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Browsing 學位論文 by Issue Date
Now showing 1 - 20 of 599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從宗教信仰與地方產業看麻豆鎮的社區發展(2002) 李綺文1993年起,在國家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風潮下,台南縣政府以「產業文化政策」為方向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欲結合產業、文化與觀光以尋求地方發展的可能出路。本研究主要是關注「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是如何落實在社區發展之中」,選擇以宗教文化與產業結構來切入主題,而以麻豆鎮地方性的宗教信仰與文旦產業來做論述。 首先說明研究區的自然環境特徵與歷史發展脈絡,以人地關係為出發點,探討麻豆鎮地區在祭祀圈的階層中-「大廟」與「角頭廟」出現的因素,主要是因為台灣民間信仰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的結合,有以神的名義來結合鄰近地緣性的組織,也有以祖先為名義來結合的血緣性村落,而這些無論是原本的角頭神或是由祖佛轉化的角頭神,與地方社區的歷史都有密切的連帶,居民祭祀的、社會的、娛樂的需求都在這裡得到滿足。我們可以從宗教信仰的活動來分析聚落中陣頭的出現,除了是居民日常的娛樂、練身、聯誼的活動之外,也是村莊意識的指標,在廟會的時候,陣頭往往是代表村莊與外界互動,居民與社區之間的歷史、心理的連帶,也藉著這樣的活動建立起來,麻豆鎮宗教信仰最大的影響範圍便是由「麻豆香」所建立的祭祀圈範圍。 而麻豆當地的文旦栽培,除了自然環境的適地適種之外,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起源於歷史的偶然性,也就是在這樣歷史的偶然性之下,文旦在當地的栽植便不全以「利益」的因素而存在,造成文旦對當地的居民具有「商品」及「禮物」的雙重特性,而由於文旦獨特的產銷系統,使得麻豆地區有關人情的社會網絡更加的連結,使文旦成為麻豆精神上的標誌。而以文旦做為地方象徵所形塑出來的文旦節活動內容來看,從活動的動員所影響的社會網絡,可以發現,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的互動過程是在逐漸變化的,當然麻豆文旦節的活動形式上是以農會為主的活動,但是隨著歷屆文旦節的舉辦,不僅活絡了當地原本已經固定的產銷模式,也使當地居民對文旦重新燃起思慕之情。 而在台灣推行社區發展工作以來,政府一直居於扮演規劃、推動、到執行的重要角色,但是社區發展強調的是自主、自助與自發性的行動取向,需要與當地的文化、社會的產業資源並行發展,才可以達到互利的合作模式。尤其傳統的宗教資源上,在台灣社會中一直扮演著公眾事物的中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也與居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是當前社區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至於地方的產業轉變為文化性的生產產業,主要的意義在於活用區域內的資源,透過居民的參與,從而架構出內發性的產業機會,是一種穩定居民及產業的方法。 在研究中,以台南縣麻豆鎮「南勢社區」與「麻豆社區」為例,探討結合宗教文化與地方產業時,在運用當地網絡的方法及其限制。發現在「南勢社區」中,不僅境內居民組成單純,沒有嚴重派系的問題,就村里制度與社區組織來說,其領導階層若不是具一致性(兼任職位)就是平常已充分利用社區內的資源而培養出良好的互動,與地方上主要的組織(農會、寺廟、學校)中彼此的交流頻繁,也能夠累積足夠的社會資本存量。而在「麻豆社區」中,境內居民的組成較為複雜,所牽連的派系問題也較嚴重,因此「麻豆社區發展協會」很容易便成為政治角力的場所,所以在與其他地方性主要的組織,就疏於互動,造成彼此間關係疏離,由此看來,社區發展的成敗與社區是否有與宗教及產業的密切結合有關。 綜言之,本文從宗教信仰與地方產業的角度來審視麻豆鎮的社區發展狀況,探討社區結合宗教文化與產業活動這種模式的可行性,也在研究中發現,社區發展中強調社區意識的凝聚,其實必須根據當地的地方經驗上的特殊性,舉凡環境特色、產業結構、居民文化等等的,都是有其歷史脈絡性,所以地方意識並不會因政策而建構出來,而是根植於當地,無法被移植的部分。Item 台灣地區7-Eleven的電子商務空間之研究(2002) 林芳穗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許多實際上的生活也在網路的世界裡進行。其中便包括了物品的買賣。這種交易雙方均以電腦透過網路進行交易即稱為電子商務。透過電子商務,其商品的資訊可透過網路呈顯在各個終端機上。另外在電子商務的商品中,仍是以實體商品佔大多數,故若要將商品交到消費者手上,則大部分必經過物流過程,若沒有一個完善的物流系統,即使節省了開店與宣傳成本,終將因為物流的費用過高而減少大量的利潤,故在電子商務中,「最後一哩」是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金錢交易上,最方便的是線上信用卡的使用,但在大家對於網路安全性的高度質疑下,這種付款方式仍讓許多人裹足不前。在2000年,台灣地區7-Eleven開始進行電子商務的發展,憑藉其門市遍佈台灣地區的優勢以及完善的物流、代收等系統,開始利用「7-Eleven網路購物便」來招纜電子商店,並提供消費者在自己所選擇的門市進行取貨、付款等服務。 本研究是以7-Eleven的電子商務空間的呈現來說明其在空間的塑造上仍有一界限,並藉此探討其在物流、金流、資訊流上發展電子商務的有利因素。 在地理學的中地理論中有高級中地與低級中地之分,而在7-Eleven這樣的電子商務形式出現之後,本研究發現在台灣地區東部及離島地區有較高的交易量,交易商品的種類也較多樣。 若將尺度縮小至各縣市內部,則亦可發現遠離中心商業區的郊區社區、大專院校附近、交通節點附近的門市都有較高的網路交易量。其中大專院校是以學生為主要客層。另外較特殊的客層是商業辦公大樓附近的門市,主要以女性上班族為主。在產品方面,最普遍的網路購物產品是美容、化妝保養品。Item Item 田中鎮雜貨店的變遷(2002) 蕭郁慧; Hsiao, Yu-huei隨著超市、便利商店、量販店等新型雜貨店的出現,傳統雜貨店的數量逐漸減少且在本質上發生變化,然而觀察這些經營數十年之久傳統雜貨店的變遷,可以窺見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人民生活上的改變,在商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日,一些生意欠佳的雜貨店仍存在田中鎮的各個鄉間聚落,以消極的態度繼續經營著。