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Browsing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by Issue Date
Now showing 1 - 20 of 395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分散式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建構:一所高中教學創新計畫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陳佩英; 焦傳金; Pei-Ying Chen; Chuan-Chin Chiao本文探討高級中學參與國科會之高瞻計畫,建構專業學習社群,發展專業知能,開發科學教育新課程與創新教學。本研究為個案研究,資料蒐集方式主要有,與十位參與計畫成員進行訪談、焦點團體討論和文件分析法。研究結果經與文獻對話之後,研究者採用「分散式領導」的「溝通約定」和「實踐系統」作為研究分析架構,探析學習團隊之專業領導形塑和發展歷程。研究發現,專業學習社群之發展與實踐系統之設計密切相關,涉及各發展階段之溝通約定內涵。本研究藉由理論與個案解析,從學習社群的建構歷程建構了分散式領導實踐之分析架構,可據以規劃或探析如高瞻計畫或其他不同目標、層次或規模之教學創新計畫,並可提供關於教學創新之啟發性理解與研究取徑,作為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與教學創新,以及改革型計畫之設計原則等相關政策擬訂之參考。Item 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林素卿; Su-Ching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公辦民營學校之潛在課程。採用非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法。研究結果如下:一、學習經驗之潛在課程:生活化教材可提升學習動機與興趣,養成學生自主負責的學習態度,並與同儕間培養出學習默契;多元質性評量能讓學生展現其優勢智能;二、師生互動關係之潛在課程:強調尊重、溝通、信任、關懷的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視,並學會以同樣模式與老師互動;三、同儕互動關係之潛在課程:在家族同儕間,能彼此關懷與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四、學生對學校之認同:包括較多的生活化教材、戶外教學經驗、多元的質性評量。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職業取向生涯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習遲緩學生生涯成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程國選; Kuo-Hsuan Cheng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Brolin(1997)生活中心生涯教育(Life-Centered Career Education, LCCE)的理論模式和學習遲緩者的學習行為特質,據以編擬一套適合國中學習遲緩學生學習活動的職業取向生涯教育課程(Vocation Oriented Career Program, VOCP),以等組法前後測實驗設計,考驗這套課程對學生生涯成熟的效果。結果顯示:一、接受生涯教育的學習遲緩學生在生涯發展態度、生涯發展認知及生涯發展取向等三項生涯成熟評量上,顯著優於未接受此種課程者;二、接受生涯教育的女生,在生涯發展認知的效果優於男生,其餘兩項生涯成熟評量則無顯著性別差異;三、實驗教學後的追蹤評量顯示,生涯教育對學習遲緩學生的生涯發展有持續的正向效果。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對於教師教學、教育行政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言。Item 混成學習對大學生研究計畫寫作態度、寫作品質與班級氣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張玉茹; Yu-Ju Chang本研究之目的如下:一、發展出適用於大學生研究計畫寫作的混成學習方式;二、探討混成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學生在研究計畫寫作態度、班級氣氛與寫作品質上是否有差異;三、探究混成學習在研究計畫寫作學習應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研究對象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的兩個班級,在兩個班級中隨機分派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研究結果如下:一、適用於大學生研究計畫寫作的混成學習方式為:以面對面學習為主軸再融入數位學習;二、實施混成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學生在研究計畫寫作態度、班級氣氛與研究計畫寫作品質有顯著差異存在;三、混成學習在研究計畫寫作應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主要以線上討論為主,分成線上討論實施前、中、後加以陳述。