15 分鐘內, 分鐘內, 分鐘內, 分鐘內, 與朋友 進場的觀 進場的觀 進場的觀 進場的觀 眾最多 。 (三) 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現場觀眾賞動機以「賽事吸引力」 為主,且對於決硬體環境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及整體「比賽內容」感到滿意。 (四) 不同 背景變項在觀賞行為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除年齡外其他背景變項在觀賞 動機 各構面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滿意度 則僅有性別、 籃球社團參與經驗及本屆 籃球社團參與經驗及本屆 HBLHBLHBL現場觀賞經驗 現場觀賞經驗 現場觀賞經驗 現場觀賞經驗 現場觀賞經驗 現場觀賞經驗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在「比賽內容」、軟體氣氛及行銷 宣傳」上達 顯著 差異 。 (五) 不同 觀賞行為在動機 觀賞行為在動機 各構面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各構面皆有顯著差異情形, 滿意度 中僅有本屆 中僅有本屆 中僅有本屆 中僅有本屆 中僅有本屆 UBAUBAUBA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觀賞賽別、每天事資訊涉獵平均時間及主要同伴在 「比賽內容」 「比賽內容」 「比賽內容」 「比賽內容」 「比賽內容」 「比賽內容」 及「複賽硬體環境」上達 及「複賽硬體環境」上達 顯著 差異 。 (六)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觀賞動機與滿意度間呈現 顯著正相關 ,觀賞動機中「球員偏好」、賽事吸引力及人際互與滿意度的 觀賞動機中「球員偏好」、賽事吸引力及人際互與滿意度的 觀賞動機中「球員偏好」、賽事吸引力及人際互與滿意度的 觀賞動機中「球員偏好」、賽事吸引力及人際互與滿意度的 「行銷宣傳」 「行銷宣傳」 「行銷宣傳」 「行銷宣傳」 「行銷宣傳」 「行銷宣傳」 、「比賽內容」 及「軟體氣氛」達到中度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 可供未來 UBAUBAUBA公開 男子組第一級的比賽學校、 主辦單位 及行銷活動公司 參
-
Item2007-2008球季超級籃球聯賽於新莊體育館舉辦之經濟效益評估( 2009) 楊奕瑋2007-2008球季超級籃球聯賽於新莊體育館舉辦之經濟效益評估 完成年月:2009年1月 研 究 生:楊奕瑋 指導教授:朱文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非市場價值評估法中的「條件評估法」及「旅遊成本法」為研究方法,將「前往台北縣新莊體育館觀賞SBL賽事」視為一遊憩活動體驗,估算觀眾前往台北縣新莊體育館觀賞SBL之個別遊憩效益,進而推估出整體賽事之經濟效益。此外因SBL為半職業運動,有特定的交易價格存在,消費者前往新莊體育館觀賞SBL整個消費過程中仍具有市場交易的行為,故本研究同時採用以市場價格為基準之消費金額投入值作為評估依據的經濟影響評估法,透過產業關聯乘數表,計算SBL於新莊體育館舉辦帶給台北縣地區之產出效果、所得效果及就業效果。 抽樣期間為 2007-2008 球季SBL例行賽舉辦期間,於新莊體育館隨機發放600份問卷予前往新莊體育館觀賞SBL之觀眾,回收500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後得知本研究結果為:一、前往新莊體育館觀賞SBL之觀眾特性多半為16-25歲、月收入1萬元以下、居住於北部地區且未婚之大學生;平均花費以門票最高;平均單程交通時間約51分鐘,交通工具以公車及機車為最多。同行成員以同事、同學、朋友為主。84%的消費者本季進場次數為3次以下。二、現場觀眾對於SBL的涉入程度為中高程度;對於前往新莊體育場觀賞SBL的整體滿意度偏高,其中對於新莊體育館之球場設施最滿意,對主辦單位及球團提供服務最不滿意。三、以願付價格為依變數,實際成本、交通時間、進場次數、同行人數、涉入程度、滿意度、人口統計變項為自變數,透過條件評估法求得迴歸模型,發現實際消費成本、家庭月收入及滿意度三變數與願付價格呈顯著正向關係,以條件評估法迴歸模型推估出之每人每次的遊憩效益為869.63元,經濟效益為67,409,420元。四、以進場次數為依變數,實際成本、交通時間、同行人數、涉入程度、滿意度、人口統計變項為自變數,透過旅遊成本法計算出之需求函數迴歸模型中,涉入程度與進場次數呈顯著正向關係,滿意度呈顯著負向關係,以旅遊成本法推估出之每人每次的遊憩效益為1,582.30元,經濟效益為122,652,003元。五、以投入產出法評估SBL於新莊體育館舉辦例行賽之產出效果為59,073,483元,所得效果為19,173,468元,就業效果為2,417個工作機會。 關鍵詞:超級籃球聯賽、新莊體育館、經濟效益、條件評估法、旅遊成本法、 投入產出法
-
