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Browsing 文學院 by Title
Now showing 1 - 20 of 14293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1.5代越裔美籍人的歷史重建(2012) 林玉涵; Una Lin越南戰爭的戰後記憶亟需受後代從不同角度重新檢視。對越裔美國人而言,戰後記憶不曾遠去。本論文旨在討論1.5代越裔美籍藝術家作品中的政治及歷史意義。本論文分為五章節。第一章我定義1.5代越裔美籍人及強調其在越美(Vietnamese America)架構之下的重要性。第二章我檢視1.5代作家阮堅和杜光程的回憶錄《見棄之人:兒時回憶錄》(2002)和《西貢到聖地牙哥:一個男孩逃離共產越南的回憶錄》(2004)中的船民經驗,以及南越人在新經濟區、勞改營所受的政治迫害。我意在論證1.5代越裔美籍作家如何藉由對抗論述 (counter-discourse)重申這些記憶。第三章著眼在《見棄之人:兒時回憶錄》中的童年政治(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childhood)與歷史創傷(historical trauma)。我闡明美亞人(Amerasians)及其母親在七零到八零年代的生活困境,以及分析兩位作家提供的兒時照片如何扮演記憶場景(sites of memory)。第四章探討五部非好萊塢電影,包含《戀戀三季》(1999)、《母語與祖國》(2005)、《陷落的旅程》(2006)、《穿白絲綢的女人》(2007)、《噢,西貢》(2007)。我分析電影中1.5代導演如何重演創傷、再現越南人,我也闡明這些作品在越美架構之下展演越裔美籍人及重建社群歷史。第五章我總結1.5代越裔美籍藝術家為其社群的記憶傳承者,我也重申歷史重建在越美社群的重要性。Item 100年語言學門北歐地區參訪計畫(2011/10-2011/11) 陳秋蘭Item 《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2013) 劉美慧; Mei-hui Liu《101世界名歌集》是台灣政府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詞翻譯活動成果,自一九五一年暑假開始策劃、執行,經過了半年多,完成了譯詞與詞曲嵌合工作,於一九五二年三月推出《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與其他翻譯文體的最大差別在於入歌的必要性,歌詞翻譯不僅受到語言規則的限制,同時更須具備音樂特質。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究《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的語言現象、音樂特質表現,以及文化的蘊含,藉助Christiane Nord的文本分析層面內涵,探討文本的時空背景與其所負載、實踐的功能,並透過原詞與譯詞的比對,瞭解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譯詞改寫的程度,進而分析譯詞的修辭、音樂內涵,探討歌詞翻譯的特殊性,最後再討論文本内的文化範疇,瞭解歌詞翻譯之譯者對文化詞彙、意涵的處理方式。 文本分析的結果顯示,當時世界名曲的歌詞翻譯依循的規範包括了可在忠實與改寫之間自由詮釋、應用修辭表現文學性、必定有韻、具音樂特質,以及在文化上維持基本的異國性。就整體文字風格而言,並無一致的規範與表現,但對於歌詞的內容風格則有著淨化與莊重的規範,讓歌詞跨越到中文的語境之後,能夠更行強化這些經典歌曲裡正向、正統的藝術性。《101世界名歌集》的歌曲開啟了一扇世界之窗,為學子與大眾開展視野,培育音樂賞析的能力,提供跨文化、具藝術性的音樂活水來源,讓人在聆賞與唱和之餘,心靈得以清澈如許。Item 108年國防報告書英譯本翻譯策略初探:由紐馬克翻譯理論出發(2022) 蘇上誠; Su, Shang-Cheng本研究旨在探討《108年國防報告書》英譯版翻譯策略,並採用英國翻譯學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的翻譯理論作為評析依據。本研究將所見 問題分類為九類:口號、文化詞彙、敏感詞、專業用語、用詞精確度、欠 額翻譯、超額翻譯、漏譯以及段落架構與語序結構,並針對各類問題提出 譯文評析以及建議譯文,研究最後根據上述問題提出一個翻譯策略綜整, 希望能提供我國國防相關翻譯工作者一個參考依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 成翻譯工作,為我國國防盡一份心力。