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Browsing 學位論文 by Issue Date
Now showing 1 - 20 of 66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當代上海地區海歸基督徒的身分認同探討(2013) 王琳; Wang, Lin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計,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至2012年止,中國各類留學人員總數達264.47萬人,其中109.12萬人選擇歸國 。中國留學人員大多集中在基督教國家,因而創造了許多接觸基督信仰的機會,進而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並且帶著全新的身分認同回到中國,成為「海歸基督徒」。海歸基督徒不僅得面對重新適應中國環境的挑戰,也遭遇到中西教會文化差異的衝擊,在受限的中國宗教環境下,海歸基督徒必須學習中國基督教會的聚會文化,甚至其基督徒身分認同在中國的環境下,竟某種程度成為就業、職業發展,甚至婚姻對象選擇上的阻礙,因此,對於海歸基督徒來說,基督徒身分認同的維持也成為一大挑戰,於是部分海歸選擇了放棄,部分卻為了信仰堅持到底。對於海外信主的海歸基督徒而言,中國的宗教環境相對陌生,因而產生了許多不適應的情況,但該群體也因此為中國家庭教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儘管如此,相對適應中國宗教環境的海歸基督徒群體在中國基督教發展中,逐漸展露頭角,以其多重認同展現了中外資源連結的跨界整合潛力,部分海歸個體甚至以其跨國人脈與資源,創造了許多嶄新的宗教事業表現形式,如:慈善福音事業、海歸事工、教會聯盟等,為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注入新血。Item 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2013) 周俐君; Chou, Li-Chun當代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是各有其經歷與動機所促成的,如過去文獻所言,是多面向的考量、綜合評估下的決策。本文從過去文獻歸納出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的因素包含就業需求因素、環境偏好因素、人際牽動因素,及個人志願因素。 從就業需求來看,生命週期處於就業或職位安置的階段,若所選讀的專業科系在移居國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在臺灣則能提供更好的機會與發展,海外華裔青年極有可能考慮回流臺灣。在人際牽動因素方面,若有人際網絡產生的拉力,如有家人朋友在臺,或家庭需求或期待,也會增強回流意願。至於環境偏好因素也促成回流,是一些海外華裔青年特別喜愛臺灣豐富的、或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如說中文或可享平價多元美食,也會形成回流決策的因素之一。而個人志願因素則包括較晚移民而對臺有較深歸屬感者,或一心想為臺灣服務、在臺灣求學或拓展人生經驗者,這樣的個人志願也會促成回流決策。另外,有雙語能力及雙文化資本,也會增加他們回流臺灣的意願。 本研究為看出回流決策的形成脈絡,以單一個案為素材、深度訪談為手段、生命故事為工具、敘事分析為觀點,研究一名對於回流臺灣意願極低的海外華裔青年轉為積極主動的歷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瞭解其思維與認知,進而討論這些認知如何促成回流。目的是延伸過去文獻所歸納回流因素,從生命故事中呈現回流決策形成型態,並表現出各回流因素在形成決策前的互動與連結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各因素之間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回流決策並非一開始便固定,本文研究對象有順從、抗拒、勉強、積極等不同的轉折期,最後在回流決策形成後,原屬阻力的部分驟然消失,以樂觀或必然的態度化解之。 此一個案回流決策的形成型態雖未必能推及所有回流的華裔青年,但回流各因素間互動關係之由此研究可見其緊密性,以生命故事著眼的研究方式亦能從小觀大、見微知著。Item 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2013) 尤思怡; Yu See Yee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在過去50年來面臨人才外流問題。自優惠土著的新經濟政策於1970年代被制度化後,大馬的人才外流問題即呈現種族化(華、印族)傾向,且以地理上鄰近、具相同歷史文化淵源、經濟高速發展、積極吸納大馬人才的新加坡為最大移居國。