Item2008北京奧運後韓國競技游泳發展之策略( 2016) 金雪 ; Kim, Seol韓國競技游泳從1958年東京亞運開始參加國際游泳比賽,在1970年曼谷亞運中獲得首面金牌,韓國競技游泳發展以1970年曼谷亞運為基礎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於韓國競技游泳在2008年北京奧運,游泳選手朴泰桓獲得金牌,突破韓國游泳項目在奧運參賽史上零奪牌紀錄。本研究以 De Bosscher 等 (2006) 所提出的九個競技運動成功關鍵因子作為分析依據,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及內容分析的方式,探討目前韓國競技游泳發展之策略為何,並分析韓國競技游泳實際發展的情況。研究結果發現:目前韓國在競技游泳的 發展策略雖然已經涵蓋了九個競技運動成功關鍵因子,但韓國競技游泳發展過程中,亦有許多問題存在,包括、國家給予大韓游泳協會的經費不足、國家游泳代表隊選拔系統之缺失造成願意前往選手村接受訓練的意願不高、全職運動員過於熱衷國內體育大賽忽略國際賽事及選手退役後之生涯補助由於政府機關宣傳不足以及申請限制過高造成適用性不佳等,這些問題影響到目前韓國競技游泳之成績。本研究建議未來韓國競技游泳整體上優先從尚未發展的部分進行改善,以提升國家隊的競技實力,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四項建議:應重新衡量經費分配之比例、應重視非明星退役選手之生涯規劃、選手村效能不佳可考慮將選手村之經費分配在選手及教練出國比賽與訓練之補助以及開放選手村場地解決寒暑假訓練場地不足之問題。
-
Item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台北選手禁藥認知調查( 2010) 張珉嫻 ; Chang,Min-Hsien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挑戰極限、追求卓越的精神常感動人心,但在追求更高、更強、更遠的過程中是否真誠?其中「運動禁藥」更有可能讓場上英雄在一夕之間被翻轉成為千夫所指的欺騙者,有鑑於此,研究者亟欲探究國內頂尖運動員,特別是奧運級國手的運動禁藥認知情形,因此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一)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選手對運動禁藥規範的認知為何?(二)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選手禁藥使用的態度為何?(三)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選手對於國內禁藥的管制宣導是否充分了解?透過本研究不只可以反映出運動員的態度,研究結果更將是探討國內運動員對運動禁藥認知的基礎。 本研究於2008年6月15日至7月30針對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選手進行問卷調查,一共發出80份問卷,回收問卷達66份,並以社會人口變項做為自變數,含括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學歷、參加的運動種類、運動禁藥藥檢次數及曾經參與的比賽等六大類,與問卷的兩大主軸 (對禁藥的認知與藥物使用態度)做為應變數來進行交叉分析,其中在運動禁藥認知部分,66名選手依據答題成績分為低分組、中級分組及高分組,透過Pearson卡方檢定,觀察三個組別與六大人口變項之間的關係發現,在學歷及當選國手次數上,30名落在中級分組的選手表現明顯比低分組及高分組選手在禁藥認知的程度上表現優異;而在運動禁藥的態度上,經過因素分析萃取出5個全新構面,分別命名為「謹慎用藥態度」、「禁藥推廣教育」、「鑽漏洞用禁藥」、「了解禁藥規範」、及「戰績重於一切」,統計結果發現,在14個禁藥使用態度題項中,平均分數最高的是「國家代表隊成員身分,讓我更注意用藥習慣」(Mean=4.50)。至於得分最低的題項則是「為了贏得比賽,我一定要做弊」(Mean=1.38),這表示國手們清楚表現出為了贏得比賽不一定要作弊的態度。 透過本研究可以發現:(一) 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選手們清楚認知身為中華隊國手必須小心用藥,也知道自己所參與的比賽項目有哪些禁藥規範;(二)運動禁藥認知與使用態度之間並無明顯的相關性存在,僅在鑽漏洞的態度上呈現低度負相關,代表選手對運動禁藥認知愈高者,愈明白不可「鑽漏洞」;(三)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代表隊認同運動禁藥宣導與防治需要專職機構來推行。以上結果可提供行政當局在運動禁藥的宣導和執行時做為參考。
-