傳統雜貨店並不只是販賣商品的場所,也是居民聚集聊天娛樂的地方,在聚落內部具有「中地」的功能,往往是郵政服務的據點,店家亦會提供居民需要的其他服務,例如讓居民以賒帳的方式購物在民國五、六十年之前為普遍現象,賒帳的機制是在務農家庭必須等稻子賣出才有現金以及農民不輕易離開土地的情況下建立的,進入工商業社會後此一現象即消失。在經營方面,早期雜貨店生意的好壞和菸酒牌的有無有絕對的關係,隨著菸酒專賣制度的放寬、取消,原本雜貨店的獨佔優勢亦不復在,消費市場趨於競爭,連帶批發市場亦然,補貨方式則由自行載貨演變為批發商送貨到府,使缺乏年輕一輩繼承的雜貨店能靠老年人繼續經營,但收入已不足負擔家庭支出,因為這些雜貨店所在的聚落不是人口外流,就是居民紛紛改向超市或菜車購物,傳統雜貨店因而趨於沒落。Item 臺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2002) 陳岫傑本文的主要目的係針對臺灣西南部的一個潟湖(倒風港、倒風內海),進行歷史地理的研究。倒風內海的存在最早可以回溯至荷蘭統治時期,歷經內海環境的變化,今日僅存魚塭,以及一些地名可以證明。由於河道的變遷,尤其是急水溪與八掌溪兩條河流的輸沙,導致倒風內海在某些時段的浮覆程度不一。 本文透過地球物理學的成果,配合方志等記錄去釐出內海範圍,尤其是康熙58年(1719)左右的內海範圍。大致可知,十八世紀期間的陸化可稱為初始時期。十九世紀期間為加速陸化時期,並且陸化地區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 由早期麻豆社原住民的生活領域,到漢人的農墾漁殖活動,逐漸確立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透過荷蘭古地圖、文獻,可推測倒風內海形勢,其中某些地點、地名的釐清,和歷史的變化而逐漸清晰。 在研究時間斷限中,倒風內海為一個陸、海間雜區域,而相對於不同的環境基礎,維生方式各有不同。內海中魚塭眾多,陸化土地含有水田、旱園、荒地、草地。其中不乏水利設施興建,惟地力不高。內海中的土地贍養力的差異,正可與陸化的先後,人為拓墾進行的時間、方式,相互印證。海域維生方式有淡水魚塭、看天魚塭,透過水層、魚種生態特性進行。陸域活動則有旱園、水田,以及水田、養魚兼營的方式。 倒風內海生活空間的建構,以聚落的形成為代表,亦即「人境」形成。由聚落性質、空間分佈得出的特色是,內海聚落形成時間,同陸化的過程,有契合之處。隨著主要河流的改道、延長,鄰近地區較早有建立。相對內海中央的聚落,形成時間較晚,其中與地質構造亦有關連。聚落的居民來源,亦多來自鄰近聚落。內海聚落的規模、血緣類型,與聚落形成時間、來源有關。 倒風內海地區海、陸交通路線,對某些內海聚落在商業、交易活動上,有決定性影響。再從倒風內海的空間分割情況中,透過通婚圈、日治前期的行政區劃,以及早期購物活動的範圍,發現倒風內海此一自然環境單元,在整個歷史發展中,並無形成一個均質區域,而是在各個面向上,由周遭的數個大聚落所分割,也形成日後分屬數個鄉鎮的結果。同時,這種空間分割情況,在整個歷史演變、自然環境基礎的差異中,似乎可以窺見其端倪。 本文對倒風內海的研究,對於臺灣西南部的開墾,提供一個較不同的觀點。臺灣並非一均質島嶼,臺灣西南部地區也非一完全平坦地帶,至少仍存有大小、數量不一的內海(潟湖),對於這些不同於陸地的環境,拓墾方向與過程,維生方式的內容,以及拓墾時間上的差異,可以提供日後對於內海研究的一個參考。Item 臺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2002) 林佳慧; Lin Chia-Hui本研究依據「人文生態學」的概念,將「人文生態系統」分為「土地與土地的關係」、「農家與土地的關係」、「農家與農家的關係」三個次系統,分別透過「商品流動」、「能量與營養流動」、「勞力、技術與資訊流動」三個指標,來檢視本區清代以來上述三個次系統的變遷,以解釋今日南化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從何而來。 由於田園面積有限,在清代原鄉即具牟利精神的漢人,入墾南化鄉菜寮溪流域後也於山坪栽培苧麻與薑黃等經濟作物。由於整地初期水土防禦工事完善,苧麻本身能量與營養流動封閉,加上薑黃維持長時間的自然拋荒,維持了山坪的地力與水土涵養。日治時代更透過堆肥的使用與綠肥作物的栽培輪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以維持人口增加後的環境負載力。農家內部也透過衡量經濟作物的收購價格與風險,並協調農家人口勞力分配,以求得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栽培面積與牲畜數量之間的動態平衡。不幸的是,戰後初期樹薯的栽培卻導致本區人文生態系統陷入不平衡。基於樹薯本身耗營養、著根深的生態特性,加上農家整地與栽培方式的轉變,民國50年代末期本區面臨地力耗盡與水土流失的生態耗竭,在此種惡劣的環境下,僅有芒果得以在本地「著根」。民國80年代以後由於土壤逐漸硬化與酸化,加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驅使下,果農在用藥與用肥觀念上有所扭轉,人地關係才又朝向和諧發展。 透過各時期商品的流動所建立起來地與地的關係,則隨著作物種類、國家政策與市場需求而改變。苧麻與薑黃等傳統小商品交易方式多樣且具有彈性,清代本區也透過這兩種作物納入大陸的市場體系中,直到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才告瓦解。此外,日治初期本區劃為新式糖廠的原料採取區,在甘蔗的產銷與價格上深受殖民母國的控制。戰後的樹薯與芒果主要都是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直到民國80年代運銷模式組織化以後,商品流動過程中販仔的地位逐漸式微,農家得以直接面對市場,小區域也可以透過作物鑲嵌入世界經濟的板塊中。 為了栽培多樣的作物並有效調配勞力,清代本區農家透過勞力互助,組成不論作物種類、不計耕地遠近大小、不計工資工時的「放伴團體」;日治中期以後農家開始具備勞力成本的概念,「放伴」轉變為同等工時、以力易力的「換工」;戰後初期農家不但開始以貨幣交易勞力,專業技術的農事也逐漸從「換工團體」中分化出來。縱使生產組織的內涵有逐漸商品化的趨勢,其空間結構卻無明顯的改變,即互助組織的範圍、規模及結合份子自清~戰後都相當固定,並由農家生產部門延伸到生活部門的互助。民國60~70年代本區生產組織雖然面臨解構,然而在十多年之後農家在此一空間結構與人際網絡的基礎上組成產銷班,憑著過去的情誼與默契形成極強的向心力,加上後來因理念投合而加入的新成員,整個產銷班成為命運共同體。農家生產空間重組後,透過資訊與技術流動,生活空間也跟著重組。 透過同舟共心、群策群力的在地農民所組成的產銷班,進而使得本區農家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再次結合,加上農家重視土地的永續利用,與土地維持和諧的關係,正是南化鄉菜寮溪流域農業發展的優勢所在。