Item 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彭煥勝; Huan-Sheng Peng回顧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研究的課題取向與研究方法,教育史研究不再是教育系所獨占,而是加入歷史系所等其他領域的參與;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方法過去較不講求一手史料的徵引與問題意識提出的解釋觀點。教育史學科的課程發展上,逐漸退出師資培育課程,有從大學部課程轉入研究所專題研究的趨向。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的發展有三項危機:一、教育史研究的人才斷層問題;二、教育史的研究取向與方法方面有待強化問題;三、教育史在教育系所課程地位消長的問題。針對這三項危機,研究者提出三項轉機建議:一、擴大教育史學研究課題與吸納歷史系所在史學方法的運用;二、重視當前教育改革問題,以歷史思維教改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三、兼顧教育史研究的學術性與通俗性作品,活潑教育史的教學。Item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田芳華; 傅祖壇; Fang-Hua Tien; Tsu-Tan Fu本文分析不同入學管道之大學生社經背景差異,並比較其學業成就。研究採問卷調查蒐集資料,調查母體為十二所大學之大一學生,並運用多項勝算對數模型和區間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為:一、在考慮性別、父母親籍貫、父親教育程度和職業及領域的情形下,母親教育程度較高者經由個人申請管道入學之機率較考試分發入學的機率大;二、當其他變項條件相同時,與攻讀人文社會領域者相比,攻讀自然理工領域者經個人申請或學校推薦管道入學的可能性較考試分發高;三、在控制性別、家庭社經地位、領域、公私立學校和學習主動性後,個人申請和推薦入學者的學業表現比考試分發者來得好。Item 幼兒科學創造力評量方法之發展(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侯雅齡; Ya-Ling Hou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幼兒科學創造力評量方法。研究者首先設計能啟發幼兒創造力的科學課程,藉由蒐集幼兒於課程中的創造力表現作為工具發展的參考,最後則擴大參與對象,取得評量工具在計量基礎上的信、效度證據。研究參與者為三百零八位幼稚園大班的幼兒。本研究所發展的課程,包含五個動手做物理活動,各活動又分探索、鷹架支持與成果展現三階段來進行,以啟發幼兒的科學創造力。二份評量表,分別為瞭解幼兒在科學活動中運用問題解決技巧的幼兒科學創造力評量表;以及在活動歷程展現愉悅的態度、專注力、投入其中願意接受挑戰和充滿好奇的幼兒心流經驗量表。兩份量表的全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955與 .905,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理論與觀察資料間有良好的適配性,表示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與建構效度。Item 促進實習教師教學學習的夥伴式實習輔導(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3-??) 林淑梤; 張惠博; 段曉林; Shu-Fen Lin; Huey-Por Chang; Hsiao-Lin Tuan本研究旨在實習學校內建立協助實習教師學習的夥伴式實習輔導,以探討此創新的實習輔導對實習教師學習的幫助性,以及促使實習教師產生教學改變的重要因素。夥伴式實習輔導內含五種教師學習活動,包括師徒制的實習輔導、課室觀察、對話會議、協同行動研究和小組討論。利用參與觀察,與兩位實習個案教師、實習輔導教師與學生的訪談,以及問卷等,多元的資料進行詮釋分析。研究發現,教師學習活動具有探究教學困難、討論實務概念、提供教學自主權與專業認同的特性,較有助於實習教師專業成長,如小組討論、協同行動研究和課室觀察。學生的心聲、觀點的論辯,以及以實習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探究是增進實習教師科學教學認知最有效的方式。