本研究藉由訪談34位於1990年代後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並從教育移民轉化為技術移民的大馬(或原籍大馬)華族青年,探討這群外流人才的國家認同內涵及國籍選擇趨向。由於“認同”是與所處社會互動的結果,筆者亦依循他們在兩國的生活經歷,探討其現階段國家認同的形成軌跡。訪談於2011年9月至12月進行,正值大馬國內在野黨及民間反政府聲浪高漲、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緊之際,國籍選擇問題在此一特定時期更具張力。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國家”所賦予的主觀定義決定他們的國家認同及國籍選擇傾向。重視制度層面國家認同勝於文化層面國家認同者,往往無法在主觀意識上認同於馬來西亞。能成功調適政治化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者,傾向以家庭、鄉土、族群文化等文化層面的認同做為對馬來西亞的國家認同基礎。新加坡的生活經歷讓這群大馬華族青年對新馬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促使他們反思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政治及文化意義。全球化的衝擊亦削弱了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家的忠誠感。這類受訪者傾向於以公民權利及義務關係決定其國籍。 2008年起新加坡政府明確區別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部分永久居民的居留權亦不獲更新,以吸引永久居民歸化為公民。基於政治制度因素無法認同於馬來西亞者,傾向於歸化為新加坡籍。對馬來西亞具文化認同的受訪者,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就業、家庭及經濟考量,不少亦表示會在必要時更換國籍,但情感上仍歸屬於馬來西亞。有家庭的馬來西亞移民多採取配偶中一方歸化為新加坡籍的身份策略,以享有兩國公民權利。另有一類受訪者表示不會更換國籍,他們大部分將身為“馬來西亞人”視為自我認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加坡社會對於馬來西亞移民的接受程度因其他新移民的湧入而提高。筆者認為針對這群馬來西亞移民之國家認同研究,仍要回到新馬關係的歷史背景中探討。Item 華美女性之情慾顛覆與家庭爭戰:以電影《面子》與《白靈之面子》為例(2013) 李韻如本文藉由華美女性導演伍思薇(Alice Wu)所執導的電影《面子》以及潘貝思(Bertha Bay-Sa Pan)導演的《白靈之面子》兩部具有代表性與共通性的當代原創電影,探討美國華人女性如何面對情慾自主與家庭代際衝突,源於性別與種族的雙重考驗。美國女性華人身負性別與種族的雙重弱勢身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解放自我感情與情慾之追求,同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牽制,來回擺盪。華人移民世代之間由於觀念的差異,家庭內部的關係往往首當其衝,在海外女性華人身上尤其突顯,身處北美洲之中國移民,受到西方的思想影響甚鉅,又難以逃避中國家庭傳統的性觀念,華人女性的情慾與婚姻,面臨了因著代際之間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擊。 本文先以華人女性移民美國之歷程與定位轉變做出整理,著重於女性之性別角色與受父權觀念壓迫的角色轉換,早期多半為被剝削的娼妓與符合華人刻板印象的低階層勞工,排華法案之後女性提升了家庭中地位的同時,機會均等的社會氛圍也間接影響提升了她們的教育程度,在美國各種領域裡成為優異的成員。家庭、教育和職場的地位提升使女性脫離中國傳統觀念對她們的挾制,進而尋求獨立自主的可能性。 除了華人女性移民角色定位的轉變,華人家庭的形態與模式亦隨著時間演進,老華裔第二代和新華裔第二代分別生長於迥異的環境背景下,上一代堅持傳承中華文化的守舊思想,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第二代移民,和上一代展開個人主義與家庭主義的戰爭,文化內涵與代際衝突加深了華人家庭中的異化現象。 文中分析探討電影《面子》以及《白靈的面子》中所涉及的女性情慾議題,如:華人女性的情慾顛覆、性觀念的逐代改變、同志在華人家庭中的處境、異族戀情,以及母女關係與心結,在中西文化衝擊之下不斷加深,從對立到互相諒解的過程。本論文以上述議題,來深入探討美國華人移民家庭中代際之間的文化衝擊和世代衝擊,對家庭成員之影響和改變。Item 新世紀馬來西亞美里廉律中學教育改革之研究(2013) 曾榮華; Chen, Yong Hua「華文獨立中學」是馬來西亞《1961年新教育法令》實施後特殊時空下的產物,經過半個世紀,華文獨中仍未被納入馬來西亞國家教育體系之下,成為特殊的獨立教育體系。今日,全馬共有61所華文獨中,由南到北、由東到西,每一所華文獨中的成立背景、經營規模、辦校特色都不盡相同,各有其特色。