Item 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2002) 張瑋蓁; Chang Wei-Chen本文以人地傳統中的文化景觀與生活方式為主要的研究概念,試圖透過對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物質、制度、精神層面的探究,具體呈現文化接觸與變遷的結果,並建構其區域特色。 文化景觀的內在意義必須透過對區域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脈絡的詮釋,才得以彰顯,因此本文先探討吉貝耍聚落的歷史背景。吉貝耍位於台南縣東山鄉,急水溪支流龜重溪的中游北岸,枕頭山腳下,當地居民的祖先主要是在乾隆年間因番屯政策而自蕭土龍遷來的西拉雅族,此一靠山的位置及複雜的居民組成,使吉貝耍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較晚。日治時期吉貝耍的人口組成至少有三個特色:「番」多漢少、漢以福建人居多、段姓為第一大姓,但由於早期的婚姻形式以招贅婚居多,使得許多不同姓氏者的血緣比同姓氏者還要親密。因此判斷本聚落的血緣類型不能像漢人聚落一般僅以「姓氏」作為判別的指標,尚必須考慮本地特殊的歷史背景。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首先探討居民物質上的生活方式,本文選擇民宅為主要觀察對象,以民宅的外部安排、民居外型、內部空間配置為指標,先討論傳統平埔族與傳統漢式民宅,再敘述目前吉貝耍民宅的情況。傳統平埔族在民居整體外部安排上著重實用性、屋舍建立在土台之上、建材及形態以生活實用為主,屋內空間分配不重視輩份的差異;而傳統漢式民宅外部元素的配置則充分顯現了傳統稻作生產型態對漢民族的重要性,除了實用功能外更特別注重屋舍的對稱,表達出著重禮法的深層思考,內部空間配置則以人倫位序為分配原則。而吉貝耍目前的民宅型態多樣,其外型看起來漢化得很快,但由個案研究可發現,一般民人要將差序格局、倫序觀念轉化到內部空間分配上,不見得是直接的,而更可能與「方便行事」、「經濟活動」有關。 社會關係方面,本文以家庭結構與親屬關係為探討對象,主要以婚姻類型、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角色、部落及宗族組織為指標。傳統平埔族以招贅婚為主,由於延遲的從妻居及強制墮胎制度,使得家庭中手足的聯繫可能更重於親子的聯繫,且以女性為一家之主,部落組織中則以男性為主,以年齡作為區分。傳統漢人以男娶女嫁為最理想的婚姻形式,已婚男子另外成立主幹家庭,家庭中普遍有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現象,宗族組織則由男性主導。而目前吉貝耍的情形是,最慢在日治時期已經由母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但同時在某些行為上卻也隱含母系社會的思考方式,如:夫妻地位並重、女子也有一席之地、以前行招贅婚而出現不同姓氏者互相是「共內面仔」的情形、族譜將本家的女性也列入等。因此同時具有平埔思想與漢人思想,並展現在其日常行為中,是吉貝耍目前社會關係的一大特色。 在精神層面則以「村民」為主體,觀察其宗教信仰的空間特性。從文獻中可以發現,傳統西拉雅族的阿立祖、太祖信仰與傳統漢人民間信仰形式差異甚大,目前吉貝耍聚落內既有大公界也有庄廟東河宮,祭祀時間雖遵從漢人以農曆記日的觀念,但祭儀行為則反映出阿立母的地位遠高於清水祖師。由於兩種信仰交織在庄民的日常生活中,故本文透過對民宅大廳的祭祀與民國九十年「熱鬧」的觀察,來展現其空間性。村民認為「佛祖、媽祖婆、公媽牌」與「阿立祖、案祖」可以同時存在於大廳的紅隔桌上、「請佛祖遊庄」與「拜豬」也可以同時出現在民國九十年的「熱鬧」中,阿立母雖與佛祖、清水祖師有差異,但這二者不可割裂。融合了傳統平埔族、傳統漢人信仰,但卻又與二者不盡相同,這正是吉貝耍宗教信仰的空間特色。 由本文的論述可知,吉貝耍特殊的居民組成與歷史背景,影響了今日居民的物質、社會、精神生活,而觀察居民的生活方式,可以發現埔漢兩種文化之間的交融是持續且不斷往復的,有的行為與觀念偏向漢文化,有的則偏向平埔文化,使得吉貝耍產生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區域特色。Item 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2002) 陳怡碩; I-Shuo Chen本文以土地開發過程的角度,瞭解位處臺南淺山邊區地帶的玉井盆地,自清代至日治時代墾拓的空間差異,並以日資會社為主體,說明其在盆地內的進駐過程、經營內容與開發成果,以檢視一個具封閉性的山間盆地,在日人五十年的統治後,呈現的區域特色及其影響。 清末玉井盆地的區域特性, 其自然環境,呈現常年高溫、夏雨集中、乾濕分明、易生乾旱的氣候,嚴重影響水資源的分配與農業活動的經營;而逼近內山、地勢叢雜、大河貫流、階地廣布的盆地地形,使之對外交通不便,形勢較為封閉。盆地內的土地利用,除田園耕地與聚落主要分布於盆底河階,廣大的淺山坡地淪為採集、放牧、濫墾的場所,荒地遍佈。整體而言,盆地之總耕地率偏低,土地贍養力不高,土地具有低報酬性的環境特質,以及耕地零碎,以傳統自給性經濟為主的經濟型態。盆地的歷史發展,由原屬於平埔族原住民族群的生活領域,在清初原住民內附而納入清帝國的統治後,隨著漢人不斷入墾,盆地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乃逐漸轉變,復因林爽文事件的影響,在設官治理與軍事佈防下,遂成為臺灣的邊防重地之一。此後,盆地內的區域發展,是傳統漢人社會組織與聚落的成形,與原住民族群的衰弱、退卻,長久作為清廷治臺的邊區,在清末開山撫番事業的刺激下,私人墾殖風潮再起,而土地清丈事業的施行,可視為國家體制引入的前奏。 日資會社進駐的時代背景,則是日治初期盆地附近成為抗日武力與日本軍警相互襲殺的場所,在總督府施以武力討伐後,國家權力終於掌控盆地,有助於土地調查事業的迅速推展,也為後來日本內地資本的投入奠定基礎。明治31年(1898)由北臺開始施行的土地調查事業,確立田園耕地的業主權,促進臺灣的近代化與資本主義化,也建立了一套有助於國家統治的地理系統。明治43年(1910)開始施行的林野調查,則是將廣大的山林原野地也納入國家掌控,不但全面建立林野地帶的地權關係,在林野地幾乎全屬國有的情況,有助於總督府誘導日人資本投入墾殖,達到資源開發的目的;繼而大正3年(1914)開始施行林野整理,將國有林野施以區分與處分調查,逐步建立臺灣現代林業經營的基礎。至於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產業發展方向,在臺灣作為日本之殖民地,呈現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與集權統治,納入日本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結構中,以及臺灣西南部利於蔗作生產的經濟條件,成為日人資本之新式製糖業與旱作大地主資本集中地的影響下,玉井盆地存有大片國有林野的條件,與總督府頒佈有利於日人資本取得大片土地利權的優厚獎勵,使日資會社得以進駐施以大規模的農、林、牧業與新式製糖廠的經營。 