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Across-the-Board construction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從空位多過先行詞,看句法處理(2012/08-2013/07) 颯楊自然語言的某些結構中,一個填充詞(filler)能與兩個或以上的空缺(gap)構成依存關係,如 例(1)。本計畫欲探討此結構的句法以及心理機制。 (1) Which book did John buy _ and Mary read _ all night? 雖然這類的橫越式位移(Across-the-Board Movement)在口語不常見,但許多語言都擁有此 特性(Zhang 2009),且大部分的語言都允許第二個空缺出現在附加語或主語裡(寄生空 缺,Parasitic Gaps)。此外,母語人士對於這類結構的語意與合法性皆有明確語感,實時 (real time)研究也指出母語者能正確理解寄生空缺之指涉(Phillips et al. 2009)。因此,這種 結構對於探索自然語言的心理基礎極為重要。 本計畫檢視英語、羅曼史語系以及中文未曾被發掘過的性質。在句法層面,我將著重 英語跟羅曼史語的差異。英語的橫越式直接問句要求主句與子句具有相同的時制,但英語的 間接問句與西班牙語皆無此限制(Fernández-Salgueiro 2008)。我將從這兩種語言的疑問句 結構出發,探究其他羅曼史語是否與西班牙語表現一致。 在心理語言學層面,我將進行三項實驗:(一)探索英語橫越式結構中第二個空缺的閱 讀時間;(二)實驗測試英語程度高的台灣學生如何理解這些結構,進一步與母語者的結果做 對比;(三)探討中文裡不同的空缺─填充詞順序如何影響閱讀時間。 本計畫的結果對於普遍語法與語言變異皆有所做發,而我們也能藉此一窺人類心智如 何使用語法知識。這些結果也有助進一步認識台灣境內較為常見的語言(中文、英語、法語 以及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