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以及專業化的要求,華文獨中是否還應該謹守維護民族教育、堅持母語教學的大原則?還是應該與時並進、因地制宜地進行教育改革?進入九十年代至今,隨著國內外局勢的發展變化,許多華文獨中為了符合時代的需求,不得不進行各式各樣的教育改革。 砂拉越州美里省的廉律中學就是在社會環境的壓迫下,於1999年開始進行教育改革,至今已邁入15個年頭。成功的教改,使得廉律中學成為東馬來西亞、甚至全國最具規模、表現最出色的獨中之一。此外,廉中出色的辦學模式,吸引了很多非華裔學生的就讀,使它成為全砂最多非華裔學生的獨中。由此,本文擬就以廉中教改的變革和現況為主要探討,以及教改後所促成的非華裔生就讀現象為輔,除緒論、結論之外,內文共分為三章,對於砂拉越華文教育及廉律中學發展史先行敘介;再分析廉律中學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以及非華裔學生融入實況與調適等問題探究。期盼提供吾人對獨中教改和非華裔生在獨中接受教育的現象有進一步的了解或可作參考。Item 馬來西亞獨中華文課本馬華文學教材編選研究(2013) 何保倫; Hoh Poh Lun《1961年教育法令》的頒布,華文獨立中學成為華社籌資民辦學校。因缺乏明確的辦學方針而導致華文獨立中學陷入困境。隨著1973年《華文獨立中學建議書》的提呈,統一與發展獨中課程刻不容緩。1976年統一課程委員會的設立,著手於課程設計而後編寫各學科之教科書。學生身處環境不同教育內容也隨其地域性而調整。以華文科而言,因此有別於兩岸三地,華文獨立中學華文課本除了選入中國、臺灣、外國作家作品,也特別選入馬來西亞當地作家的文學作品。本研究以了解民編華文課本之編纂流程、編輯委員編選之考量、歷年來課文內容的呈現為研究目的。研究發現董教總獨中工委會課程局主要遵循馬來西亞教育部所頒布的〈華文課程綱要〉並參考中國與台灣的課綱,發展出獨中〈華文課程綱要〉。本研究進行的內容分析以教育目標「五育」為主類目,結果顯示三套《華文》中的馬華選文主要著重於智育作用。本研究以選文的「主題」為次類目,結果顯示80年代初編馬華選文內容最為保守反映的是馬來西亞教育部所頒的課程目標,不碰觸華教議題;90年代重編課本選入大量具有本地色彩的作品;21世紀新編之課本,馬華選文篇章幅度相比前兩套有減少的趨向。Item 吧城華人公館檔案:《公案簿》之婚姻案件探析(2014) 李如芳本文以跨越18、19世紀的吧城華人公館檔案之《公案簿》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中的婚姻案件。吧城華人公館檔案又稱「吧國公堂檔案」,為現存「唯一」的海外華人自治與司法檔案,而它數量最多、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三大特點,堪稱「海外華人檔案之最」。這批文件裡,《公案簿》佔了總數的四分之一,是檔案中最主要的部份。 婚姻的締結,是各種社會關係的基礎,本研究依據《公案簿》一至十二輯的檔案內容,探討華人社會中的婚姻案件。藉由案件紀錄所呈現的婚姻糾紛、審理結果,進一步了解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吧達維亞華人的婚姻制度、婚姻糾紛的原因,以及訴請離婚的成立與否。吧城華人社會所施行的婚姻制度,融合原鄉中國傳統的結婚禮俗與荷蘭當局下的婚姻法律概念。婚姻糾紛的敘述,最普遍可見於訴請離婚的案件,離婚訴請人男女皆有,以女性居多。申訴離婚的原因通常是丈夫無法負擔家計、丈夫羞辱或毆打妻子、夫或妻在外另結新歡等。而公堂的審理婚姻案件的依據,本於《大清律例》及華人社會習慣法,並參照荷蘭殖民政府的法規作出判決。雖有「勸和」結案,但判決分離的案件愈至後期有逐步增多之勢。從夫、妻在審判過程扮演的角色,公堂上審案官員所考量的因素,及判決結果等等,對照當時清廷統治下的中國社會,吧城華人可謂掌握了較高的婚姻自主權,在落地生根異鄉後,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海外華人風貌。Item 提升CSL中學生跨文化認知之主題課程設計研究─以英國中學生短期語文課程為例(2014) 蘇純慧; Su, Chun-Hui在全球多元文化發展下,外語學習不僅需要語言的掌握,同時也要了解文化的異同。隨著華語課程的增加與學習者的需求,短期課程成為現代青少年與兒童學習華語的重要管道,可在短時間內同時學習華語並體驗文化。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身處於母語文化與華語文化的交集,常因缺乏對文化的了解而產生交流上的誤解,尤其短期課程的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容易產生文化衝擊。因此,本研究以跨文化的觀念為主軸,透過比較臺灣文化與英國文化之間的異同,設計發展適用於英國CSL中學生的短期跨文化課程,並探討本課程對提升學習者跨文化認知的成效。 本研究以英國Canterbury地區中學生為教學對象,先進行相關文獻探討與回顧,並調查目前國內外重要的華語短期語文課程內容,作為本課程發展基礎。