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aspect"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Linguistically directed attention to the temporal aspect of action events in monolingual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speakers with varying English proficien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04-01) Chen, J.-Y.; Su, J.-J.; Lee, C.-Y.; O'Seaghdha, P. G.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seem to hold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im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codings of time in the two languages. Employing a sentence–picture matching task, we have investigated this linguistic relativity 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varying in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found that those with high proficiency performed differently from those with low proficiency. Additional monolingual English data, reported here, showed further that high-proficiency bilinguals performed similarly to the English monolinguals, suggesting that Chinese speakers’ sensitivity to the time of an action event might be modifiable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their experience with a tensed language.Item 中文時態副詞「曾(經)」和「已(經)」之意義研究(2017) 何思柔; Ho, Szu-Jou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時態副詞「曾(經)」和「已(經)」之意義,並一併討論情狀類型(situation type)與其搭配之適切性。 本研究採用Reichenbach(1947)之三個時點關係結構以及Kennedy(2007)之級差(scale)理論來分析「曾(經)」和「已(經)」。本研究主張「曾(經)」為一過去時間副詞,其語意轄域(scope)內之情狀的事件時間(event time)必須先於說話者講述該情狀的說話時間(speech time);「已(經)」則表現出兩類語意,其一為相對過去(relative past),另一為級差關係,即指出其語意轄域內之情狀已達到某級差關係中的特定門檻。 鑑於「曾(經)」和「已(經)」必須依附於情狀,本研究另闢單章探討其搭配適切性。本研究採用Tai(1984)之情狀區分,將中文情狀分為狀態(State)、活動(Activity)及結果(Result)。「曾(經)」除與絕對(absolute)狀態次類不相容外,與其餘情狀皆相容;「已(經)」亦表現出類似的相容性,然在非絕對(non-absolute)狀態及慣性(habitual)狀態次類表現出侷限性的語意。Item 以層級結構為本的漢語結果複合動詞動貌分析(2022) 許昕媛; Hsu, Hsin-Yuan本研究旨在以層級結構分析漢語中結果複合動詞(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RVCs)的動貌。結果複合動詞是由兩個元素組成的複合詞。根據Li& Thompson (1989)的研究,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的第一個組成元素(V1)通常為表示動作或狀態的動詞,第二個組成元素(V2)則表示該動作的結果。以往的研究對結果複合動詞的動貌分類有不同的看法。Tai(1984)指出,由於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無法與進行貌(progressive aspect)同時出現,因此需歸類為達成動詞(achievements)。然而,Smith(1997)認為結果複合動詞與完成動詞(accomplishments)更類似,因為 V1所傳達的動作過程不能與V2傳達的動作結果分開。同時,大多數文獻也未能合理分析程度達成動詞(degree achievement verbs, DA verbs)。