Item 高等教育普及化對於文憑訊號傳遞功能的影響:以賽局模型進行理論分析(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柯朝斌; Chao-Pin Ko本研究探討高等教育普及化如何透過文憑訊號傳遞的功能,影響求職者接受教育水準的選擇,以及雇主對於首次求職者薪資之決定。由於訊息不對稱,雇主無法在簽訂工作契約之前確實瞭解首次求職者的能力,因此,教育程度不僅是提升勞動力產出的要素,同時也是傳遞首次求職者能力訊息的一種訊號。透過賽局模型分析以及參數模擬,我們發現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得文憑取得相對容易時,高能力者被迫選擇超過柏拉圖最適的教育水準,以求與低能力者做出區隔;當高等教育持續擴張造成文憑氾濫,此時的混同均衡會使雇主無法以文憑來辨別首次求職者能力,於是雇主給予社會新鮮人的薪資將減少,體系的均衡將偏離柏拉圖最適,甚至造成社會新鮮人總產出的下降,這是臺灣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隱憂。Item 多元文化教師圖像之批判反思(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王雅玄; Ya-Hsuan Wang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潮流下,教師被期待擁有欣賞他者文化的能力,以減低個人或國家的我族中心主義。中小學教師是多元文化教育實踐成敗的關鍵,本研究將多元文化師資議題置於當今社會文化脈絡下,以情境訪談法與13 位原住民基層教師探索多元文化教師的圖像,從中反思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師資問題。研究結果發現,當原住民教師描繪多元文化教師圖像時,僅觸及教師應瞭解原住民文化此一層面,卻未能涵蓋原住民文化之外的族群,如此一來是否會落入「原住民文化等同於多元文化」的單一文化視野,值得深思。此外,原住民教師多從我族中心的立場「要求」多數族群「應該」以欣賞喜愛的情意態度來認肯原住民文化,此種情意面的要求恐怕是個烏托邦,因為情意是要自發自願引發而非「要求」得來的。本文針對Taylor(1994)「認肯要求」(the demand for recognition)有辯證的討論,並提出多元文化素養的努力方向。Item 香港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劉潔玲; Kit-Ling Lau國際學生評估計畫(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評估之一,PISA 的閱讀能力評估架構同時包含了認知學派和社會學派在閱讀方面的研究取向,重點測量學生運用不同層次閱讀能力,以達至個人發展和參與社會的目的,PISA的結果有助評估和比較各地的教育成效。香港過往已參加了三屆的PISA 測試,其中以PISA2006 的閱讀成績最佳,香港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歷程、文本類型和閱讀情境中的表現均比前兩屆有明顯進步。本文從課程改革的角度,探討香港學生在PISA2006 閱讀測試中取得明顯進步的原因,通過比較香港語文科新舊課程和PISA的評估架構,指出新課程所建議的閱讀教學模式較舊課程更為切合PISA 的理念,以及現今社會對閱讀能力的最新要求。有關的結果和討論有助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反思如何改革中文閱讀教學的模式,以切合現今社會發展的需要。Item 德國師資培育認證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楊深坑; Shen-Keng Yang本文旨在透過歷史研究、檔案文件分析探討德國師資培育認證制度之源起背景、立法與政策、認證機構之組織結構、認證標準、實施過程及結果之運用。並對德國師資培育認證制度利弊得失做批判性的分析,據以擬具可行建議,作為改進我國當前師資培育認證制度之參考。受到《波隆那宣言》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之影響,以及國際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潮流之衝擊,德國為回應國內提升師資素質之訴求,在立法上規定建立師資培育學程須先經認證,爾後並以5 年為週期重新認證。認證機構與實地執行評鑑機構分立為兩個層級的認證體制。大學學程設置之一般標準由「德國學程認證基金會」研訂,師資培育專業標準由「各邦文教部長會議」研訂。實施過程標準化,未通過認證之師資培育學程,限期改善,否則撤銷。德國師資培育認證度雖有立法明確、評鑑與認證機構功能區分清楚、標準嚴密、認證過程透明等優點,惟有以下缺失:與傳統國家考試制度及師資培育體制仍有調適上之困難、評鑑機構與認證機構之協調有待加強、訪評專家遴選不易、經費負擔沉重。據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五項建議,以改進我國當前師資培育評鑑體制。