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及行動研究法蒐集資料,探究本課程實施對提升英國中學生跨文化認知的成效。在課程設計方面,主要結合逆向課程設計與主題課程設計,以臺灣文化為主題中心,開展臺灣生活文化、臺灣民俗文化、臺灣飲食文化、臺灣藝術文化及臺灣休閒文化五大主題單元,並延伸為十個單元課程。 經由研究結果分析,顯示本課程確實在五個單元主題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認知。教學實施後,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 以「課室學習─文化體驗─參訪活動」教學,讓學生先有跨文化認知再進行活動;2. 主題單元安排以多元智能考量不同學習風格,能滿足學生需求;3. 教學活動以競賽式合作學習搭配實作任務,可讓中學生融入課程,提升學習成效。最後歸納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以供國內外短期文化課程參考。Item 從世代傳承面向探討1980-2012年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及因應策略--以美國洛杉磯郡為例(2014) 麥皓婷; Mai, Hao-Ting「僑團」乃僑民基於志趣、信仰、地緣或血緣相同而在僑居地組成之團 體,以滿足個人興趣或實現團體理想為目的,並具有凝聚僑胞情感、團結僑 心、聯繫及照顧會員之功能。依據僑務委員會2012 年的統計,全球海外僑 團總數為5,233個,其中分布於美國的僑團總數最多,共有2,804個,佔總 數的53.6%。然而,近年來由於美國移民社會結構的變化及政黨輪替產生的 僑務政策調整,因此僑社發生了不同層次變化,其中僑社世代傳承問題最為 顯著。故本研究將以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瞭解其成 立背景、發展狀況與遭遇困境,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之發展現況與類型。 二、 深入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各類型代表性僑團對青年世代傳承的需求。 三、 理出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因應策略,以提供僑政機關及各級僑團參考。 透過文獻資料收集與訪談僑團幹部、成員與相關專家學者,研究者理出 其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的背景與狀況,並由訪談結果及問卷調查分析 出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的發展困境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僑團青年組織因僑團歷史與背景之差異而有不同的成立因緣,然而「老 幹漸趨凋零,新枝亟待傳承」卻是共同面臨的挑戰。 二、各僑團青年組織運作的成果因不同僑團性質與活動設計、類型等差異而 有所不同,多數已獲得初步成果。 三、各僑團青年組織雖面臨的主要三大困境為招募新血、青年續留、青年幹 部培育。然因僑團性質各有差異,因此困境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四、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政府政策、僑團幹部引導與文化以及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動機三因素對僑團青年組織發展各有不同程度影響,其中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的動機對青年組織發展產生最為顯著的影響。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 年參與華人社團的考量動機主要為拓展人際關係,次為族群認同,再次為充 實自我能力。 根據分析出的結論,研究者建議: 一、僑政機關方面之因應策略,應加強青年組織輔導相關方面宣傳,汲取成 功案例經驗協輔經營,整合資源辦理全僑性青年組織聯合活動,設計延伸活 動銜接青少年文化志工營,協輔華裔青年成立社團組織並定期追蹤發展狀 況。 二、僑團組織方面之因應策略,各僑團應積極破除語言溝通之障礙,改進活 動類型與內容,提升青年於僑團之地位,並多加應用網路平台資源以加速訊 息傳遞與聯繫。Item 泰國清邁地區雲南華人無國籍現象社會關係之研究(2014) 何庭仙; Dueanphen Saeher本研究以泰國清邁地區的雲南無國籍華人為對象,透過瞭解無國籍人士的生活經驗,討論他們在泰國社會中所遇到的困境,並闡述無國籍人士與泰國的社會關係。無國籍的議題在學術上值得關注,造成無國籍現象的原因,各國不同。定居在泰國清邁的雲南華人,是因國共內戰而輾轉到泰國的國民黨軍隊、眷屬及一般居民,隨著時間推進,他們成了孤軍後裔。