Item 108至110學年度學測國文科試題分析與解題策略之有效教學研究(2022) 曾冠喆; Tseng, Kuan-Che108新課綱實施的前一年(107年)起,大考中心便已開始調整學測國綜考科的配分與題型,測驗試題除了依循107與111年所公布的〈考試說明〉之測驗目標與題型分配進行研發之外,108入學的師生也要因應課綱調整後,在課本教材、教學時數、課程內涵與教學型態,進行多面向的調整與適應。因此,本研究將透過「近三年(108-110)的學測試題分析」以及「111學測的測驗目標分析」進一步釐清「學測試題的發展趨勢」與「解題策略的教學方向」,期望能透過試題分析資訊,作為教學現場教師課後評量的命題參考,並藉此探究學測國綜試題的命題趨勢,以反思新課綱的國文教學的新方向,最後也期望能延續前人的研究成果,為學測國綜試題提出更有效的發展建議。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目的、步驟與研究限制,並定位本研究之範圍與研究方向。第二章為文獻回顧與名詞解釋,本章除整理測驗相關理論、閱讀相關理論之外,更統整分析前人有關「試題分析」與「評量研究」之研究成果,藉以作為研究之基石。第三章則針對108-110年之國綜考科中的知識題型與高鑑別度試題進行逐題的試題分析,其目的除了延續和補充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外,本章最後亦嘗試依據測驗目標的分類對教學現場提出教學建議。第四章與第五章則為解題策略的有效教學,前者針對知識題型進行統整與分析,後者則針對閱讀題型進行說解。第六章則為結論與建議,除了回應本論文的三項研究動機之外,也針對後續研究提出具體的建議與方向。Item 108課綱國中彈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探索東亞」的課程發展為例(2023) 方玗; Fang, Yu自108學年度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正式於全國高級中等與國民中、小學教育機構實施,學校教師的課程及教學應如何規劃、設計與實踐,對於學生的學習表現與成效又有何影響,成為了學校教育現場的重大課題。為能因應課綱之規劃、融入各項跨領域相關議題探討,並符合校訂課程指標精神的規劃與實施,筆者所任職學校的歷史科教師群合作設計「彈性學習課程」──「探索東亞」,以「東亞重要歷史古蹟」為素材的主題式課程,結合「閱讀力」、「創造力」與「移動力」的校訂課程指標,不僅延伸八年級原有的東亞歷史課程內容以加深加廣,更融入108課綱的「閱讀素養教育」議題之學習目標,並結合地理學科、橫跨藝術與人文等學習領域,以強化學生知能的整合與生活運用的能力。本次研究期望在108課綱架構下提供歷史教育工作者更寬廣的課程教學模式,輔助歷史學科與跨領域教學,並透過彈性學習時數的運用以及多元課程的研究發展,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Item 108課綱高中歷史加深加廣選修「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教案設計—— 以戰後臺灣為例(2022) 陳怡璇; Chen, Yi-Hsuan隨著2019年(民國108年)正式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泛稱108課綱),其中課綱目標明確揭示「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份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這部分的內容在108課綱的編排中,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加深加廣選修第一冊第六章的「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這個議題在臺灣往往被視為「撕裂族群」的「政治鬥爭手段」,然而在呼籲人權的同時,若不能正視過去真實存在的國家暴力,不能帶給受迫害者應有的真相、公道與正義,我們真的能明白何謂人權的真諦以及人權的可貴嗎?因此,這篇論文想要以「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這一章為題,設計教案,希望在課程鬆綁的新課綱下,有更多施展人權教育的機會。