Item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設施需求規劃之研究( 2008) 陳嬿如 ; Yen-ju Chen第21屆的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2009年將於臺北舉辦,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主辦國際大型運動會,能夠爭取到此國際賽是實為國人的榮耀。而運動競賽在今日已經發展成為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媒體報導的主要議題,透過傳播媒體的報導,形成全世界人類矚目、關注的焦點。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彙集相關資料,規劃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探討其主新聞中心之相關設施需求規劃。研究者以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於2008年3月1日至4月16日止進行研究調查,訪談T2009籌備團隊中參與規劃新聞中心之核心工作人員、相關專家學者共8位,且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14位媒體工作者。綜整研究發現所得結論如下: 一、主新聞中心乃扮演一個與內部溝通及跟外部接軌的角色,以服務媒體為主要功能,是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成功的關鍵。 二、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的規劃項目以18項的軟硬體設施及11項的服務項目為主。 本研究結果將提供給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之主辦單位,在未來規劃主新聞中心時的參酌依據,提供T2009籌備團隊實質性的幫助。除此之外,尚能激勵後續研究利用「用後評估」的理論再深入的探討使用者滿意度及分析使用者需求。
-
Item2010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0) 葉雪鳳 ; Yeh, Hsueh-Feng本研究旨在瞭解2010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情形。本研究採調查法,共發放1,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計802份,其中包括選手465份、隊職員337份。研究工具除了人口統計變項問卷外,還包括服務品質量表與滿意度量表。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與一般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參與者男性多於女性,教育程度與收入偏低,且年齡層以31-50歲為主,參與者多是第一次參加本運動會,缺乏國際相關賽事參與經驗。 二、不同參與者特性,例如:性別、殘障別、參加身份等,在服務品質各構面與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參與者在「周遭環境」、「場館設計」、「設施安全」、「作業流程」、「時間流程」、「活動社交」等服務品質構面與滿意度之間具有正相關。 四、服務品質構面中以「專業」、「設施安全」、「時間流程」、「活動社交」對滿意度具有顯著解釋能力。 整體而言,參與者對本屆運動會服務品質之滿意度均呈正向評價,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就實務面與後續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期能提供往後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主辦單位一個改善的依據,創造更優質的賽會環境,同時提升身心障礙族群的運動權。
-
Item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進場觀賽決策因素與再購意願關係之研究( 2010) 黃呈文 ; Huang Chen-wen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瞭解SBL現場觀眾進場觀賽的決策因素及SBL現場觀眾的再購意願,進一步探討SBL現場觀眾進場觀賽的決策因素與其再購意願高低之關係。希望以消費者的觀點出發,提供SBL經營管理上的參考,另一方面也能對國內籃球運動的發展有所助益。本研究結果如下:一、SBL現場觀眾以女性、年齡介於12-23歲、月平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下之高中、大學生為主要群體;其次,現場觀眾有特定支持隊伍,其中以達欣工程的球迷居多,大多數現場觀眾以現場購票為主要購票方式,並結伴同行觀看比賽,且大多有四次以上的觀賽經驗;二、SBL現場觀眾進場觀賽決策因素包括社會需求與人際互動、比賽推廣、賽程便利性、支持球隊、比賽內容及個人喜好;三、SBL現場觀眾之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在現場觀眾進場觀賽的決策因素上有顯著差異;四、SBL現場觀眾之不同支持球隊及購票方式在現場觀眾進場觀賽的決策因素上有顯著差異;五、SBL現場觀眾進場觀賽的決策因素與再購意願之間具有正向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超級籃球聯賽賽會經營者與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如下:一、進行顧客市場區隔並致力開發潛在消費群。