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actor-network theory"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一所公立華德福實驗中學科學課程教學之個案研究(2022) 游小旻; Yu, Hsiao-Min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不僅提升學習內容的彈性,下放課程發展主體至教師,更呼籲應提供量化數據與質性描述的學習評量。近年來,體制外教育在臺灣愈來愈受到重視,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更為體制外教育提供了法規依據。其中,華德福教育在少子化趨勢下仍逆勢成長,不僅是備受矚目的教育體制之一,更是臺灣另類教育的大宗。華德福教育因為以人智學為依歸,作為改造學校的方法與組織:在課程上並沒有特定的教材或內容,而是配合學生的發展給予不同主題與型態的素材;甚至在原則上,每一次的學習過程都應有獨屬於該次共同工作的教師與學生之一次性課本。為使教師能自行研發課程與教材,教師需參與教學會議、共同備課、教學觀察與回饋,甚至主動參加工作坊、專題講座等。而這正是108課綱所看重、甚至強調的。因此,本研究以一所臺灣的公立華德福實驗中學為研究對象,利用教師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再以開放編碼技術與行動者網路理論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華德福學校的科學課程教學特色有:(一)發展在地化、與生活連結的課程,(二)依教師自身興趣發展課程,(三)以科學史架構課程,(四)採現象為本的教學,以及(五)用工作本具體化學習成果並與學生對話。這些教學特色均可作為主流教育之教師因應108課綱的參考。高等教育學者除了於前述面向協助教師之外,更可進一步(一)促進教師間交流,實踐共備、觀課與議課,(二)發展整合式科學史教材,或(三)開設科學史教學相關課程,俾使學校教師以科學史提升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對科學的態度。Item 初探臺大新聞E論壇的行動者網絡建構(2015) 陳釗偉; Chen, Chao-Wei2014年3月18日,由於不滿《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程序,上百位學生及公民團體群聚立法院外,部分現場人士甚至以突襲方式進入國會議場並宣布佔領立法院。他們透過網路號召串連,越來越多民眾聚集在立法院周圍聲援議場內人士,展開長達24日的「太陽花運動」。 普遍來說,社會運動傾向挑戰主流社會價值觀,也因此容易遭到主流媒體消音或扭曲報導,為求突圍,除了由社運組織自行傳播訊息外,社會運動亦需要公民新聞協助發聲。隨著技術進入門檻逐漸降低,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公民記者。太陽花運動期間,在各校學生與多種網路技術、服務協力下,原為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師生專屬的線上交流平臺「臺大新聞E論壇」轉化為報導運動現場的公民新聞媒體。 儘管網路技術是公民新聞媒體的基石,但過去研究多採工具性視角將其定義為一個前提,鮮少談論網路技術的技術物特性與它們創造的生活氛圍如何影響人類行動。因此,本研究援引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技術/社會相互建構觀點為分析架構,將臺大新聞E論壇視為一個人與非人共組的動態網絡。經由重讀這段人與技術的互動史,本研究期望為公民新聞研究提供一個另類的思考途徑─在社會因素之外留意技術的影響力─對於與技術緊密連結的當代社會來說,如此思考將有助於我們理解並改善公民新聞的運作。Item 拼裝都市論與都市政治經濟學之辯(地理學系, 2015-05-??) 王志弘; Chih-Hung Wang本文評述晚近都市研究領域中,拼裝都市論者的主張,以及他們與政治經濟學陣營之間的爭論。聚焦於《都市拼裝體》和《城市》期刊的專輯論文,作者整理了兩方論點,梳理出雙方各取所長、交流合作,或是以拼裝都市論代替政治經濟學這兩種基本主張。爭議各方的共識是,拼裝分析乃有助於延伸經驗分析至過去遭忽視課題的方法論補充,但可能缺乏或不關注理論性和結構性的解釋。相對的,爭執焦點則在於兩方的存有論、認識論和政治立場,有著根本差異而難以調和。本文則主張,除了以政治經濟學為分析架構來納編拼裝分析的路線,拼裝分析若要建立獨特的理論模型或典範,而非僅止於方法論地位,就必須針對歷史發展的經驗,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以及能夠對應當前都市難題的行動方針。Item 龍崎的創生:臺南淺山惡地的政治生態發展案例(2022) 鄭又維; Cheng,Yu-Wei臺灣的地方創生政策肇始於2018年,龍崎也在2019年舉辨的空山祭席捲一場文創風,2021年經歷過垃圾掩埋場事件後,通過地質公園與自然保留區的成立,似乎創造龍崎新生之始,也引起本研究的動機。回顧臺灣鄉鎮發展,各階段各有差異。早期社區發展主為國家政策規畫與宣導,地方社區則為政策實踐者,以國家政策結構的由上而下引導,地方自主性有限。然此精神在1990年代文建會的社區營造政策下產生變化,更與1990年代政治生態變換、經濟轉型、公民意識與力量逐漸抬頭有所關聯,當政策引導社區由下至上的治理萌芽,創造民間的活力與創意、培養社區的自明性與認同追求,可說是社會轉向之始;其後的社區總體營造進一步擴展地方的多元作為。其後的農村再生、地方產業特色等政策,則影響鄉鎮產業特色發揮,近年的地方創生更是集由下而上精神於一身的綜合體,有利以政治生態學切入地方治理,俾利理解適地適性的地方發展。準此臺灣社區發展變遷的歷史借鏡,本研究藉行動者網絡理論概念,剖析龍崎在地方創生引導下的行動者的能動,並在能動性與關係網絡中,探索地方的共同目標與問題意識,以及差異能動者間如何達至協調;此關係網絡的穩定性與否以及如何建構,為龍崎創生成功與否的關鍵。龍崎惡地的農村特色,透過在地農產特色與具地景自明性的文創藝術結合的地方創生、過程與未來發展,回應地方創生如何善用在地的生態與環境內涵,使成適地適性的地方創生,是本研究探究的核心。關鍵字:地方創生、社區營造、政治生態學、行動者網絡、地質公園、空山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