本論文將先在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方法、論文架構以及預期成果;接著在第二章將分析各版本的部定必修第一冊,側重於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臺灣威權政治歷史,同時也將分析各版本的加深加廣選修第一冊第六章,如何撰寫「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第三章則為「戰後臺灣的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教案,該主題將安排8堂課,本章將說明每一節課安排的目的以及教學資源、內容,以桃園在地的案例為基礎,搭配閱讀資料、檔案,認識國家暴力的面貌,以及思考轉型正義的發展面向;第四章為分析學生的問卷調查,作為本次教學反思與修正的依歸;第五章為結論,並提供有關本章教學的未來展望。Item 17世紀東南亞諸國與明帝國關係研究--《裔乘》記載為中心(2006-11-11) 邱榮裕Item 1860—1880年代俄國遠東地區的華人社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8-06-??) 何萍Item 1897~1970七十四年中台北氣候之變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79-06-??) 劉衍淮Item 1897年之日本水產博覽會對日治初期臺灣鹽業政策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5-06-??) 黃馨瑩博覽會的概念由歐洲興起,在近代日本派出外交使節團與歐洲各國商討外交問題,並學習西方新知、技術和制度時,由外交使節團將該概念帶回日本,對於急需富國強兵的日本來說,博覽會正是一項能夠殖產興業的利器,但基於在國力不足以保護國內產業的前提下,日本捨棄舉辦當時蔚為風潮的萬國博覽會,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刺激日本國內產業競爭的內國博覽會。然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內國博覽會中,水產業被劃入農業一項,為了能夠提升水產業的技術、交流各地的漁業資訊,日本決定在1883年舉辦水產博覽會。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在剛接收臺灣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收攬民心、母國的經濟利益,決定將臺灣食鹽專賣制廢除,但沒想到臺灣鹽業貿易習於專賣制度,突然的廢除不但未讓人民獲利,反而使得臺灣鹽業崩潰,中國鹽大量輸入臺灣。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原本食鹽生產過剩,急需尋求外銷市場以穩定鹽價,但在經過甲午戰爭後,反倒從生產過剩的情況,轉變為國產食鹽成本大漲,同時低價的外國鹽趁機進入日本國內鹽業市場,導致日本國內鹽業經營條件惡化。在第二次水產博覽會上,總督府將臺灣從接收日鹽的市場定位,轉為提供臺鹽給日本,積極推廣臺灣鹽業,並邀請日本實業家前往臺灣投資。水產博覽會結束後,日本迅速地擬出食鹽專賣規則的草案,送交給內閣大臣,在與農商務省幾經衝突後,臺灣鹽業從自由貿易再度變回了專賣制。Item 1897年之日本水產博覽會對日治初期臺灣鹽業政策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5-06-??) 黃馨瑩博覽會的概念由歐洲興起,在近代日本派出外交使節團與歐洲各國商討外交問題,並學習西方新知、技術和制度時,由外交使節團將該概念帶回日本,對於急需富國強兵的日本來說,博覽會正是一項能夠殖產興業的利器,但基於在國力不足以保護國內產業的前提下,日本捨棄舉辦當時蔚為風潮的萬國博覽會,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刺激日本國內產業競爭的內國博覽會。然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內國博覽會中,水產業被劃入農業一項,為了能夠提升水產業的技術、交流各地的漁業資訊,日本決定在1883年舉辦水產博覽會。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在剛接收臺灣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收攬民心、母國的經濟利益,決定將臺灣食鹽專賣制廢除,但沒想到臺灣鹽業貿易習於專賣制度,突然的廢除不但未讓人民獲利,反而使得臺灣鹽業崩潰,中國鹽大量輸入臺灣。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原本食鹽生產過剩,急需尋求外銷市場以穩定鹽價,但在經過甲午戰爭後,反倒從生產過剩的情況,轉變為國產食鹽成本大漲,同時低價的外國鹽趁機進入日本國內鹽業市場,導致日本國內鹽業經營條件惡化。在第二次水產博覽會上,總督府將臺灣從接收日鹽的市場定位,轉為提供臺鹽給日本,積極推廣臺灣鹽業,並邀請日本實業家前往臺灣投資。