二、提升球團競爭力,針對現場觀眾特定參與行為制定售票策略。三、加強賽事與媒體的結合,增加賽事媒體曝光率。四、考量學生族群消費決策特性,鞏固主要市場經營。五、提升球迷對球隊忠誠程度,善用明星球員力量。六、改善場館交通問題與停車配套措施。七、營造SBL從心、新出發的品牌形象。
-
Item2016馬來西亞羽球奧運奪金計畫之探討( 2017) 茹明遠 ; Yee Ming Yuan本研究以結構功能論為基礎,探討2016馬來西亞奧運奪金計畫之過程。首先藉由文獻分析瞭解馬來西亞羽球發展,進而探討馬來西亞羽球組織與奪金計畫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所得的結論為:一、馬來西亞羽球發展主要以馬來西亞羽球協會為主,十四個州屬會和七個機關協會輔助發展。二、巴西奧運馬來西亞獲得三面銀牌,相較於倫敦奧運,馬來西亞在發展體育上做出很大努力。三、馬來西亞羽球協會在經費、人力和政策都需要尋求外界支援。四、被視為國球的馬來西亞在國球認同上獲得肯定,但在培育人才卻出現斷層現象。因此對未來奪金計畫的建議為:一、在組織關係網絡的穩固經營必須增加經費來源及定期召開會員大會。二、學校、協會、俱樂部三方面必須互相合作。三、讓運動員把體育當成是一種職業。四、重視女性運動員的發展,讓女性運動也成為一種競爭力。五、重視民間有人認識與企業的聯結。對於學術之建議:一、多使用結構功能論為理論依據作為研究。二、馬來西亞應該注重競技管理與人文研究。三、奪金計畫需配合多方策略、參與策略及全方位資源整合。
-
Item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背景下中國大陸競技冰上運動發展策略( 2020) 陳佳人 ; Chen, Jia-Ren2015年7月,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後,在中國引起一片轟動。北京在2022年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舉 辦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但相較於夏季項目,中國在冬季項目上的成績並不突出,縱觀歷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在世界總排名始終在十名左右且靠後,在獲得13枚金牌中,12枚為冰上運動獲得。在備戰2022年冬奧會僅兩年的時間內,中國亟需 透過冰上優勢項目找出其致勝規律,用以提升中國在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競技成績及排名。鑑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背景下中國大陸競技冰上運動的發展策略,以De Bosscher等 (2006) 所提出的9個競技運動成功關鍵因子作為依據,採半結構式訪談和觀察法,並結合內容分析法,透過中國知網、Airiti Library 華藝在線圖書館及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各冰上協會等政府組織的官方網站和中國新聞網等官方媒體,搜索其相關文獻和資料,以及訪談6位中國大陸競技冰上運動相關的政府官員、協會主管、教練及選手等重要關係人。研究結果發現:目前中國大陸競技冰上運動發展已經涉及了九個競技運動成功關鍵因子的各方面,分別有:經費支援由 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界為輔;各冰上協會正在「管辦分離」過程中;冰上運動群眾基 礎及參與率不高;後備人才選拔系統除繼續沿用三級訓練網模式,還使用新的跨界跨項選材模式;運動員及教練員的保障還有待完善;運動科技研究處於起步階段。本研究建議在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時間壓力下,政府或可在現今經費投入上提高比例,大力鼓勵社會各界積極舉辦並參與冰上運動相關活動,以此增加冰上運動的群眾基礎及參與率,對於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保障需更加完善,重視運動員生涯及退役後的發展規劃輔導,重視並鼓勵各界人才進行冰上運動高科技器材的研發及專業保障人員的培養。
-