他們居住在困苦環境,也缺乏教育資源的山村裡,因為沒有國籍身分,阻礙著學子求學之路,自中學畢業者屈指可數,更遑論謀得一份工作,許多人尚未畢業便外出打工,這都是在難民村中雲南華人因無國籍所造成的處境,他們對人生的未來感到徬徨。 透過筆者的親身經歷,本研究從雲南無國籍華人對國籍的觀點、展望、情緒和感受,探討在清邁難民村雲南華人在無國籍狀態下所造成的社會現象,以及他們與社會關係情況。 本研究發現,按照當前泰國政府的國籍政策,在歷年來的泰國國籍法中,透過屬地主義取得泰籍是基本判定標準,但當移民人口眾多威脅到國家安全情況下,國籍法出現變化,例如為了因應因中南半島戰爭而逃至泰國的移民問題,在1972年臨時頒布革命委員會宣言第337號 (Decla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Council No.337) ,規定父母親原不具泰籍者之子女,即使其子女在泰國出生,其泰籍可能會被剝奪。雖然該政策形式上已被取消,但面對持續入境的移民,政府仍保持過去的心態,造成移民與其在泰國出生的子女無法順利取得國籍,或是國籍政策的反覆,承辦人員的處理效率不彰,均造成無國籍現象持續在泰國社會存在的原因。按照泰國國籍法對國籍取得的限制走向開放的情況下,無國籍問題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到一定的程度,拖延未決的原因,根據筆者的調查結果,原因有四:一是承辦人員不具相關法律知識、忽略與處理效率慢;二是無國籍人士不瞭解申請程序、提供不正確的個人資料、未獲得相關資訊;三是1965年泰國國籍法的問題及改變,並導致無國籍人士在泰國的增加;四因泰國政治不穩定而造成政策更迭。因此,使雲南無國籍華人無論在工作、受教、就醫、人身自由與財產權方面,都受到障礙,這使他們懷疑自己在泰國社會中存在的價值。Item 1970-1990年代美濃客家人移民南美洲動機與跨國認同 ──以巴西、阿根廷為例(2014) 林彥瑜; LIN YEN YU「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華人移民史上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前往美洲大陸,總是有客家人的身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人口,造成1950年後,臺灣地區除了人口急速增長問題外,尚存在著高失業率、食糧不足問題,促使當時臺灣地區官方與民間皆發出移民他國的聲浪。當時中南美洲國家因需農工專業人士開發當地,故向中華民國發出歡迎移民訊息,使得當時臺灣地區有不少人民移往中南美洲,尤其以移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人數最多。 本論文以高雄市美濃區客家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當時美濃地區客家人移民巴西、阿根廷之動機為何?並探討是否因相同動機影響他們回流臺灣,亦或再度移民第三國家?並以他們移民歷程與當地各族裔相處之情況,探討其對於自身跨國認同看法。 本研究以實証研究為主要研究取向,以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訪問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美濃移民者,以其移民歷程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影響移民之動機,以及受訪者對族裔及國家之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美濃地區客家人選擇移民南美洲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居住國家的社會安全度;此外,已有親人移居巴西、阿根廷也是影響移民動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再移民及回流動機則會受到南美洲國家經濟不穩定因素及社會安全度影響。在跨國認同方面,美濃人最認同「客家」身份,並因此項認同而影響其跨國認同態度。Item 美屬關島地區臺灣僑民之經濟與社會發展(1970-2000)(2014) 陳均旻1965年,伴隨美國移民法案之通過,促成新一波華人移民的興起,這批新移民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經濟資本以及專業技術背景,不同於傳統華埠的移民發展,呈現出多元融合的型態,成為近代美國華人移民研究的主要範疇,但遠在太平洋群島上之屬地「關島」,相較於相關移民研究的蓬勃發展卻尚未能獲得完整的照應。 關島華人移民至今僅為幾十年歷史,但其發展於移居國當地經濟與社會卻佔有相當影響,本研究主要以關島的華人移民社群團體與移民個別訪談為研究主體。探討自1970-2000年間,由華人移民心路歷程的開展,推演至其社團與經濟發展與在地社會的關係,現況及未來前景。 第一部分,首探關島臺灣僑民的遷移因素與過程,剖析其遷移後在心理層面及環境所產生之困境面對與克服,側重個別移民對於相異文化的衝擊與調適,以及不同世代間對於認同意識的轉變,對於未來的規劃與回流意願之考量。