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Yi-Chun Chen"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北縣市幼小教師與大班家長對幼小銜接之看法與作法(2005) 陳怡君; Yi-Chun Chen本研究主要探討幼小銜接相關人員對幼小銜接之看法與作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研究對象包括台北縣市8位幼稚園大班老師、8位幼稚園大班家長與6位小學一年級老師。研究結果如下: 一、 最受幼小銜接相關人員關注的銜接議題為「注音符號學習」與「生活適應」。 二、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單方面進行的幼小銜接策略方面: (一) 大班老師與大班家長對於大班幼兒在銜接過程中對於上小學與銜接活動的知覺與感受瞭解較小一老師來的多。 (二) 幼小老師與大班家長皆各自在自己所屬的場所內進行「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銜接工作。 三、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合作進行的銜接策略方面: (一) 經常透過大班幼兒為媒介來瞭解學校與家庭的銜接活動情形 (二) 跨場所關係人間雙向互動的部分,較少被使用;特別是「跨階段」的大班家長與小一老師間的交流,機會更少。 四、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彼此交流的方式方面: (一) 幼小教師多透過直接溝通的方式與家長作銜接相關議題的討論。 (二) 幼小教師與大班家長在「跨階段」間的交流互動部分則不如「跨場所」間的交流來的直接。 五、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對彼此銜接相關事宜的瞭解:受訪者對於其他關係人的看法與作法有瞭解,但這樣的瞭解並不完全與該關係人之實際看法與作法相同。根據訪談資料顯示可能原因是缺少交流的機會,或多透過間接的方式取得相關資訊。 六、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對彼此與所進行活動的觀感方面: (一) 大班家長對於小一老師注音符號教學方面的感受最為負向,顯出大班家長對小一老師的注音教學的質疑與不信任。 (二) 幼小老師對於大班家長所進行的活動,有超過50%者表示感到陌生、無感受或負向感受,此現象無助於幼小銜接工作的進行。 (三) 大班老師與大班家長質疑教育單位對公私立幼稚園教導注音符號的態度不一。 七、 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大班家長對權力平衡狀況的看法:幼小階段教師對於彼此權力關係的認定與實際作法有差異,小一老師認為彼此間屬「合作關係」,但大班老師的看法則傾向「主客關係」。 八、 影響銜接活動選擇與進行之因素:幼小銜接人員在選擇銜接策略時,可能受到不同外在環境、價值觀、社會趨勢以及個人之教育觀點所影響。 最後,本研究運用生態系統理論與經驗連續觀這兩個概念來剖析研究結果,更清楚瞭解到目前不同場所間進行銜接工作的人、事、物的運作狀況與如何相互影響,並依此提出建議以作為日後國內相關人員與機構推動銜接工作之參考。Item 幼兒園中受忽視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探討(2007) 陳怡君; Yi-Chun Chen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幼兒園中受忽視幼兒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現況與相關影響因素。針對台北市五所公立幼稚園十二個大班,328名幼兒進行照片式社會計量法,選出受忽視幼兒70名,受爭議幼兒52名,進行社會能力評量。再以SPSS(12.0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透過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與最小值呈現受忽視幼兒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現況。並以幼兒的性別、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為自變項,幼兒社會能力為依變項,進行三因子變異數分析以考驗不同性別、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受忽視幼兒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差異。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受忽視幼兒之「社會能力」現況:受忽視幼兒的整體社會能力屬於中等;在各向度能力方面,以「合群合作」能力最佳,其次是「獨立自主」能力,接著依序是「禮貌」能力和「利他行為」,最少出現的則是「互動行為」。 二、受爭議幼兒之「社會能力」現況:受爭議幼兒的整體社會能力屬於中上程度;在各向度能力方面,「合群合作」能力最佳,其次是「獨立自主」能力,接著依序是「互動行為」和「禮貌」能力,最少出現的則是「利他行為」。 三、受忽視幼兒與受爭議幼兒社會能力之現況比較:受忽視幼兒與受爭議幼兒在「社會能力」整體表現、「利他行為」、「禮貌」以及「獨立自主」等能力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受忽視幼兒的「合群合作」能力高於受爭議幼兒;另外,受爭議幼兒的「互動行為」表現高於受忽視幼兒。 四、不同性別、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受忽視幼兒社會能力的差異 (一)受忽視幼兒整體的「社會能力」、「互動行為」與「獨立自主」 能力不因性別、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在「利他行為」方面,受忽視幼兒女生的能力高於男生。 (三)排行獨子的受忽視幼兒,女生的「合群合作」表現優於男生。 (四)低社經家庭的受忽視幼兒女生之「禮貌」表現高於男生。 (五)來自高社經家庭之受忽視幼兒男生的「禮貌」表現優於低社經家庭之受忽視幼兒男生。 五、不同性別、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影響受爭議幼兒社會能力的差異 (一)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利他行為」、「合群合作」、「互動行為」、「禮貌」 與「獨立自主」能力會因性別不同而顯著不同,女生的能力均比男生高。 (二)排行與家庭社經地位因素僅在「禮貌」能力上有交互作用存在,高社經又排行老二的受爭議幼兒之「禮貌」能力高於低社經又排行老二的受爭議 幼兒。Item 超大型資料倉儲之設計與建置-以電信業固網通聯記錄為例(2007) 陳奕君; Yi-Chun Chen隨著知識與資訊科技的發達,企業組織所面對的已是一個快速變遷的環境,企業組織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對決策資訊的需要日益殷切。傳統資料庫因為架構及系統擴充性等限制,已漸無法應付使用者多元化且要求時效性的需求,而且當決策分析所需的資料分布在不同且異質性的資料庫時,整合這些資料將是複雜且費時的程序,在凡事皆講求時效的資訊時代中,因為決策分析的缺乏效率,可能使企業組織因而喪失先機並降低競爭力。正因如此,身居電信業龍頭的中華電信不例外,近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各式資料倉儲的建設-其中,固網通聯記錄原本以分散方式收集於32台營運處的資料庫,適逢汰換年限,擬改集中於中華電信公司北、中、南分公司三處資料庫。 本研究藉由「類似研究及相關文獻資料蒐集」及「現行舊系統的研究」,整理及歸納出影響資料庫效能的因素,目的在: 1.提出一套建置有效率及穩定的超大型資料倉儲之方法,利用中華電信固網通聯當作實驗標的,進行實作及效能驗證。 2.藉由與現行系統比較執行效能,證實即使在龐大的資料量下,處理效能仍能保持。藉以證明所設計的方法,確實可以建置一個有效率及穩定的超大型資料倉儲。 3.經由固網實際通聯記錄龐大資料量的實作考驗及測試數據驗證效能後,期盼能提供建置超大型資料倉儲系統之參考。 資料庫效能的好壞可由新增、異動、刪除、及查詢四方面來鑑定;本研究設計出一套方法,在有限的資源之下,有效地發揮資料倉儲的作用。利用本研究所設計的方法,已在中華電信固網通聯系統實作,並經測試驗證,根據數據顯示新系統效能顯著優於舊系統,證實本研究所提方法能有效達成效能要求。同時,也一併克服其他同類研究所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 關鍵詞 : 資料倉儲、關聯式資料庫、實體化視域、自我維護、維護成本、超大型資料庫Item 運用線上測驗評估電腦輔助教學成效(2006) 陳怡君; Yi-Chun Chen本研究旨在編製以土石流為主題的線上「領域特定知識測驗」(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Test, DSKT)、「推理能力測驗」(Reasoning Skills Test, RST)及「態度測驗」(Attitudes Test, AT),藉由此三項測驗及由半結構式晤談編碼轉換的後設認知量化資料和質性資料,探討學生在「以問題解決為基礎之土石流CAI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董家莒、張俊彥,1999)課程後之學習成效。 研究設計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彰化縣某國立高中一年級地球科學之學生為研究對象(n=36)。學生在接受「DSKT」、「RST」、「AT」線上測驗前測後,研究者選取班上一半人數(n=20)且男女各半進行前晤談,之後才進行「以問題解決為基礎之土石流CAI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課程,課程結束後隔週再次進行「DSKT」、「RST」、「AT」線上測驗後測,在後測後同樣選取之前晤談的學生進行課程後晤談。在蒐集研究資料後,以敘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皮爾遜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相依樣本t考驗(paired samples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等統計方法,描述「量」方面的研究結果,並輔以「質」的資料,作出適切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 1.DSKT、RST、AT前測皆與總分成中至高度顯著相關,但彼此之間相關性為低度且未達顯著。意謂DSK、RS、AT可能分別代表問題解決不同的三個分量,且與先前的研究符合,因此未來在地球科學上的問題解決能力,應該可以藉由學生在DSK、RS、AT的線上測驗表現來代表。 2.經歷過CAI土石流電腦輔助課程的全部學生,在領域特定知識有顯著的提升,且達到大的效果量,而全體學生的推理能力與態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進步或退步。女生比男生容易藉由此課程及該授課方式提升推理能力,並達到中至大的實際顯著程度。但無論在DSKT、RST、AT線上測驗的前測、後測及後設認知或第一次段考成績上,沒有存在顯著的男女間差異。 3.前測中,DSKT與RST相關性很小且未達到顯著,但在後測表現上達顯著的中至高度正相關,代表在課程後在領域特定知識上表現較好的學生,在推理能力的問題上也能獲得較好的表現,意即提升領域特定知識的同時,推理能力後測的表現亦同時提升。 4.RST成效(後測與前測差值)與後測之DSKT、RST、AT三分項測驗皆呈中至高度的顯著相關,代表在DSK、RS、AT後測表現較好的學生在推理能力上也有較好的學習成效。 5.本研究使用晤談法,以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包含前後測及課程)之反思作為分析後設認知表現的依據,分析晤談內容後發現,「指標N1正向且具體回饋的次數」越多,則在「指標N2 無概念或態度取向的非具體回答回饋次數」及「指標N2 無法說明或負面回饋次數」越少,此結果代表高後設認知能力者,較不會回答負面或無概念及態度取向的回答,而後設認知表現較差者(即無法說明或負面回饋次數多),在無概念及態度取向回答的次數也較多,其間有顯著正相關的關係存在。 6.後設認知指標表現愈佳的學生在RST無論是前測或後測愈能有好的表現,其間相關達顯著高度正相關,相對的,後設認知指標表現愈差者在RST前測、後測表現上也表現愈差,且RST成效(後測與前測差值)也愈低,達中至高度的顯著相關。除了在後設認知指標表現差者的DSKT後測也較差外,後設認知與DSKT前測、AT前後測、第一次段考成績則皆無達到統計上的顯著相關,因此發現「後設認知」與問題解決能力三項度中的「推理能力」較為相關。 7.本研究尚藉由晤談所得之質性資料對線上測驗給予設計的建議,及整理出學生在土石流課程後仍易混淆的概念供教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