因此,在日俄戰後日本國內景氣熱絡引發日人在臺投資熱潮的1910年代,當臺灣西部平原紛紛出現以銀行資本為主力,設置大規模新式製糖工廠的同時,玉井盆地也以三千餘甲可耕地的地理環境,於明治末期吸引臺灣人資本在此設置機械製糖工廠,後因財力不足而轉讓與日人經營。新式製糖場為確保原料來源的充足,不但擴大原料採取區、獎勵植蔗、興修水利、贌耕民有地、開設自營農場以外,更在總督府的優厚獎勵下,在大正時期開始在盆地周緣的淺山丘陵進行經濟造林與坡地旱園的墾殖活動。另一方面,依總督府制訂的林野新規獎勵,玉井盆地周圍的淺山地帶也因此同時存在著其他具大規模特徵的山林業(臺南農林、渡瀨同族株式會社)、畜牧業(川原牧場、柏尾牧場)經營。在這波墾殖浪潮下,盆地內的淺山地帶已全面性地被日資會社圈佔殆盡。 不過日資會社的土地墾殖,深受乾旱頻仍、林火不斷、地勢叢雜、疫癘盛行等自然環境的制約,以及余清芳事件與經濟不景氣等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墾拓不順、經營困難,也造成各會社的墾殖成果,在經營內容、資本能力、歷史因素、與甘蔗原料採取區制約的差異下,呈現區域差異。結果顯示墾殖成功地主要集中於盆地東西兩側的淺山坡地,土地利用以相思樹造林地為主,除代表耕地開墾極受限制以外,大規模的林地利用為獲取國有林野所有權的最佳方式。至於非會社資本的土地開發,除受到會社進駐的制約,尚有開墾規模較小,土地規模零細的特色。而盆地內未處分的國有林野地,則施以國營造林,因此,玉井盆地的淺山丘陵的地表景觀,經由民營與國營造林活動,漸由昔日荒廢禿山,轉型成具現代性林政管理下的林產空間。 此外,以日資會社為主體的墾殖,也改變盆地內土地分配、土地利用與農業生產關係。在日資會社積極的土地佔有下,已改變傳統漢人在玉井盆地的農業經營與土地所有的分配結構。整體而言,盆地內的耕地經營,呈現土地墾耕空間較大,耕地不足的問題較為和緩,但以佃耕為主的區域特徵。農業生產方面,盆地的耕地面積呈擴張趨勢,尤以昭和後期之旱園墾殖日熾,顯示國有林野的整理處分,具體呈現於土地開發的成果上。綜觀整個時代的生產內容,大正初期蔗作面積快速增加,顯示在鼓勵植蔗的環境下,將盆地的蔗作面積推向一波高峰,但大正4年(1915)的余清芳抗日事件,不但造成當地人口流失,也打擊到盆地的經濟,除了蔗作以外,整個生產停滯約持續至大正10年(1921)。後因製糖業的不景氣,導致蔗作、稻作互為消長,昭和4年(1929)後,在昭和製糖的銳意經營下,蔗作生產日益躍升,地方經濟趨於穩定;日治末期,因戰爭環境的需求,盆地內再度出現新一波的墾殖、生產高峰。 是故,日治時代盆地內的農林土地開發,在國家力量的強勢掌控,與日資會社的進駐墾殖,兩者相互作用的機制之下,形塑出玉井盆地的區域特色: 1.土地開發將淺山坡地納入國家的經濟體制 位於盆地周緣淺山坡地,在逐步建立以日資會社為首的民營墾殖,與國營造林經營雙軌並行的策略,改變清末以來荒蕪遍佈的地表景觀,消除以往掠奪式農林業的弊端,轉而圖謀土地之改良發達,納入國家的整體經營策略之中。 2.新式製糖廠對盆地內生產活動的區域整合 盆地內隨著新式製糖廠的設置,以原料採取區域、蔗作獎勵制度的運行,自作農場的開設、贌耕民有地、開墾山坡旱地,以及水利、交通設施的建構,加深糖業資本的生產空間支配,因此,盆地內的可耕平坦地亦被納為一個整合的區域。 3.聚落、人口的變遷以及區域交通的改善發達 盆地內的人口,因日治前期的社會浮動,人口數長期陷於停滯,至日治後期,在常年高度的人口流動、土地墾拓漸具成效,與衛生條件改善的影響,日治末期進入一波人口增長的高峰。此外,因會社墾殖引發的人口移入,則有新聚落的出現與舊聚落的轉移,而玉井市街,在糖廠生產擴增引發勞力移入,與交通設施改善,市街範圍進一步向外擴展。 4.生活與生產的整合強化 隨著玉井市街的成長,與日治後期生產活動穩定發展,地域社會逐步建立,在參與地方事務的領導人往往身兼數職的情況下,促成社會空間的整合,並在製糖會社具有的生產空間相互運作下,合而為一,形塑以盆地為腹地,以糖廠所在的市街為核心的整合區域。 簡而言之,日治時代玉井盆地在土地開發下的區域發展,乃是將清末盆地內各自獨立而鬆散的傳統生產、生活空間,強化整合至背後有國家支持、掌控,具現代資本主義雛形的社會經濟體系,造成區域的重組。Item 非法定保育地之永續性研究—以桃園沿海鳥類棲地區為例(2003) 王晴薇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上,島內生物多樣性極高,除了長期居留在台灣的本地物種外,還包括大量的遷徙性物種,如鳥類。在鳥類中,候鳥具有遷徙能力,而台灣的野生鳥類中有超過一半屬於候鳥,牠們之中不論是過境、渡冬或來台灣夏候、迷途,因為主要是水鳥,所以大多棲息於台灣沿海地區。 在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份研究期間內,本研究樣區內共出現約36科123種鳥類,其中水鳥種數約有73種,陸鳥約有50種。研究區內鳥種的季節變化趨勢是以春、秋兩季鳥種最多、夏季最少,這與樣區內候鳥比例較高有關。鳥類總隻次則以冬季最多、夏季最少,主要受到冬候鳥族群種優勢鳥種數量龐大有關。各樣區由於棲地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條件不盡相同,適合於該棲地的優勢鳥種也有所差異,如潮間帶樣區許厝港的優勢鳥種為冬候鳥黑腹濱鷸;旱田樣區大平頂則為冬候鳥金斑鴴;水田樣區沙崙為冬候鳥小水鴨;水田樣區古亭為留鳥麻雀與冬候鳥鷹斑鷸;埤塘樣區富竹村2支18池為冬候鳥鳳頭潛鴨 台灣西部沿海溼地範圍很廣,綿長的潮間帶亦適合候鳥的棲息,早期沿海地區開發稀少,候鳥主要棲地的干擾問題不算嚴重,近年來則因追求經濟成長,在沿海地區大量開發的交通工程、工業區、垃圾掩埋場等都讓這些原先的棲地品質惡化或消失。另一方面,社會大眾環保意識抬頭,政府開始在野生動植物豐富的區域劃定保護區,也有海岸法等立法對於環境敏感區的保護。但是大部分的海岸地區的環境品質仍遭受污染與破壞。 本研究探討處未被法案保護下的鳥類棲地,鳥類多樣性已受到土地利用變遷的影響,進而尋找在這種棲地的保育機制,俾使達到開發利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永續經營途徑。Item 桃園縣虎頭山地區高中地理實察課程教學資源的分析與應用---以一年級通論地理課程為例(2003) 申士芳本研究以虎頭山區域性空間為中心,調查並分析研究區內實察課程教學資源,利用景點登錄表,建立實察課程教學資料庫,並依景點個別教學特性分析出所能提供的教學項目,按照資源景點不同的特性分成自然地理實察景點、人文地理實察景點兩部分,總共24個景點。並分析比較各學者設計理念與設計模式以及個人實際教學心得,建構本研究活動設計模式,以此設計地理實察的實例。最後進行多元性的評量來評估其可行性以建立虎頭山地理實察教學資料庫。 經由教學實驗的結果,發現實施地理實察教學有利於學生在地理認知方面的學習,只是往往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出成效。