第二部份,詳述關島臺灣僑民之社會與經濟建構與發展。探討當地華產業於旅館業、零售業與國際貿易等發展情況,並介紹重要的華人經濟性社團,於後針對關島僑民的社會性社團之組織與發展探究,並以中華學校、華文傳媒、華人宗教組織等發展,反映當地華人與社會的結合交流與遠景。Item 臺灣旅英留學生移民動機與社群發展之研究(1989-2012)(2014) 王若萱; Jo Hsuan Wang基於今日移民的複雜性,過去移民在移往異地後便與母國喪失連結的情況再不輕易復見,傳統以民族主義或地理概念為依託的論述也逐漸力不從心,因此自1990年代以來,學界開始以跨國主義的理論系統來解讀當代移民的多種議題,海外華人研究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在各種移民類型中,留學生移民向來被視為高技術移民的組成之一,過去臺灣留學生以留美居多,由留美學生轉變成為美籍華人也時有所聞,然而自1980年代晚期以來,留學英國的臺灣學生人數不僅在短期內急速劇增,並且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的成長。在留英人數大增的情況下,有鑑於過去「滯美不歸」的例證,本研究企圖透過跨國理論的角度以及質性研究方法,先就63位旅英臺生進行問卷調查,並針對17位選擇在取得學位後定居英國者進行深度訪談,以探索旅英臺生由留學活動發展為移民活動的可能性與其背後動機。在問卷與訪談成果的呈現下,多數旅英臺生在前往英國以前雖未帶有強烈移民動機,卻有不少人在留學期間逐漸萌生留在海外發展的想法,只是落實與否深受政策時勢所影響;對於部分順利居留英國者,他們具備了明顯的跨國華人特質與思維模式,呈現了混合式、並且脫離地域性的認同價值觀。在旅英活動高度發展的二十年間,英國臺僑社群之規模與活躍度也在此同時期開始有了比較顯著的成長,近年更一反以往的沉默形象,結合旅英臺生針對諸多時事作出積極的群體回應,形成一股從散漫至機動、逐漸累積凝聚的新興力量。Item 邦交國海外僑校文理教育素質提升之研究-以巴拉圭中正及中山僑校為例(2014) 陳祖欽; Tsu-chin Chen摘 要 我國截至目前(2013)為止擁有二十二個邦交國,巴拉圭為我南美唯一邦交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雖相隔半個地球,政府仍極為重視當地僑生華語文教育。除積極輔導僑校設立,鼓勵華語文教師蒞巴教學外,並利用僑校場地進行多項中巴文化交流活動。2013年更派遣華語文教師協助巴國主流大學設立華語文課程,以增進兩國邦誼。 巴拉圭亞松森市中正學校及東方市中山僑校的文理教育,一向以台灣所使用的中小學教材為依歸,所採行的教學方式、課程規劃與國內中小學同步。華裔子弟學成後以僑生保送身分回國就讀大學,無論文理科系大多能均衡發展,但是在高等教育的文理內涵仍有改進空間。 為提升巴國僑校文理教育素質,本研究的結論為:對外華語文教學可增進國際形象、利用網路功能可增進教學效率、精簡教學可促進良好文理教育成果、擴展多語與華語文為第二語言之教學,以增進兩國教育與文化交流。並提出以下建議:強化國際素養成為全球化人才、提升華語文學習層次進入文化層面、熟悉數學語言結構等。Item 鄰邦商人:越南阮氏皇朝華人在東北沿海地區的經濟活動(1802-1884)(2014) 武氏緣; Vu Thi Duyen越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許多港埠,從十二世紀李朝時已經成為國家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該地區因為與中國靠近,所以西元二世紀已有華人來往,並於此落地生根,他們對於越南東北部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十九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越南經濟展現了新的風貌。越南東北部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繁華,但仍然有重要而有特殊性的經濟地位。然而越南華人的相關研究,大部份的學術研究比較專注於研究中部與南部的華人,而忽略掉北部華人,尤其關於東北沿海地區華人的論文更為罕見。為何如此?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由於北部華人人數遠少於中南部,致使學者忽略其重要性;其二、資料殘缺,研究不易;其三、越南北部華人已經完全融入越南傳統的社會,難以尋訪尚保留傳統生活方式之華人。 十八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衰落之後,東南亞地區經濟恢復以華人為主角的形態。當時,中國跟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不僅是傳統的朝貢貿易,而東南亞各國則成為中國出口奢侈品的大市場,於是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又發展出新的形態。