水產博覽會結束後,日本迅速地擬出食鹽專賣規則的草案,送交給內閣大臣,在與農商務省幾經衝突後,臺灣鹽業從自由貿易再度變回了專賣制。Item 19 世紀中葉廣州的漢奸問題(2022) 范揚浩; FAN, Yang-Hao本文旨在探討19世紀中葉廣州漢奸問題的發展,及其在當地官府、菁英與外國等不同群體的關係轉變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進一步釐清漢奸問題在近代早期中西接觸史中所代表的意義。本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1830年代清廷對鴉片問題的討論和禁煙運動切入,分析廣州與漢奸問題的關係。其次,以林則徐主導推行的漢奸查辦為例,說明廣州官府的漢奸處置態度。最後,以鴉片戰爭期間廣州官府的漢奸對策,及三元里事件後廣州社會所重構的漢奸論述為中心,探討其對廣州社會造成的影響。第二部分說明條約體制與廣州漢奸問題的關係,以及漢奸問題在廣州反入城運動等排外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探討英法聯軍之役期間,廣州官府與英、法兩國所建立的「華洋共治」的統治格局,如何影響廣州民眾對漢奸問題的態度轉變。本文指出,19世紀中葉的廣州,由於東亞國際情勢的劇變、清朝的內部問題及地方社會力量的影響力等因素,致使漢奸問題不再只是官府內政的延伸,或是國族主義對「通敵者」之定義的問題,而是牽涉到地方社會中「官」、「紳」、「民」、「夷」等不同群體之間的複雜關係。19世紀中葉廣州的漢奸問題,不僅體現廣州社會面對西力衝擊時所遭逢的困境及其轉變歷程,近代中西接觸所引發出之諸多問題亦已隱含其中。Item 1904-2010烏溪河道地形變遷與人為活動影響之研究(2013) 許庭毓; Hsu,Ting-Yu臺灣近年來風災頻仍,造成河川中下游洪水災害嚴重,政府部門也開始出現對河道管理的新思維,因此了解河道長期變化趨勢,以及受自然變動與人為干擾影響為重要之議題,因此本研究以GIS平台整合各式圖資,以中部主要河流烏溪(大肚溪)主流為研究區(全長53公里),探討烏溪百年時距之河道地形變遷,具體目標為:判釋烏溪於20世紀初人為大幅整治前的河道地形特性,20世紀中後期河道地形的變遷,並嘗試解釋各時期自然與人為因子的影響。本研究所採用的圖資,除了歷史地圖、1940年代老航照、近期航空照片、正射影像與高精度DTM等,還包括前人鮮見使用之1/2500河道地形圖,日治治水圖資,八七水災航照與災害地圖,除了判釋河道平面型態,以操作型定義判釋活動河道範圍,量化寬度、深度等形態變化,而可進一步結合水文資料、河道實測資料等,討論影響河道地形變遷的自然與人為因素。 本研究利用大比例尺河道地形圖細部的高程資訊,參考Brierley and Fryirs (2005)多重尺度之河流分類架構,可將20世紀初期的烏溪主流區分為七個河段,烏溪橋(草屯)以上之中游河谷平原為部分受限河段,下游台中盆地沖積扇與海岸平原為未受限河段,辮狀河段比例高達50%,反映高能量底載搬運之河流系統,地景間之縱向連結性高。下游大肚與八卦台地間受長期構造活動影響,使河寬狹窄呈順直型態,提升河流地景配置之複雜性。 20世紀初期(1904-1940)為近自然河道時期,受氣候交替(極端洪水出現頻率與規模)影響較大,未受限之河段於洪水期時側向連結增強,側蝕、改道作用限制人類開發,平靜期時河寬大幅縮減(平均500-1000公尺),河道穩定,人為開墾大量擴張、使用強度提高。人為整治初期(1940年後)下游大規模築堤,改變河道邊界特性,使未受限河段束縮(海岸平原約300公尺,沖積扇河段約1000公尺),河道平面型態改變,但河道高程不變,暗示整治初期河道仍維持穩定。當整治後期(1970年後)上游流量減少,人為採砂活動出現,下游各河段普遍下切(2-4公尺,最大量為沖積扇扇端6-8公尺);中游河段寬度縮減,人為進入河道開發與築堤。1999年震後上盤抬升之後下切調整,受沙源供給增多與攔河堰影響局部之調整量。 研究區百年間最大之八七水災事件(1959年)之影響,當極端事件超過當時堤防設計標準(當時為50年洪水頻率設計),洪水破堤與溢淹的位置仍以未築堤前之側向連結性高的未受限河段為主。而人為築堤改變河道自然特性,洪水分布轉移,使早期較安全區域提高洪水風險。中游部分受限河段於近自然時期河道範圍內之開發皆為嚴重受災區。 烏溪近百年河川地的人為開發歷程顯示人民與政府於極端事件較少之平靜期積極開發河川新生地(如日治中期與1960-1990年間) ,可能忽略自然河道需要調整的「緩衝空間」。於極端事件頻率提高時期(如日治後期與1990年後),只能以堤防來對抗河流以保護土地。因應未來可能極端氣候下之河川管理,在一百年前仍屬自然河道範圍的河川新生地,土地利用強度宜盡量降低,仍需注意自然地景配置下側向連結性高之敏感河段與歷史災害敏感區,並監測人為干擾後河道之長期回應。而尚未築堤之河段若欲劃設河川區域,宜參考早期少有人為干預的自然河道範圍,才能以較有效率的方式達到最佳的管理。