實施地理實察因為提供戶外的直接體驗,比在室內教學更能達到情意方面的改變。 此外,針對地理實察課程的成效實施問卷調查,由調查統計的結果我們發現: (一) 學生普遍贊同野外實察教學活動的實質效果。尤其認為「在增進對自然環境的認知」方面是最有效的。 (二) 能讓學生親身體驗的學習項目之學習效果較佳。 (三) 往後若在內容設計上增加學生的感官活動與自然體驗經驗,對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方面,應該是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四) 虎頭山地區環境滿受學生的喜愛,又能加強學生對日常生活環境之認識和認同,甚至方便對課程做更深入的觀察及探討,應是理想的實察活動地點。 本研究利用景點登錄表所建立的實察課程教學資料庫,其所調查分析的各景點均涵蓋多項教學項目,所以可視教學實際狀況、主題、時間來選擇景點將之串聯成一景線,而達成教學模式。此教學資料庫可供相關研究及供鄰近鄉鎮的學校實施野外實察活動的參考。Item 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為例(2003) 顏碧吟; Yen, Pi-Yin原產於熱帶南洋的蓮霧果樹,經過近三十年來栽培技術的發展,在台灣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蓮霧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蓮霧栽培技術的發展歷程,引起我們研究的興趣。此種草根性農業知識是如何形成與運作?在原有的台灣農業知識推廣體系之外,過去較少討論到的農業資材行,在蓮霧產業中展現另一組推廣體系。他們兼有農民及資材販售身份,在蓮霧產業中,設有屏東平原各鄉鎮的連鎖分店,此社會群體如何在蓮霧栽培技術發展歷程中崛起?其社群互動過程對於栽培技術的創新發展有何作用力與影響力?本文從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行的視角著手,以地理學、及社會學社會網絡觀點加以探討。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首先,屏東平原蓮霧栽培技術的特色與發展歷程,因為屏東平原各鄉鎮地理環境的差異,促使各種產期調節管理模式的興起。1981年以前林邊黑珍珠蓮霧成功的經驗,帶給屏東各鄉鎮果農很大的啟示,而位於屏南適宜區以外的屏北,即以人為技術達成,現今果農常使用的蓋黑網、剃光頭…等方法,大部分來自屏北地區。在蓮霧栽培技術發展初期,對於栽培技術有所創新及掌握的果農,在其他果農的技術追逐下成立資材行,尤其是屏北地區為最。本文以屏東里港佳群、輝光、及潮州一心農業資材行說明。 就技術空間擴散型式而言,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系統與各地果農間的技術交流,形成了資材系統社會網絡,呈現栽培技術的階層式空間擴散,即是總店-分店-果農、技術來源區-技術接收區-果農的空間結構。藉由資材系統社會網絡的關係鄰近性,吸納收編分散各地果農田間經驗,在空間互動中,再一次促進栽培技術的創新,並連繫屏東以外嘉義梅山蓮霧栽培技術的改變,呈現再區位擴散型態。資材系統社會網絡在技術的空間擴散與空間互動,是屏東平原蓮霧產業重要的區域特色。 就其社會網絡運作而言,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系統社會網絡,是鑲嵌在經濟、社會關係中。資材行與果農間在技術交流、資材販售關係中,以巡園、技術諮詢、技術座談等方式進行。資材系統內各資材分店,在朋友、師徒關係中,藉由系統組織運作進行技術擴散。不同資材系統之間,技術互為評比。屏東平原蓮霧栽培技術的創新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藉由資材系統社會群體互動過程中形成。當蓮霧產業面臨市場飽合的變遷,資材系統以技術擴散社會網絡的互信基礎,帶領果農轉作他種作物,或轉換為社會資本,參與內外銷集貨作業,以社會網絡連繫的空間向度,突破在有限短暫時間內快速集貨的限制,減少交易成本,展現出彈性、即時的特色。 總而言之,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行在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發揮重要的影響力。他們原居於蓮霧產業農糧體系農業生產部門,連繫到上游的農業技術部門,並在下游的行銷部門扮演要角,值得我們有系統地探討之。Item 黃昏市場之空間活動-以大里市為例(2003) 李美穎Item 國民中學戶外鄉土地理教學模式及其評量之行動研究(2003) 王淑芬Item 朴樹林聚落區永續發展之地理研究-以新豐鄉鳳坑村樹林子聚落為例(2003) 姜瑞玉新竹縣新豐鄉鳳坑村的樹林子(即鳳坑村第二、三鄰),有144 棵樹齡在 30 歲至200 歲的老朴樹,圍繞在房舍與道路四周,因為資源珍貴且景觀特殊, 已為地方政府列入「鳳坑村朴樹調查保護計畫」中。本研究透過實地考察,掌 握朴樹的生態及其分布特性,推論出樹林子的朴樹會不斷輪替更新,而房舍的 興建似乎會阻礙朴樹的更新。經由問卷訪談、文獻蒐集及分析,追溯朴樹林栽 植之緣起,推測樹林子地區在墾殖前可能是疏林草原,於乾隆二年因姜朝鳳家 族的拓墾,基於防風定砂的需求,而栽植原本散生於當地的朴樹,經過數十年 的生長,呈現出朴樹成林的景觀,樹林子地名於焉形成。朴樹林的景觀隨著樹 林子的聚落發展而變換著,無論如何轉變,朴樹林依然守護著樹林子的姜氏後 人,儼然成為樹林子的地方特色,進而轉化為鄉土襲產。透過上述研究成果, 提出朴樹林聚落景觀區永續發展的策略,宜與「紅毛港紅樹林遊憩區」共同規 劃;並經由社區總體營造的模式,達成政府、居民及遊客三贏之目的。Item 高中多元入學方式與地理科學習成就之關係—一個個案研究(2003) 王彥妮本研究為了解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高中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 的學習成就特性,筆者先分析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三種入學方式的實施精 神與目的,並依據地理教育目標及整合的教學模式設計高一各單元教學活動,以九十學年 度入學的新生為研究對象,親身實踐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最後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 One-way ANOVA)分析三組學生在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中學習成就差異。