由於人口壓力,嚴重的經濟壓力導致中國的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福建地區的窮困人民大量移居海外;其中主要是小販、漁民、農民以及反清復明人士,他們多數至越南謀生,從此華人在越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社群,但經濟的主導力量還是華人,在這個時期越南稱之為「華僑」。華人經濟可分為合法與非法經濟活動兩大類。前者筆者將致力探討礦產、絲綢、糧食、香料、日用品與奢侈品的流通,而後者主要探討海盜、走私這兩大經濟活動。本論文將探討當時東北部沿海地區華人經濟形成的原因,特殊性以及其影響。最後,本文將探討華人在海防與廣寧兩大港口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Item 字本位教材之華語文教學模式研究(2014) 林盈君; Lin Ying Chun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受到印歐語體系之影響,較多教學都採用「語文一體」與「詞本位」的模式。這類型的教學模式是以「詞」作為教學基本語法單位,漢字為附屬於詞彙教學下的書寫符號。然而,結合形、音、義於一體的漢字有其獨特性,朱德熙(1985)、徐通鏘(2008)等語言學家主張以印歐語系的架構套用在華語中是不恰當的。因此,在20世紀末出現了強調漢字特點的「字本位理論」。而以字本位理論為基礎的字本位教學模式特色是突顯漢字的系統性,以漢字教學帶動詞彙教學,透過組詞與擴詞來加強華語學習者的識字量與詞彙量。 字本位教學模式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以字本位為基礎所編製之教材卻相對 不足,內容編寫上也不夠完善(田峰,2012)。因此,本研究將融入教材編寫之概念,透過集中識字、漢字分級、及趣味性等核心理念,編制一套適合華語文學習者使用之字本位教材。此外,本研究將以國立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華裔班的學習者為研究樣本,實際進行字本位教學實驗,並考察學習者對於字本位教學模式之反饋,以探討字本位教學模式對華語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字本位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華語學習相比,確實有顯著的成效。此外,透過學習者的問卷調查也發現,學習者相當認同此教學模式,例如:「能比較容易了解漢字」、「可以更快理解結構複雜的漢字」、「幫助擴充我的詞彙量」等。Item 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2014) 李盈瑩; Ying-Yin Li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美籍華裔華語學習者的文化認同觀,以及本地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主要以質性研究法觀察學生、教師各自為對方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關注其中華裔學生的感覺與華語教師的態度;在華語教學場域下,文化認同在此時間點的內涵與強度。 本研究發現在臺華語教師本身未知的「華裔」面向,點出其中差異,使華語教師認識己心所想與現實上各美籍華裔之文化認同差異,同時,也讓華裔學習者明瞭在臺教師因文化、環境、教育等各方面不同,致使本地華語教師自身觀點與華裔學習者相異。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觀察中,統整文化認同之各面向。(二)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三) 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裡,發現文化認同之危機與轉機。(四)從師與生的文化認同印象分析,回饋至現今臺灣華語師資培育,作為改進華語教學之參考。 華語教師應把握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讓學生認識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其次,校園內對於東、西方文化與種族包容、支持氣氛可再培養。在臺華語教師因臺灣本地社會氛圍以及對華裔所既有的刻板印象,而有某些既定的價值取向與態度,這些既定印象致使學生於無形之間也感受到社會大眾、學校、其他班級學生對華裔族群的觀感,對於華裔學生自我文化認同的態度也會產生影響。筆者建議本地華語教師應認知華裔學生之特色,公平以對,並增加本身跨文化素養,對非期待中的文化事件懷抱開放心胸,將更能接納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觀點,促進華裔學生的跨文化學習。