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u, Yuan-Ju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課程調整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2021) 巫苑榕; Wu, Yuan-Jung本研究為探究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在課程調整中需求及滿意度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在需求及滿意度之差異。採用問卷調查法來收集資料,並以自編「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課程調整需求及滿意度現況調查」為研究工具。研究者進行立意取樣,選取六都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有效問卷共755份。研究結果以SPSS統計軟體23版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獲得以下結論:一、 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對於資優課程調整的現況表現出高需求及高滿意度。二、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對課程調整的需求與滿意度,在「性別」上,其需求和滿意度無顯著差異。但在「類別」及「年級」上,其需求和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其他類(數理與語文)資優生在評量調整需求最高;數理類資優學生在課程調整四個面向,滿意度最低。九年級資優學生在內容、歷程及環境調整的需求程度最高;其滿意度在歷程調整最為滿意。 三、 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在課程調整的需求和滿意度顯示正相關。 四、 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在資優課程調整中,其內容調整及評量調整之需求對滿意度預測力較高。 五、 國中學術性向資優學生在課程調整中的需求和滿意度的分布上都顯示高需求和高滿意度的情形。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學校師長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國中生數學符號素養的創造思考表現(2024) 吳原榮; Wu, Yuan-Jung本研究透過根據PISA數學問題解決形成、應用和詮釋三過程的具體活動設計題目,探討在此三過程中,台灣國中生在符號及其運算中的數學創造思考表現。研究對象兼採立意及方便抽取樣,為在台灣北部和南部各取兩所中等程度以上的國中,在其中32個8年級班級中隨機抽取的210位學生參與研究,其中男生104位,女生106位。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並根據從兩個角度評估學生的創造思考:,一是為學生回答答案的特質;二是,另一為創造思考中基於流暢性、變通性和與獨創性三項的傳統指標,為此,。題目設計與傳統研究創造思考所設計的題目有兩大差異,一為題目乃素養導向試題,二為題目提供了可創造無限多種答案的解答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考。設計的開放性題目允許學生提出多種可能的創意答案。研究結果顯示,當題目設計強調激發學生鼓勵創造性思考維時,大多數學生能夠提出多個適當且多樣的答案。特別是在形成階段過程的題目中,超過80%的學生能提出三個不同的適當答案。然而,當題目限制使用特定、難度較高的數學物件時,學生的數學難度的增加會影響學生提出創造性答案的能力,尤其是當題目限制使用特定數學物件時,這一點在應用過程中的表現尤為明顯,顯示出學生在面對更高挑戰時,創造作答表現明顯力的展現可能會受限。不論在哪一個在數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考表現皆依序為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的順序下降。針對流暢性思考,學生在各數學過程中的表現差異不大;針對變通性思考,學生在詮釋階段過程的表現最佳;針對獨創性思考,學生在形成階段過程的表現最佳。此外,在詮釋過程中,雖然大部分學生能提供至少兩個可接受的答案,但創造出第三個或更多答案的學生比例顯著下降,指出表示這一過程對學生而言可能的創造思考可能更具挑戰性。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當學生被鼓勵提出具有高差異度和獨特性的答案時,許多學生展現了出色的結合式創造思考能力,提出了遠超預期的創新解答。研究透過K-means群集分析將學生依各數學過程分群,還發現,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整體學生或分群學生,男女性別對各數學過程中學生學生的整體創造思考表現以及高低數學創造性思考群集上並皆無顯著影響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