Item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印象與購買行為之研究( 2019) 周怡伶 ; Chou, Yi-Ling本研究目的在瞭解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及其購買行為現況,並且分析顧客的消費印象對購買行為的預測能力。於2018年3月期間針對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的消費者,採立意抽樣法回收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印象與購買行為調查之有效問卷共457份,利用SPSS中文版統計套裝軟體,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一般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的處理分析,結果如下: 一、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商店的消費者主要是20-39歲、具大專校院以上學歷的學生和上班族。健康著想與純粹喜歡運動是多數消費者的消費動機、有過半數的消費者會在18:00~24:00此時段前往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消費方式習慣以月繳制支付費用為主,每月願意花費在運動健身的支出以2,000元以下。 二、消費者對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的消費印象普遍接近良好,但在「服務規劃」相關的構面表現上確有分數相對低的現象,顧客心目中印象最佳的構面是「便性利」,又以營業時間能符合需求為最重視及滿意的要素。 三、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在不同的人口背景屬性在消費行為特性上有顯著差異。 四、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之人口背景屬性「婚姻狀況」與「年齡層」的不同在商店整體消費印象上有顯著差異。 五、消費考慮因素在購買意願上有顯著差異。運動地點距離、夜間營業與人潮多寡皆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的消費考慮因素與實際消費行為一致,是預測其購買行為的重要指標。 六、商店整體消費印象與購買意願呈正相關,且「商品構面」、「空間規劃構面」、「便利性構面」對購買意願有顯著解釋力,證實除了設備本身外,提供便利服務與空間規劃對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相當重要。 基於上述結果,研究者建議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應營造與目標客群相符的商店形象,滿足顧客對空間規劃之需求,並維持設備與服務人員的專業品質。塑造有別於一般運動健身俱樂部之外的主題性以增長顧客的停留時間及深夜時段的參與率,促使其在實際購買過程增進正面印象、進而養成重複購買的顧客。
-
Item94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企業贊助之研究( 2007) 黃嘉汝94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企業贊助之研究 研究生:黃嘉汝 指導教授:李晶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探討企業贊助94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之動機與考量因素、管理步驟、再贊助之意願。並將國內企業贊助相關研究做彙整,經由相關文獻蒐集及整理後,設定本研究之主題及架構,深度訪談六位贊助94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之贊助商並整理分析,提出以下結論: 一、在動機與考量因素方面:訪談結果為八個因素,分別為視贊助為一種行銷工具、建立與提升企業形象、善盡社會責任、溝通目標族群、產品本身關聯性、增加其他機會、消費者品牌認知、企業本身之預算。 二、在管理步驟方面:研究結果將其分為固定評量標準及無固定評量標準兩種。在固定評量標準方面,企業會就本身之預算、活動之性質、參與對象、媒體效益、廠商形象、學校回饋、總公司看法、曝光程度、電視廣告GPR、收視率、定位、策略、傳播方式、目標市場做為評量標準。而無固定評量標準則分為企業自行提案及開會方式兩種方式。其贊助計畫選擇上,企業會就運動賽會與企業本身相關性、及企業本身預算是否足夠贊助。在贊助計畫執行方面則分為販賣促進課、品牌及行銷部門、行銷部或運動行銷部三個部門進行執行。 三、效益的評估方式:主要以收視率的評估方式、曝光率評估法、媒體效益評估法、週邊活動的效果、追縱評估法、銷售量評估法。 四、在再贊助之意願方面,受訪企業全部皆願意再贊助高中籃球聯賽。企業本身如果長期有配合之友好廠商皆願意推薦一同贊助,企業本身於行銷活動及贊助活動中並無任何搭配廠商則無法推薦贊助。 綜合以上各項結論,配合相關理論探討,提出以下具體建議:對企業之建議方面,企業除專責負責單位外,訂定一套贊助計畫評量標準;對運動組織之建議方面,建議高中體總設立公共關係部門,專職負責與企業界溝通並更重視轉播方式及提升轉播收視率及加重賽會於媒體的曝光機會。最後,建議後續研究者深入探討高中籃球聯賽歷年贊助廠商變動之原因,以及將94學年度起贊助高中排球聯賽之廠商與高中籃球聯賽贊助商之差異做一比較。 關健字:企業贊助、動機、贊助意願、高中籃球聯賽