程度達成動詞為一種表達狀態變化的動詞,在漢語中經常以結果複合動詞的形式出現。為了解決程度達成動詞的分類問題,Hay et al.(1999) 提出了層級結構,而該方法也為Peck et al.(2013)所採用來針對漢語動詞進行動貌分類,其中也包含結果複合動詞。然而,儘管層級結構已被Peck et al. 證明能夠辨識出漢語中的程度達成動詞,他們對結果複合動詞的分析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本論文利用層級結構來研究結果複合動詞,並詳細分析結果複合動詞補語的層級特性。本研究指出,根據結果複合動詞補語(即V2)的有界性和持續性,漢語結果複合動詞的動貌可依層級結構分為五類:開放結果複合動詞(open-scale RVC)、下封閉結果複合動詞(lower-closed-scale RVC)、上封閉結果複合動詞(upper-closed-scale RVC)、完全封閉結果複合動詞(totally-closed-scale RVC)和兩點封閉結果複合動詞(two-point closed-scale RVC)。它們的層級屬性可以從進行貌標誌「正在」、否定蘊涵測驗、程度型問句(how-questions)以及與層級相關的修飾語,如「很」和「完全」中觀察到。分析結果也顯示,結果複合動詞中存在著內部差異,因此需要將它們分類並個別對待。Item 兒童學習國語時貌研究(2007) 鍾友珊; You-shan Chung兒童學習國語時貌研究過去一直偏向於探討時貌標記的使用,例如了、過、著、在的分佈及使用時機。然而,既然國語表示時貌的方式不只一種,我們認為兒童可能也會用其他的方法表達時貌。此外,時貌標記的使用和某些詞彙/結構常同時出現,和其他詞彙/結構則不能或只能有條件的同時出現,我們認為小孩如果能用時貌標記以外的方法表達時貌,可能也會知道這些規範。 於是我們選擇了六種符合以上兩類條件的的辭彙或是結構,以三個年齡分布在一歲六個月到三歲三個月的小孩為實驗對象,探討這個年齡層小孩使用六個辭彙/結構的能力,包括:時間副詞 (temporal adverbials)、助動詞 (auxiliaries)、否定 (negation markers)、暫時時貌 (reduplication)、把字句 (ba)、有/沒有 (you/mei(you))。 我們發現,這個年齡層的小孩的確已經開始使用這些詞彙/結構了,大小孩對它們的掌握能力又比小小孩的好;因此,我們認為要全面了解兒童在這個階段表達時貌的能力,不宜忽略非時貌記號所扮演的角色。Item 漢語時態動詞研究(2011) 臧國玫; Chang, Kuo-mei漢語是時態(aspect)突顯的語言,語法手段是使用時態標記表示時態,如「了」表示完成;「著」表示持續;「過」表示經驗,這是現代漢語時態範疇之形式表現方式。 根據Freed(1979)的研究,英語中有一類動詞,如” begin, start, continue, keep, stop” 等12個,稱為動貌詞,因為本身為動詞,故又稱時態動詞。這些時態動詞後面帶有指涉事件動詞作為其補語,並將事件分割為時間片段:開始、持續、時段、重複、中斷、完成。且含有語義預設,表示談論的對象原來與現在的狀態不同。本文認為漢語跟英語一樣,也有時態動詞。 故本文分析語料庫語料,找出漢語時態動詞與其語義類別,以時間基模表現時態動詞指涉事件的內在時間,並分析搭配動詞之類型。此外,時相亦能表現動詞的起始、持續與終止,有時能共現,本文將進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區別,與共現的意涵。 最後,我們檢視現行對外漢語教材對於時態、時相與時態動詞的介紹,並提出教學建議。Item 語言、大腦與時間的相遇:漢語的觀點(2022) 理克; Collart, Aymeric時間被視為人類認知中至關重要的概念,時間標記則因語言而異。不過,大腦處理時間標記仍然不清楚。現今絕大多數的相關研究皆是針對印歐語系語言中的「時態」(tense)標記。本論文將要探討漢語中的「了」及「過」兩個「時貌」(grammatical aspect)標記和過去時間的關係,以及大腦如何處理「了」及「過」之時間標記。首先,本論文針對漢語中存在已久的「了」及「過」是否具有「時態」成分之辯論提供反證,並且主張「了」及「過」被用於表示過去時間是因為其時貌特徵。本論文將兩者時貌特徵與表示過去時間的關係分析成對應到不同語法的意義、功能:「了」對應到「時間先後關係」的認知功能,而「過」對應到「時間定位」的認知功能。接著,本論文透過三個採用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稱ERP)技術的實驗測試/探討以上的分析。相關結果顯現了兩種質變上不同的效果進而支持上述分析:「了」在時間標記上的大腦處理誘發前腦及早期之負極性波幅(early frontal negativity),而「過」則是誘發晚期之正極性波幅(P600),此外,「了」及「過」在時間標記上的大腦處理方式與「了」及「過」在時貌上(非時間上)不同。最後,為使以上兩種大腦處理方式有廣義的且跨語言的功能解釋,本論文將漢語的時貌標記在時間上的大腦處理與印歐語系的時態標記在時間上的大腦處理方式做相互對比:前腦及早期之負極性波幅(early frontal negativity)被視為反映「時間先後關係」的認知功能,晚期之正極性波幅(P600) 被視為反映「時間定位」的認知功能。總而言之,本論文採用以上分析及證據提供大腦如何處理時間標記之類型神經語言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