Item 1913至2000年花蓮菸草產業之研究(2010) 李美惠菸草原生長於美洲,究竟何時風靡全台?雖然確切年代不明,但無庸置疑的大航海時代菸草已現蹤寶島。清領後期劉銘傳首開官方獎勵或協助種菸之先例,日治時期進而將菸草納入專賣,逐漸形成台中、屏東、嘉義、花蓮、宜蘭等五大菸區,其中,又以隸屬屏東菸區之高雄縣美濃鎮菸業最為人所熟知。 然而,同處全台五大菸區之ㄧ且係全台最早栽培黃色種菸草的花蓮,卻因相關研究付之闕如,而鮮為人知,令人有不勝欷噓之感。有鑑於此,筆者希望透過本論文,探討近代花蓮菸草產業的興衰及其對地方社會經濟變遷之影響。 本篇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花蓮地理條件不佳且勞力短缺,但透過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之輔助,如育苗盆的發明與推廣種植春菸,都獲得不錯的成效,不過仍難敵大環境的變遷。 第三章為日治時期花蓮菸草產業情況。黃色種菸草在1913年最早於花蓮官營移民村—吉野村進行試種,1930年以後推廣至全台,1937年起凌駕中國種菸草,成為全台最普及的菸草品種。而菸草為現金作物,對三移民村之經濟確實有實質的幫助,其中,又以對林田村的影響最顯著。第四章則敘述戰後花蓮菸業之興衰,1968-1969年期菸田面積為秋菸1371.7甲、春菸376.4甲,創歷年最高峰,但受到颱風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肆虐,花蓮菸業每況愈下。1981-1982年期花蓮再度嘗試種植春菸,雖然品質提升,但成本居高不下,復面臨政府開放洋菸進口之衝擊,難敵進口美菸。最後,以鳳林、瑞穗、玉里三鄉鎮為例,探討戰後菸草產業對地方社會經濟之影響,從青年和老年人口變動情形,以及菸草產值佔地方鄉鎮歲入比例大幅萎縮,均顯示花蓮菸業的沒落。第五章為結論,提出對花蓮菸草產業的建言。Item 1920 年代臺灣先覺者的精神遺產學術研討會紀實(2015 年11 月15 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5-12-??) 盧巧茹 綜合整理Item 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文化啟蒙運動及主張之比較分析:以蔡培火與李光洙為例(2018) 林品君; Lin, Pin-Chun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在日本殖民統治放寬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限制下,知識分子熱切地帶起文化啟蒙運動,主張要趕上世界的「改造」風潮,使傳統社會能脫胎換骨,在競爭的文明世界中生存下來。蔡培火與李光洙為此提出主張,他們皆出身貧困,藉由他人的資助前往東京留學,藉由留學經驗接觸並思考西方近代文明,在這期間逐漸形成他們的近代世界觀,由此他們重新評估傳統文化,並為臺灣與朝鮮社會提出改造方針。 蔡培火與李光洙將近代西方文明奉為典範,希望積極學習西方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以去除傳統文化中的陋習,改善傳統社會在精神上的閉塞、遲鈍,警告若不思進步便會被弱肉強食的世界淘汰,擺脫不了被強權宰制的命運。蔡培火與李光洙皆相信,唯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文明,改革傳統,殖民地人民才能提升自身落後的文化,從而創造新文化,掌握自己的未來。 蔡培火的改造原理是人道主義,他主張此人道主義是超越不同政治立場的,以此來避免以自身利益對抗異己,因而能長久推動文化啟蒙運動,培養臺灣人民具備能適應並經營近代化生活的人格。蔡培火並積極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也做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領袖之一,但他的主張並非臺灣完全自治,而是希望臺灣議會做為日本本地與臺灣之間互相了解的橋樑,以改善總督與在臺日人專政的情況,使臺灣人民可以得到平等待遇;李光洙則為朝鮮的未來提出「民族改造論」,主張成立「改造同盟」,此團體只著重文化修養而不涉政治,致力於學習近代文明知識和精神,有組織地篩選並栽培會員,逐步擴大至一定規模後,便能帶領社會的近代化,完成朝鮮自19世紀以來的「開化」之夢。本文著重在分析並對照此二人如何認識世界─他們的近代觀─以及他們如何認識自己的社會傳統和提出什麼樣的改造方法,藉此了解他們對世界運作規則和自處姿態的思考方式,作為當代社會的思想資源。Item 1921年上海虹口美日衝突事件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8-06-??) 