-
ItemClub Med臺灣區品牌行銷策略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2013) 李思璇 ; Lee, Shih-Hsuan本研究目的為瞭解Club Med起源歷史與其在臺灣之發展、瞭解Club Med臺灣區分公司品牌行銷策略、瞭解Club Med品牌行銷策略的關鍵成功因素;研究方法透過Club Med高階主管半結構式訪談結果為基礎設計評分問卷,進而以修正式德爾菲法、分析層級程序法,擬定出Club Med臺灣區分公司品牌行銷策略關鍵成功之因素。本研究結論透過權重分析結果後,以總體之層面來說服務行銷甚為重要,首重互動行銷策略、次為產品策略、最後是產業環境分析。以品牌行銷外部分析層級來說,首重產業環境分析,接著是市場分析,最後是競爭力分析。以品牌行銷策略層級來說,最為重要的是產品策略,再來是價格策略,接著是通路策略,最後為促銷策略。以服務行銷策略層面來說,互動行銷策略比內部行銷策略相對重要。
-
ItemDon’t Be a Passing Fad探索旅館主題式經營之持續競爭優勢( 2018) 李雯茵 ; Lee, Wen-Yin餐旅市場競爭日益遽增,為追求組織差異化,提升競爭優勢,主題式經營從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發展而來,近年來,在亞洲地區逐漸備受重視;透過主題的建構,讓顧客能有比一般商務或休閒旅遊能有更高層次的體驗,並對此主題有更多認識且能打造優質舒適的住宿感受,進而提升回客率及再購意願。然而,主題式經營需仰賴比一般經營更高的開銷成本,來打造硬體的特殊性、服務的精心安排以及其它相對資源的搭配,又如果在開發時期評估錯誤的開發方向,有可能因其硬體資產的固定性,難以更改,使其有著「曇花一現」的潛在風險。過往研究多以「體驗行銷」作為主題式經營的理論分析背景,較缺乏以企業整體經營導向的層次去看待主題式經營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創造持續的競爭優勢,故本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旅館主題式經營之持續競爭優勢,訪談對象為兩岸地區十一家皆為本土經營品牌且擁有主題式經營之旅館,以半結構訪談法探討主題式經營之旅館在內部資源的評估及持續競爭優勢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在主題式經營定義上,多以著重硬體與軟體的互相搭配與支持為核心,並可將主題選擇的類型分為:一、依著周邊遊憩資源為主題展現;二、觀察客群喜好設計主題風格及三、欲尋求新市場需求而進行主題經營探索,而在財務資源上則較少著墨;內部資源對於主題建構之展現,透過館內裝潢、活動以及周邊資源來鞏固住宿體驗,缺一不可。最後,對於主題式經營核心且優於其他競爭者的競爭優勢能以不斷創新及創造品牌核心價值等策略來持續與優化,讓主題式經營能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幫助旅館細水長流、事業長鴻的優良策略,並為主題式經營旅館帶來持續競爭優勢以及兩岸比較之結果。
-
Item「e」起來還需要地勤嗎?─人際與科技型服務接觸對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影響以 IPA 分析法探討機場報到方式( 2020) 張晏瑄 ; Chang, Yen-Hsuan在競爭激烈的航空客運運輸業中,企業重視服務品質同時追求營運效益,人際型與科技型服務接觸中應著重於何項才符合旅客所需,因此本研究透過兩相異服務接觸類型的知覺服務品質,以量化問卷發放,探究其對於顧客滿意度產生的影響效果,並透過重要-績效分析法 (IPA),探討旅客對於兩相異服務接觸類型服務品質的重視程度與滿意度的關係,並以航空業為研究範圍。 在有效問卷557份中,研究結果顯示,人際型與科技型服務接觸皆對服務品質有正向影響,但科技型服務品質中有形性、信賴性及回應性對整體顧客滿意無正向影響,並且兩相異服務接觸對顧客滿意有顯著差異,科技型服務接觸高於人際型服務接觸;IPA 研究結果落於第二象限中,即顧客重視卻不滿意的服務屬性包含:地勤人員能為您的最佳利益著想 (選位、行李額度等)、地勤人員了解您的特殊需求 (例如輪椅旅客、視障旅客的需求)、地勤人員能在極短的時間限制內解決您的問題、提出需求後,地勤人員能在第一次就把服務工作完成等四個項目。並針對重要性高績效度低的服務品質提出具體建議,加強服務品質管理以提高競爭優勢。
-
