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Yi-Ling Tsai"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新生代紅河-哀牢山剪切帶變形歷史之探討(2008) 蔡宜伶; Yi-Ling Tsai紅河-哀牢山剪切帶為南中國陸塊與中南半島上之一條地質和地形學上的不連續帶,為新生代印度板塊碰撞歐亞板塊所造成的主要走向滑移斷層之一。為了釐清紅河-哀牢山剪切帶自中生代以來的構造史,本研究藉由在哀牢山變質帶利用定向標本進行顯微構造分析,測量各期葉理交軸(FIA)之位態,進而了解此區的應力狀態。並在象背山變質帶利用氬-氬雷射探針定年分析法求得剪切帶橫向年代變化。顯微構造觀察分析結果顯示此區經歷三期的塑性變形作用。第一期變形(D1) 可能發生於印支期時,形成新葉理面S1 並右旋剪切更早期的葉理S0/1;所測量出之第一組葉理交軸為西北-東南向(126-306),傾角介於11~55°之間,顯示σ1 為東北-西南向水平擠壓力。第二期變形(D2) 可能發生於中新世早期紅河剪切帶左移運動,形成新葉理面S2並左旋剪切更早期的葉理S1;所測量出之第二組葉理交軸為西北-東南向(106-286),傾角介於16~65°之間,顯示σ1 為東北-西南向水平擠壓力。第三期變形(D3) 可能與紅河剪切帶右移運動有關,形成新葉理面S3 並右旋剪切更早期的葉理S2;所測量出之第三組葉理交軸為西北-東南向(139-319),傾角介於6~68°之間,顯示σ1 為東北-西南向水平擠壓力。總結上述之結果,所觀測到此三期塑性變形的葉理交軸之方位一直保持西北-東南向,顯示其水平擠壓力一直保持東北-西南向,並無歷時或因地而改變方向。氬-氬定年實驗結果所得年代約集中於晚期漸新世至早期中新世(27- 21 Ma),其中角閃石所得的年代在26.9 - 24.7 Ma,黑雲母所得的年代在24.7 - 21.5 Ma。同礦物中的年代變化量不大,顯示象背山變質帶在研究區域中南-北兩側應為同時抬升。總結上述之結果傾向於支持中部地殼流動模式(Middle Crustal Flow Model)的看法。Item 關係理論取向諮商中個案因應內在依賴衝突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4-09-??) 陳婉真; 蔡依玲; 黃惠惠; 吳國慶; Wan-Chen Chen; Yi-Ling Tsai; Huei-Huei Huang; Kuo-Ching Wu研究目的:本文從心理師的觀點,描繪在深度諮商關係中,個案對心理師產生內再依賴衝突時的反應與因應方式。研究方法:共訪談三位資深心理師,其以關係理論取向進行諮商工作,且諮商方式多以深度諮商為主。經由訪談資料的反覆閱讀與交叉比較,採內容分析法作為資料分析方式。研究結果:資料顯示個案一方面滿足被有效協助的依賴感,另依方面也會對依賴心理師產生焦慮,擔心即將重演過去被拒絕的痛苦經驗。因此,個案因應其內再依賴衝突可歸納出三類作法:「積極策略」、「消極策略」以及「形成競爭的關係」。研究結論:在深度諮商關係中,個案會出現不同的因應內在依賴衝突方式,雖然這些因應方式可能帶給心理師相當的壓力挑戰,但是抗拒行為的本質,代表個案將心理師視為重要他人,且試圖從與心理師的關係中找出解決內在核心衝突的方式、矯正有的情緒經驗與人際模式。整個歷程對於個案的改變有著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