Item 以結構方程式探討家庭教育資源、學習態度、班級互動在學習成效的作用(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蕭佳純; 董旭英; 饒夢霞; Chia-Chun Hsiao; Yuk-Ying Tung; Meng-Shya Rau本研究利用中央研究院2001 年釋出之TEPS 資料庫第一梯次國中一年級的調查問卷,樣本數為3,214 人,探討家庭教育資源、學習態度、班級互動,以及學習成效四者之間的關係,並結合相關實證研究,建構出以家庭教育資源為前置變項,學習態度、班級互動為中介變項,學習成效為結果變項的結構方程模式,以探討家庭教育資源對學習成效的因果機制。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教育資源對於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效確實有直接效果,其中對學習成效的直接效果為負,班級互動對於學習成效也為負向直接影響,學習態度對於班級互動以及學習成效有直接效果。此外,班級互動扮演家庭教育資源、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的中介效果。據此,本研究提出相關討論與建議。Item 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探討班級規模效應(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宋曜廷; 邱佳民; 劉欣宜; 曾芬蘭; 陳柏熹; Yao-Ting Sung; Jia-Min Chiou; Hsin-Yi Liu; Fen-Lan Tseng; Po-Hsi Chen班級規模對教學歷程和學習成果的影響向來在教育政策和教學研究文獻中備受矚目,但臺灣目前探討班級大小和學生學習成就之關係的實徵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之研究目的有三:一、探究臺灣地區國民中學階段班級規模與學生學習成就的關聯;二、探討如果班級規模效應存在,學校的屬性(公私立)會不會影響此種效應的大小;三、探討如果班級規模效應存在,學校的所屬城鄉的都市化程度會不會影響此種效應的大小?本研究以參加2005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273,418 名應屆畢業國三學生為對象,透過線性階層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探討班級大小、學校屬性、學校所在地都市化程度等主要變項對於學生國中基測成績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臺灣地區的國中,班級規模愈大,成績顯著愈高,且此種現象在公立國中比私立國中明顯,此種現象在低都市化所在地的學校較中都市化和高都市化所在學校更為明顯。這些發現與歐美各國所發現的小班效應有明顯不同,本研究提出「成就排比模型」(achievement-sorting model)來解釋相關發現。Item 建構社區文化圖像之藝術行動課程(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6-??) 廖敦如; Tun-Ju Liao現今的教育場域已逐漸向外擴散,範圍不再限於校園內,議題也擴及社會及職場,高等教育希冀能培養出積極參與各種公共事務的學生;而針對大學的通識藝術教育,應該設計什麼課題?活用何種教學方式?讓大學生能夠將藝術學習,內化成一種能力,進而成為一位生活藝術的實踐者,是本研究關切的議題。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目的為:一、發展「行動學習」為教學策略之「社區文化」主題式通識藝術課程;二、進行本課程之實施成效評量。其課程實施結果為:一、「行動學習」的教學策略融入藝術課程中,可引發學生藝術實踐與藝術改革的行動力;二、「社區文化」為議題的藝術課程,可以逐年更換其社區行動場域,透過課程內容深化學生與社區文化的互動;三、透過多元評量機制的建立,可多面相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Item 國小行政人員感知到職前訓練與工作需求的能力落差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9-??) 洪榮昭; 黃明月; 許伶琦; 李嘉崑; Jon-Chao Hong; Ming-Yueh Hwang; Lin-Chi Hsu; Chia-Kun Lee (本研究旨在探討行政人員之教育訓練是否能培訓其校園行政管理的知識與技能,以應付當前學校行政的工作需求。在研究中,共有1,872位國小行政人員接受問卷調查,該問卷共計有44題,分為六大類,藉此來瞭解行政主管對能力落差的看法。此樣本包括來自全國的國小校長、主任及組長級行政人員,問卷回收率達43.59%,計有816 份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發現,這些行政人員對問卷中六類能力落差的感受多偏於中低程度,而這些學校創新管理的能力中,心智能力是最被注重,而專業能力是最少被提及。