ItemFacebook~低成本航空的操盤手( 2017) 江佩書 ; Chiang, Pei-Shu2015年有35億人口搭乘飛機,其中將近有28%的人選擇搭乘低成本航空。根據各種資料的顯示,低成本航空在未來的市場將會繼續擴大。反觀台灣本土經營的低成本航空,卻似乎沒有隨著這一波的趨勢發展,反而面臨著經營不善的困境。台灣的消費者對於低成本航空的經營模式似乎還不熟悉和理解。因此本研究從Skytrax所評選為全球和亞洲區最佳低成本航空裡面,挑選9家低成本航空和台灣虎航做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針對這10家低成本航空於2016年12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在FB/微博上的文章進行內容分析,共1502篇文章。彙總分析Facebook粉絲專頁的訊息內容,並且進行兩組焦點團體訪談,一組是有低成本航空搭乘經驗,另一組則無。發現消費者在Facebook的反應為下,「機票折扣資訊與推廣」所獲得的「按讚」或是「分享」最多,留言數最多的則以「與粉絲互動(活動/遊戲/問題)」。透過焦點訪談分析後,發現機票便宜的貼文訊息讓消費者有購買動機。其他類型的貼文訊息對於購買機票行為,對消費者未產生直接的影響性。建議低成本航空業者可以在Facebook的經營上面,可以針對不同經驗值的粉絲,提出更客製化的貼文,讓粉絲與航空業者能有更緊密的互動。
-
ItemFacebook使用者互動性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2012) 林禮維 ; Li-Wei, Lin臺灣Facebook註冊人口數至2011年11月15日止已達到11,163,900人,成長的相當迅速。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社群網站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彼此有何種互動的現象與休閒效益,以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之差異性與關聯性,做為網站服務者未來規畫之參考依據。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已註冊之Facebook使用者,採用滾雪球問卷調查方式,獲得1,212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運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處理,所得結果如下:一、Facebook以女性使用者、年齡21-30歲者、教於程度為大學(專)、職業為服務業、未婚、居住於北部、上網目的以瀏覽資訊、頻率以每天使用者、每次使用時間以121-240分鐘者為最多。二、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的互動性以回饋為主要,而於休閒效益上則以社交效益為優先。三、不同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居住地區、上網頻率、上網時間,使用者在Facebook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皆具有顯著差異情形。四、Facebook之互動性與休閒效益呈現顯著正相關;故在Facebook上之使用者,大多以年輕族群為主,且擁有不同的意識行為,因此本研究期望研究結果能協助Facebook網站之經營者,在未來規畫與平臺運用設計上,能提供更廣泛的資訊互動功能,針對網路使用者在人際關係與休閒效益層面上,做更適切且正面意義的網頁服務。
-
ItemFacebook粉絲人數與限量團購折價券資訊對知覺價值及團購意圖之影響( 2013) 羅富秝近年來,隨著網路購物的便利性日益增加,使得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快速崛起,網路團購或稱為合購。 網路團購的是藉由網路的力量,集結相同需求的消費者,以大量購買的方式來增加對企業的議價能力。除了網路團購之外,吸引眾多人關注的莫過於社群網站的興起,其中Facebook粉絲團,具有商業運用的潛力,使得許多企業開始透過建立粉絲團來做為行銷工具。故本研究透過結合粉絲團人數、限量團購折價券的行銷方式,及消費者自身的信任傾向是否會對購買意願產生影響,而知覺價值是否在其間扮演中介角色。 本研究設計採用2 (Facebook粉絲團人數: 五千人、五萬人) x 2 (限量團購折價卷: 五百張、一千張) 的實驗矩陣,問卷依此分為4個版本,每一位受試對象會隨機分配到一個實驗組作為操弄。研究樣本為320位,透過my3q網路問卷在愛合購之家族網站內發放問卷,並使用SPSS 20.0 之統計套裝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 研究發現,粉絲團人數及限量團購折價券數量分別對購買意願有正向影響;粉絲團人數與限量團購折價券數量對購買意願具有交互效果;而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有正向影響;知覺價值對粉絲團人數與購買意願具有完全中介效果;知覺價值對限量團購折價券數量與購買意願具有完全中介效果。最後,本研究透過了解消費者參與網路團購行為,提供企業未來社群行銷手法之參考。
-