研究成 果及建議摘要如下: 一、 學生入學方式與地理學習成就之關係 (一)整體而言,經由三種入學方式的一年級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技能及情意的成就 表現上,並無明顯的差異。筆者推測的結論如下: 1. 在文華高中九十學年度的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皆將學力測驗成績視為入 學成績,入學方式差異不大。 2. 受明星高中的光環影響,學生素質整齊,學生的學習成就差異不大。 3. 由於本研究以學生地理科的學習成就為研究對象,三種入學方式較重視英語或是數理 成績的表現,因此在地理方面的學習成就和入學方式關係較不明顯。 (二)研究限制 1. 本研究僅以一校三個班級的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應為類似研究 對象的學生,並不宜推論至所有高中學生。 2. 由於受限於筆者的能力,無法一次觀察記錄40多位同學的個別表現,再加上設計的教學 活動需要由小組分工合作達成,因此在技能及情意的評量皆以小組(相同入學方式的5-6人) 為單位,無法表現出學生個人表現的差異。而在101班及113班以申請方式入學的學生人數 較少,所以申請入學組僅有一組在112班,因此在申請入學學生學習的表現上代表略顯不足 。 (三)入學方式的建議 1. 在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中應更明確的提示及區分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的實施精神。 2. 因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實施的目的不同,因此可同時舉辦,讓有意願參與該入學方案的 學生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應試,若未經由此方案得到入學的機會還可以和其他的同學 經由登記分發進入適合的高中職就讀。 二、教學過程的檢討與建議 (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1.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分析教材、確立教學目標以及設計教學活 動上。 2.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時,學生在上課時所展現的高度學習興趣及信任老師、喜歡上地理 課的態度,讓教師在教學專業上更有自信及樂趣,值得地理老師們繼績努力。 3. 第一冊通論地理的課程內容過多,若以正常方式教學,二十二個單元無法在一學期內完 成。 4. 有趣的教學內容設計容易讓學生留下深刻且愉悅的印象。 5.完善的地理專科教室有助於許多地理學習活動的進行。 6.實施地理實察應視為地理教學活動的一部份。 7.學生在學期剛開始的技能活動進行時,老師要多給予指引及鼓勵。 8.實施分組教學時,學生容易因交談而分心,教師要適時提醒。 9.教學時盡量以鄉土為實例來解說,較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試卷的編製與實施 1.在學習評量的紙筆測驗方面,編製時需根據命題原則及命題注意事項,將具體教學目標 逐一轉換為試題,再編製教學目標層次表,合理的分配試題內容。剛開始由於技巧不夠成 熟,速度緩慢,挫折感大,後來才漸入佳境,但也摸索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若能由高中教 師共同合作,編製好各單元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有跡可循,也可減輕教師教學 負擔,整合教學模式才能順利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施行。 2.筆者在三次期中考的命題過程中,無法完全依研究的需要開發新的題型,原因包括:(1 )由於個案學校期中考採統一命題方式,筆者所編製的期中考試題是給一年級二十一個班 使用,為避免增加其他老師閱卷的負擔,所以題型侷限於單一選擇題及題組題兩項,因此 較無法評鑑出學生在應用、分析、綜合及評鑑等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2)在課程中進行 的多項技能活動也因上述的原因無法將技能活動的教學目標納入命題的範圍。 (三)技能活動與情意目標的評量 1. 技能活動及情意活動的評定量表需在教學前設計完成。 2.如研究限制中所述,受限於人力及物力,在技能及情意目標的評量是以小組為單位,若 能有一位教師從旁協助觀察及紀錄學生的個別表現,應更能呈現學生學習表現的差異。 3.高層次情意行為的養成非一時之間可以達成,情意的評量顯得較為主觀及困難。Item 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2003) 韋煙灶摘要 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維繫著作為高科技科學城的新竹都會區未來的發展,水資源的規劃建立在基礎水文量的掌握,本研究係以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及水文學的水平衡觀點作為研究的途徑,從推估逕流量、進行地下水性質的空間分析、地下水可開發量的估算、劃分地下水區到區域水資源評估。具體的研究成果條列如下: 1)本研究顯示:研究區的氣候具有介於北部及中部的過渡性特徵;以等降水量線圖為基礎分析,得出研究區的降水量約以70mm/100m的趨勢由西向東遞增。2)以氣候水平衡法估算研究區各流域及全區總逕流量為19.7億噸/年,鳳山溪流域為3.26億噸/年、頭前溪流域為9.12億噸/年、客雅溪流域為0.57噸/年、鹽港溪流域為0.41億噸/年、中港溪為6.34億噸/年。3)透過地層剖面比對、地下水採樣及Piper水質結構圖的分析,確認地下水研究區各地均至少同時存在兩個含水層,是本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4)利用地下水位調查及作圖分析,可將地下水研究區的自由水之地下水系劃分為:鳳山溪、頭前溪—客雅溪、鹽港溪、中港溪等4個地下水系,鳳山溪、頭前溪和客雅溪三地面水系,在新竹平原部份合為一個地下水系。受壓地下水系則可劃分為新竹平原、鹽港溪流域及中港溪流域3個地下水系。5)透過相關水質指標的檢測及分析,地下水研究區地下水質受沈積環境變化的影響,水中鹽基物的濃度,呈現的由東北部向西南部遞增空間規律性(尤其是受壓水)。6)本研究以地層係數為指標,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3個水文地質區;以及綜合地面水系、地下水系、水文地質、地面水及地下水的聯合使用,並考量人口及產業的分布情況,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4個地下水區。