Item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建構內涵之探討(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9-??) 陳心怡; Timothy Z. Keith; 陳榮華; 張本聖; Hsin-Yi Chen; Timothy Z. Keith; Yung-Hwa Chen; Ben-Sheng Chang本研究目的在分析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所測量之認知內涵。根據臺灣標準化樣本(n = 968),研究者以高階驗證性因素分析針對「WISC-IV現行計分依據之四因素模式」及「Cattell-Horn-Carroll(CHC)認知理論模式」兩種架構進行系列性效度驗證。主要研究發現為:一、不同年齡組兒童展現一致的WISC-IV 建構內涵,亦即研究中報告的建構解釋方式適用於 6-16 歲之各年齡層兒童;二、「WISC-IV 四因素模式」及「CHC 認知理論模式」二者均為合理且具意義之詮釋方式,且二架構所解釋到之分數變異量相當一致。其中,高階g因素約解釋2/3 之共同變異量,而其他初階因素則解釋到1/3 之共同變異量;三、在CHC 認知理論模式下,WISC-IV 測量之認知能力有結晶智力(Gc),視覺處理(Gv),流體推理(Gf),短期/工作記憶(Gsm)及處理速度(Gs)。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將Gf 與Gv 依CHC 理論分開解釋,或容許二者結合成WISC-IV 四因素內之知覺推理因素(PRI),兩種建構在本研究中均獲支持為可行詮釋方式;四、不論採哪一種理論模式,算術分測驗均明顯呈現跨因素負荷量(split loadings)。算術分測驗測量到多種內涵,其中包括流體推理能力(Gf),短期/工作記憶(Gsm),以及結晶智力(Gc)。Item 國民中學校長行政兩難來源、困擾與成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9-??) 鄭新輝; Hsin-Hui Cheng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校長的行政兩難來源、困擾與成因。研究方法採混合研究法中的解釋型研究設計,分三階段進行資料蒐集。問卷調查對象以分層隨機取樣法,抽取臺灣地區376 位國中校長進行分析;訪談對象採立意取樣法,選取三個縣市18 位校長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國中校長行政兩難的來源相當廣泛,包含教務、訓輔、總務、人事與公關行政。行政兩難的發生頻率以訓輔與教務類較高;困擾程度以訓輔與公關政治類較高。就個別事項而言,發生頻率與困擾程度皆以偏差學生轉入與表現欠佳教師的處理為最高。校長行政兩難的成因,主要來自法令規範、專業倫理、人情與政治壓力、學校現實利益之間的價值選擇衝突。本研究建議可提供作為教育行政決策與規劃校長訓練課程參考。Item 社區大學融入式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9-??) 徐敏雄; Min-Hsiung Hsu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推動融入式課程較為豐富的新竹青草湖、風城和香山社大,以及基隆社大這兩組研究場域為例,採取比較研究的取向,分析其推動融入式課程的背景緣起、發展歷程及其所遭遇之主要困境,比較歸納兩組社大在課程型態與融入策略上的特色及其優缺點,並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未來社大融入式課程設計推動的重要參考。Item 寫作評量之研發與應用(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09-??) 楊淑華; 葉憲峻; 王暄博; Shu-Hua Yang; Hsien-Chun Yeh; Hsuan-Po Wang本研究根據現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新審視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各級寫作能力,研發國小階段記敘文寫作評量。本研究是以國語文第二階段寫作能力指標內容為基礎(修訂前),研發包含語句、段落及全篇寫作三層題型之小型測驗;並導入現代測驗理論之概念,透過定錨不等組設計(Non-Equivalent groups with Anchor Test design, NEAT)建立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評量的分數量尺。同時,將全篇寫作具體分成內容表達、文字修辭、敘寫技巧三個向度進行評閱,期待能透過資料所衍生的訊息,提供研究者更多影響學生寫作表現的因素或現象。最後,本研究藉由全篇寫作和段落、語句寫作的高相關,期望能發展更多元、完備的語句或段落測驗,藉此取代部分全篇測驗,以減少人工評閱等問題,並掌握學習偏誤、落實補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