Item 線上詞彙華語漫畫教學研究: 以印尼日惹祟德三語國民學校之個案研究為例(2014) 魏路貞; Nuning Catur Sri Wilujeng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瞭解學生利用創作漫畫活動於華語學習的態度;(2)探究學生利用獨立與合作模式創作漫畫活動於中文學習的成效;以及(3)探究學生對利用合作創作漫畫活動於華語學習的態度。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印尼日惹祟德三語國民學校五年級三個班級的學生,隨機分成三組:對照組為紙本個人漫畫創作組、實驗組1為線上個人漫畫創作組、實驗組2為線上合作漫畫創作組。本研究同時蒐集與分析質與量的資料,包括漢語詞彙的學習成效測驗、筆記和課堂錄影。本實驗假設為:實驗2組的表現將優於其他兩組,而實驗組1組將比對照組有較好的表現。依據學生的態度反應,這兩組實驗組的表現優於對照組,然而實驗2組也比另外實驗組有更佳的成效。Item 影片引導二語兒童寫作能力影響研究-以印尼泗水臺灣學校高年級華裔學生為例(2015) 李胤芳; Li, Yin-Fang隨著華裔人數逐年增加,華裔華語教學日趨重要。其學習方面,因受生長環境背景的影響,往往聽說能力高於讀寫能力。如何提升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均衡發展為一大課題,而現今閱讀相關研究有許多,相較於寫作相關研究則較少,且學生面對於寫作課時,常常怨聲載道,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華語寫作教學。 寫作能力必須包含「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現今華語教學法中,奠基於學習者既有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與自身母語能力相同,因此較側重「表達能力」、「語言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較少著墨。對於學習寫作的兒童,常常聽到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是應該寫些什麼內容,兒童所遇到的問題,不僅是生活經驗的缺乏,亦包含將經驗轉換成想法,且有架構的表達,因此對於二語兒童學寫作教學除了「語言能力」訓練外,亦包含了「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而影片運用於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提供畫面與聲效、教材真實性具臨場感可供學生觀察、將影片學習經驗轉移至生活、增進學生理解力、建立共同經驗、資訊多樣性、縮短教學時間與空間、教學彈性。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影片融入華語寫作教學中,探討影片運用於華語寫作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並探討學生對於此教學法的態度。 本研究採取「前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印尼泗水臺灣學校六年級學生,共26位,為期三周的實驗教學。研究工具以量化的寫作評量表及影片融入寫作教學問卷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影片融入華語寫作教學後,有助於學生學習成就,尤其在「取材切題」、「見解新穎」及「前後連貫」上「思維能力」的部分。且學生對於影片融入於教學的看法,認為影片融入寫作教學對其學習寫作有幫助,且運用此方式,興趣提高,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Item 漢字據音系聯教材編寫與教學研究(2015) 洪宇馨; YuHsinHung在學習漢字時,漢字的聲符可以提示字音,漢字的意符可以系聯字義。江新(2003)發現,初級階段的外國學生知道漢字讀音和了解漢字義意之間的相關很高。表明了學生在漢語字詞義意時候,可能依賴字詞的讀音,但是學生又無法見字知音。Everson(1998)以20位母語為拼音文字的漢語初學者作為受試者,研究他們對漢語詞彙的識別,發現詞的正確讀音與詞的意義之間存在著很高的相關性。由此可知學生要記住字義,記住字的正確讀音,是相當重要的。 而「系聯法」的概念也包含了「字本位」、「集中識字」,楊冰郁、石凱民(2001)解釋系聯法為遵循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的識字原則,把在形、音、義諸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反關係或某種語義、結構的漢字系聯起來。本研究欲著墨於字音方面的系聯,透過「據音系聯」的方式,透過聲符系聯字音,透過意符系聯字意,達到提升漢字學習效率的效果。 本研究編寫了四課的據音系聯教材,並且透過實證教學方式,檢視「據音系聯」教學法的學習成效,同時也進行教師問卷,調查華語教師對教材與教學法的看法及意見,希望能為漢字教學開啟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