7)以地下水流動量為依據,地下水研究區自由地下水的可開發量,在新竹平原地下水系約為446×106m3/yr年、鹽港溪地下水系約為0.59×106m3/yr、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為75.8×106m3/yr,總計為522.4×106m3/yr。新竹平原的地下水系受壓水可開發量約在1.54×106m3/yr以上、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在1.20×106m3/yr以上,整個地下水研究區的受壓水可開發量應在3.00×106m3/yr以上,地下水總可開發量約在525.59×106m3/yr以上。8)新竹平原及竹南平原的自由水均屬豐富,但所調查的水井中約有65.9%的井水已經遭受農業及家庭污染,只宜作為灌溉用水。受壓水水量有限,僅可作為旱年及旱季的調節水源。 地下水研究區的地下水出水量及水質具有明顯的空間特性,各地的區域發展也有所差異。在進行地下水監測、評估及開發時,應因地制宜地考慮區內地下水質、量的空間差異。本研究的成果可提供政府部門及產業界,在新竹、竹南地區進行都市計劃、投資、開發時,水資源量預估的參考依據。Item 淡水河下游河海工程對河口段地形影響之研究(2003) 莊富凱河口位於河川與海洋的交會處,是陸地和海洋聯繫的通道,也是人為和自然營力交互作用的地帶。淡水河是台灣地區人為活動較頻繁的流域,本研究即針對淡水河下游河口段近20年來的各項工程加以分析。探討淡水河下游地區河海工程與人為活動對河口段沙洲、河床及河口海岸兩側灘面的變動影響。本研究收集工程施作前後的河床及海底剖面資料以及施作期間的各項水文資料,及各項工程施作前後的航空照片及相片基本圖進行數化比對,進行變動情形與河海工程影響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研究結果可以提供河口地區未來人為開發利用與災害防治之參考。 根據地圖數化、照片比對及野外實測結果,可獲致以下數點結論: 1.沿河堤防工程,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施工後,中興橋附近河洲呈現面積縮小及呈紡錘狀等變化;疏洪道填土區則沙洲面積向東、北側擴增,流路縮小;疏洪道北口處則河中洲消失,左、右兩側河洲增大。大體而言,沿河堤防工程施作,使淡水河河口段的沿岸沙洲面積有增有減,河中洲則多有縮小甚至消失的趨勢;但是河床沙洲施測之年內,其日變化、月變化及月間變化結果均顯示沙洲並無明顯變動,可見河床沙洲變動之敏感性於工程施作時較大。 2.河川橋樑工程在關渡橋施工後約兩公里範圍內的河床沙洲面積增加;橋樑之上、下游河床剖面則分別下切15公尺及5公尺,可明顯得知河床沙洲受到橋樑施工的影響量。但完工後約十餘年的時間,河床剖面已近回復至施工前之形態。說明了橋樑工程的施作雖敏感性較高,但經歷十餘年逐漸恢復至施作前,顯示河川地形的侵淤作用漸趨平衡。 3.挖子尾河口沙洲的剖線變化可看出,離新建碼頭工程、斷橋、海防營舍護堤等附近的剖線有明顯的變動量,其餘剖線則變化不大。其中臨河側(N)剖線夏季至隔年春季約5公尺後退量,臨海側(N40°E)剖線於年內約10公尺後退量,均是受到新建碼頭工程的影響。 4.淡水河口左岸海灘長期呈現侵蝕後退現象,但海堤施作完成後,海灘侵蝕現象較小,突堤工程施作後,放流管堤前、堤後面積則呈增加;台北港防波堤施工後,堤前灘面亦有增加;皆是受到突堤效應的影響。但右岸海灘,淡海新市鎮南防波堤興建後堤後面積增加,並不完全是突堤效應之影響,岬灣效應所造成之兩側堆積反而是主因。而沙崙海岸灘面的年內剖線資料並無顯著的變化,可見其突堤較短的防波堤工程,對其灘面的影響較小,亦較快趨於平衡。Item 流動與鑲嵌─台灣資訊軟體產業區位分析)(2003) 董秀婷在資訊技術發達的今日,空間抗阻降低,通訊、運輸技術不斷的改良,使得資金、資訊和貨物的流動突破時空限制,更容易流動。廠商的「區位」似乎不再那麼重要,然而事實上,可以見到廠商在選擇區位時,「聚集」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更為明顯。產業並非分散於各個區域,而是高度聚集在某些特定的區域,以台灣資訊軟體業來說,自1956年IBM來台設立分公司開始,在空間分布上高度集中在都市地區,尤以台北都會區更呈現明顯聚集的經濟地景。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台灣資訊軟體產業聚集於台北都會區的原因,文中探究軟體廠商「產業網絡」的建構、維持與權力關係,並探討技術勞動力「技術社群」的形成、流動以及對產業創新與技術擴散的影響,以及通訊基礎設施、創業資金與產業管理體系等制度與非制度面向對廠商學習、創新能力的影響,藉此來分析軟體產業空間聚集的現象。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轉化及傳播速度極為快速,學習能力的高低成為決定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經由生產經驗所累積之技術與知識能量,往往形成地區的獨特優勢,而此種知識累積也增強地方的學習能力,藉由互動中進行且將不同知識整合成新知識的學習能力,此種學習正是創新的主要來源。透過生產網絡與人際網絡所建構出來的關係,使得「學習」可以進行,學習不僅讓已符碼化知識可順利模仿、擴散,更重要的是默示知識(tacit knowledge)經由互動中習得,透過工作上的合作,廠商與廠商之間、技術勞動力彼此之間編織岀緊密且複雜的網絡,網絡提供了默示知識傳遞的管道,讓行動者能藉由互動中分享彼此的知識和技術,並藉由互動中學習,將不同知識整合成新知識,讓創新成為可能。這樣的互動學習與空間鄰近具有高度關聯,學習的過程乃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透過緊密頻繁的互動才能將技術知識中的默示知識傳遞、擴散,台灣資訊軟體產業廠商的集體學習藉由具有信任基礎的社會網絡得以發生,而台北都會區也在產業網絡發展的過程中累積了技術和知識能量,形成地方上特有的慣習、互信、價值觀等關係資產,此種關係資產讓台北都會區不再只是一個容納廠商的空間容器,而是一個讓知識、想法可以流動,廠商緊密互動集體學習的學習性區域!Item 台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異(1895-1954)(2003) 吳育臻本文以「米價比準法」作為論述的切入點,以之作為「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發生的指標,原因是,製糖會社只有在推廣植蔗遇到農民偏向種稻的情況下,才會實施「米價比準法」藉以向農民保證植蔗的收益不低於種稻。 本文發現,就空間而言,「米價比準法」主要只在中北部的製糖所實施,特別是台中州的製糖所,其餘除了東洋製糖少數幾年在台南州舊有埤圳灌溉的水田原料區施行外,台南州和高雄州都不曾有製糖所實施過「米價比準法」,因此,顯然中北部才是「米糖相剋」問題較嚴重的地區,特別是中部,而南部的製糖會社除了零星的水田原料區外,則沒有「米糖相剋」的現象。 