應俊豪; Ying, Chun-hao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一戰)後的美、日關係,呈現出震盪起伏的態勢。這樣的變化,很明顯與美、日兩國戰後在中國事務上的齟齬與對抗,有很大的關係。德屬山東利權歸屬爭議、中國市場的競逐、遠東國際政治的重新洗牌等,均導致一戰後美、日在華對立情況日漸嚴重。早在1919年3月,美、日雙方即曾在天津租界爆發第一波大規模的武裝流血衝突,美國陸軍與日本軍警均涉入其間,不少旅居天津的外僑因目睹雙方的嚴重衝突,甚至擔心美、日終將在中國一戰。歷經一年多的外交折衝,美、日兩國政府終於在1920 年底解決天津衝突事件,在彼此各退一步的前提下, 藉由模糊處理事件真相的方式, 勉強相互道歉, 妥協了結此案。然而,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1921年5月,美、日兩國水兵又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地區發生新一波的暴力流血衝突,日本旅滬居留民團也參與其事。與天津事件如出一轍,美、日雙方又再次出現無差別式的報復攻擊行動,紛紛在街頭上到處搜捕與追打對方士兵。此類盲目性、無差別式的肆意報復行動,反映出美、日兩國在華基層士兵與民眾間,可能仍持續累積著仇恨,是以稍有矛盾細故,即可能引爆出大規模的武裝鬥毆。本文擬深入探究1921 年上海虹口美、日衝突事件,釐清事件背後隱藏的美、日對抗態勢與仇恨緣由,及其與1919 年天津事件之間的脈絡承繼關係。其次,上海為近代以來列強在中國拓展市場的根據要地,冠蓋雲集,英文報社密布,藉由分析英文報紙對於上海美、日衝突案的報導,或許可以略窺報紙輿論背後所隱含的立場,及其體現的現實關懷。Item 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對中國經濟之衝擊(1931-193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4-06-??) 李宇平Item 1930年代初期世界農業危機與英日航運在亞洲國際海域小麥米穀航線的競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7-12-??) 李宇平; Lee, Yu-ping1930年代初期世界經濟蕭條期間,國際大宗農作及穀物豐收,大幅降低原穀物生產區之美洲、澳洲等地開航至歐洲之跨洲際穀物輸送航線的需求,說明歐洲穀物生產過剩、歐洲穀物的輸入量銳減與世界海運市場低迷之間,密切相關。向來仰賴穀物進口之歐洲,生產過剩,不需從澳洲、美洲進口小麥,導致世界雜穀向歐輸出航線不振。之後,以澳洲小麥為主的雜穀,轉向亞洲輸出。澳洲海運市場抬頭與進入遠東航線,相對於世界其他穀物輸送航線,輸送量愈趨龐大,推進了亞洲航運市場,相對趨於景氣。就英、日商船在亞洲國際海運的競爭而言,首先,兩大戰期英國及日本在對外貿易、海上貿易和運輸,多係以原料和米榖雜糧等低價格貨物占大部分。英、日商船航運競爭的若干形貌,反映在英、日商船載運的大宗米榖雜糧類貨物之中。1930年代恐慌初期英、日兩國商船航線因地理分布不同,承受國際物流變化與世界農業危機的影響則有別。稻米因是亞洲域內生產的主要糧食,且多在亞洲域內消費,經濟蕭條期間,一定數量稻米之海上輸送,仍可持續地支撐亞洲航線。英國商船多為跨洲際航線及世界一周航線的經營者,原多承載了世界小麥海上貿易與運輸,因大恐慌期間跨洲際航線及世界一周航線之沒落,更無一顯身手之處。日本商船反於經濟恐慌期間,集中心力積極開闢亞洲兩地之間的定點航線。其所經營之澳洲小麥航線整編入原有的滿洲大豆航線以及南洋航線、曼谷航線等載運稻米為主的航線,航向中國、日本,使日本商船推進了亞洲航運市場上揚走勢。其次,1930年代初期,小麥及稻米兩種穀物的生產朝同方向變動,小麥豐收之際,稻米也同時豐收。大量基本的糧食穀物被拋向世界市場,傾銷至各國,促使糧價大幅下滑。30年代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因他國農產等初級產品之生產過剩,廉價傾銷。這可以說明英、日航運在亞洲國際海域的競爭,何以在海上貿易路線與運輸渠道的發展與整編上,反映了商品傾銷的本質。最後,本文說明,以日本商船為主的亞洲國際航線之飛躍進展為主調的近海海運復甦的趨勢中, 英國商船支配的亞洲國際航線相對弱勢的變化。可以管窺並說明,1930年代日本何以相對於英國,甚至世界其他國家,較早由經濟恐慌走向復甦。英、日航運間的競爭事實上重新整編了亞洲中心的海運網,即英國海運在亞洲近海為主的市場縮小,日本勢力則在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國際海運市場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