ItemFrom zero to hero-潛水教練的養成與生活( 2016) 馮英鈞 ; Feng, Ying-Chun本研究以自我民族誌探討潛水教練的養成與生活,以三個階段勾勒出一位潛水素人成為潛水教練的生命旅途。 第一階段:潛進內太空。不小心闖入臺灣綠島成為潛水學徒,展開我的潛水人生-開放水域潛水員。正以為拜得潛水大師之際,我卻落荒而逃。遺憾造就我更堅強的決心,走訪五湖四海後,落腳墾丁大光,初次見識到潛水部落的繁榮鼎盛,這邊的師傅傳授PADI的武功秘笈予我,潛水功力升級-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師傅告訴我在世界各地都有這個門派的分支,成為潛水師傅後能到遙遠的神秘島生活。 第二階段:邁向專業之路。傳聞潛水的英雄好漢在印尼巴厘島雲集,我背負行囊搭乘神鷹前往取經,親身蒞臨盛大的潛水派對。巴厘島果然潛水風氣鼎盛,潛水會館林立,龐大規模我前所未見,在正式習得武功前,要先練金鐘罩與鐵布衫-緊急第一反應員和救援潛水員。在76天中,必須跟隨來自美國的布萊恩師傅,他會安排不同的關卡和試煉,等待我一一去突破,修成正果後,門派會給予名號,我正式成為-潛水長351494。 第三階段:奮勇蛻變的菜鳥教練。回到墾丁的大光國,掌門人說要學會所有的套路才能成為師傅,習慣潛水會館的生活,對潛水部落感到水土不服,一想起師兄講述神秘島的生活,我就咬牙堅持下去,不斷思索水土不服的原因之後,有了新的體悟跟領會。
-
ItemGogoro車主臺灣環島之旅遊動機與騎乘滿意度研究( 2020) 蔡淑如 ; Tsai, Shu-Ju本研究旨在探討Gogoro車主臺灣環島之旅遊動機與騎乘滿意度研究,針對曾騎乘Gogoro進行臺灣環島車主進行問卷收集,共收集417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28份,總樣本數為389份,有效回收率為91.5%,依回收結果進行相關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騎乘Gogoro進行臺灣環島的車主以年齡在31~35歲間的男性車主居多,職業多為白領工作者,平均月收入在30,001元~40,000元間,有6成的車主都是第一次環島;有5成的車主為了環島替電動機車加裝設備,加裝設備費用大都在1萬元以下;高達9成以上的車主都順利完成環島;因大部份車主都居住於北部地區,故有約6成的車主選擇逆時鐘的環島方向 (難度簡單至困難),耗費天數大多為3~6天,環島旅途花費金額都在5千元以下,大部份的車主平日喜愛騎乘路線為濱海公路;環島之旅遊動機以「逃避的誘因」最高,騎乘滿意度以「車輛滿意度」最高。 「是否順利完成環臺灣本島」、「一同環島的夥伴」、「環島耗費天數」、「環島旅途中花費金額」、「個人喜歡騎乘的路線」及「花費在購置配件的費用」在旅遊動機中達顯著差異。「年齡」、「是否順利完成環臺灣本島」、「一同環島的夥伴」、「個人喜歡騎乘的路線」、及「是否為了環島加裝其他裝備」在騎乘滿意度中達顯著差異。 騎乘Gogoro進行臺灣環島車主之旅遊動機與騎乘滿意度間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
ItemKTV員工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A公司為例( 2006) 宋曉青本研究係KTV員工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A公司共12家門市為例,主要在了解A公司員工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現況,並探討員工背景因素之不同,對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是否有所不同,以及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間的關係,所得結果提供該公司管理單位及員工參考。 本研究以分層抽樣方式針對A公司員工共回收488份調查問卷,以工作壓力量表及因應策略量表加以評量。並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及建議如下︰ 一、 研究結果:(1)A公司員工有明顯感受工作壓力,以「人際關係」的工作壓力最大。(2) A公司員工面對工作壓力時,較不易採取策略因應;其因應策略中最常採用為「尋求支援」。(3)不同服務班別、服務職別與教育程度的A公司員工,在工作壓力四個層面上,有差異存在。(4)不同服務班別(早班、中班、晚班)的A公司員工,在因應策略三個層面上,有差異存在。(5)就整體工作壓力與整體因應策略而言,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呈負相關。 二、 建議:(1)A公司管理單位可建立員工專業諮詢管道,以及對不同族群員工,提供不同方案教育訓練。(2)A公司員工可多參與休閒活動,拓展人際關係以善用有效因應策略。(3)對後續研究可再擴大研究變項或範圍,亦可兼具質性研究,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關鍵詞:工作壓力、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