而「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之所以有空間差異,乃在於自然環境和水利設施的影響。 台中州由於擁有四條大河的沖積平原,地形和土壤條件良好,氣候介於南北部之間,降雨的集中率低於南部,作物需求的氣溫又高於北部,加以東邊的多重山脈使得颱風的危害減至最輕,而濁水溪、大甲溪、烏溪和大安溪的流貫,帶來豐富水源,早在康熙年間漢人即築圳引水,築成清代規模最大的水利設施—八堡圳,因此是臺灣最重要的產米區。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大部分農民是偏愛種水稻的,所以台中州成為「米糖相剋」問題的主要發生空間。 台南州雖然擁有臺灣面積最大的嘉南平原,但受限於降水和水文條件的不利,河川雖多卻多為小河,水量不足以維持長年的灌溉需求,自清代以來即是臺灣水利設施最弱的地區,由於缺水,使得許多土地成為鹽分地或看天田,大部分的土地只能從事旱作。台南州的製糖會社,儘管收購價格低於台中州,但因為農民別無選擇,所以這裡的製糖會社就不用實施「米價比準法」。 臺灣的「米糖相剋」問題係來自於殖民母國既要臺灣的糖又需要臺灣的米,而這在蓬萊米栽培普及後更激化了其嚴重性,以致在耕地有限的臺灣島內展開了「米糖相剋」現象,亦即「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是殖民政府本身的矛盾所致。 因此隨著殖民政府的政策,台中州成為日治時代米蔗拉扯的場域,而這兩股力量則隨著以下五個事件產生推擠:1.蔗作的北進擴展;2.蓬萊米栽培普及;3.總督府抑制臺灣米作;4.戰爭需求糖業供應酒精;5.戰事需求米作供應糧食。 反觀台南州,由於水利不佳,原本沒有「米糖相剋」問題,但嘉南大圳的興築浮現了台南州的「米糖相剋」現象,但由於水量不足,嘉南大圳灌溉區必須採行三年輪作制,所以原本因水浮現的相剋問題,又因為三年輪作制而獲得緩衝。 戰後初期,臺灣糖業由「臺灣糖業公司」獨家經營,對外的問題是台糖只能靠外銷,而國際糖價一直不好;對內的問題則是來自國民政府政策的掣肘,以及本身實施「分糖法」的弊病。因為民國三十八年大批軍民撤退來台,臺灣人口迅急增加,國民政府為保障糧食供應,下令台糖公司植蔗面積不得超過十萬公頃,又規定台糖公司的外銷糖必須以官價結匯,其結果使台糖公司缺乏營運周轉資金,分糖法收購農民糖價不能提高,又引致推廣植蔗的困難。在這些政策下,台糖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只好關閉一間間糖廠,主要先關閉中北部的糖廠。 台糖公司採用「分糖法」來收購農民的甘蔗,但這個方法有許多瑕疵,例如全省統一的收購價錢,以及以平均製糖率來計算農民應得糖款,都是無法就區域差異來因應的問題,難免造成不公平而減少農民植蔗的興趣,特別是水田區的農民。 此外,嘉南大圳的三年輪作制在戰爭時沒有嚴格執行,戰後又久久不能恢復,甘蔗的耕種率一直很低,而水稻和雜作區則凌駕甘蔗之上,這也造成台糖公司收購原料的困難。 就這樣,戰後初期台糖公司在內外交迫下,共關閉了九家中北部的糖廠,很明顯地,日治時代成為米蔗拉扯場域的台中地區,如今甘蔗已從中敗退,而主要成為米作勢力區了;日治時代因為三年輪作制度而得已獲得緩衝的台南地區,也因為三年輪作制的破壞,而取代台中地區成為米蔗拉扯的場域。 戰後初期米蔗拉扯場域的南移,顯示「米糖相剋」問題的嚴重,而「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則來自國民政府對糧食供應的偏執。Item 中小學生等速度運動概念學習研究-時間與空間交互作用之自我協調法(2003) 吳殷宏I 摘要 本研究採用群測的方式進行前測、後測及位移組合的測驗,並以每人一組儀器的方式進 行自我協調學習探究活動,測驗的對象包含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100 人、國中一至三年級學 生436 人,總計536 人。依據研究結果我們發現: (一)位移組合概念階層與皮亞傑的認知概念相關性: 1.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A,對應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是屬於前運思期的階段。 2.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B,對應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是屬於具體運思期的前期階段。 3.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C,對應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是屬於具體運思期的後期階段。 4.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D,對應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是屬於形式運思期。 (二)位移組合概念階層與等速度運動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其階層發展順序為: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A 等速度運動概念階層A、位移組合概念階層B 等速度運動概念階層B 等速度運動概念階層C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C、等速度運動概念階層D 位移組合概念階層D。 (三)學習活動與等速度運動能力提昇相關性:前測有助於學生對於影響運動快慢的兩個 因素:時間與距離相關性的關聯給予學生原先認知的平衡概念一定程度的擾動,而在 學習活動中則並在只給予單一因素條件的操縱環境下讓學生造成認知與實際操縱所觀 察到的現象之間的混淆,並讓學生經由實際的操縱獲得驗證,而使學生獲得更穩定的 認知概念或提昇認知概念的層次。 (四)位移組合概念階層與等速度運動概念層次提昇的相關性:位移組合概念階層A的同學 要在速度概念層次有所提昇的比例偏低,階層B、C的學生在等速度運動概念的活動 中,概念層次有所提昇的比例最高,階層D的學生大部份在等速度運動概念的活動中, 概念層次均已達到D階層,少部分在等速度運動概念的活動中尚未達到最高階層的學 生亦能在學習活動後提昇至最高階層。 建議各校在課程規劃時,在國小階段只針對時間或空間其中一個因素作教學探討活動, 國小六年級和國中一年級階段可適時給予時間及位移對於快慢均造成影響的概念性教學,國 中二、三年級則適合給予速度概念最高層次的概念學習活動或簡單的操作型定義練習,方能 在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狀況下進行最有效的引導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