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u, Ying-Fang"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小鼠模式探討新生期地塞米松投藥處理的跨代不良影響(2023) 吳奕昉; Wu, Ying-Fang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為一種人工合成的醣皮質素(synthetic glucocorticoid),一直以來廣泛當作抗發炎藥物使用,同時也用於治療體重過低的早產兒肺部發育不良導致的發炎。然而,許多研究指出新生期地塞米松治療(neonatal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NDT)可能對新生兒的發育與情緒產長期不良影響。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神經系統中重要蛋白質,對於腦部的發育(development)、神經細胞的分化(differentiation)、及神經細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都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同時,憂鬱症患者腦中,BDNF的表現量會顯著低於普通人,因此本研究將BDNF與其專一受體TrkB作為憂鬱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來檢測NDT誘發的類憂鬱行為(depression-like behavior)。本研究採用C57BL / 6J品系小鼠,在出生後第一~三日(postnatal day1~3, PND1~3)給予遞減式劑量 (tapering dosage)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第一、第二與第三日注射的劑量分別為0.5、0.3與0.1mg/kg。在六周齡時,利用開放空間試驗(open field test, OFT)與高架十字迷宮試驗(elevated plus maze, EPM)來評測小鼠的類焦慮行為(anxiety-like behavior),另外OFT也可用於測量小鼠的自發性運動功能(spontaneous activity)。此外,也於平行組(parallel group)以懸尾試驗(tail suspension test, TST)與糖水偏好試驗(sucrose preference test, SPT)測試小鼠的類憂鬱行為。於相同周齡時進行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測量海馬迴中的Bdnf、TRKB與β-actin等基因表現,並利用西點墨法(western blotting, WB)評估BDNF、TrKB與β-actin的蛋白質表現量。並在十一周齡後配對產生子代(F2 SxS 與 F2 DxD)。並測量生育隻數(litter size)、存活率與性別比來測試NDT是否導致生殖毒性。此外,也在F2六周齡時以TST與SPT測試是否出現跨代類憂鬱行為。於同周齡時,以qPCR測量海馬迴中的Bdnf、TRKB等基因表現,並以WB測量BDNF、TrKB的蛋白質表現量。最後,以TST評估交叉撫育(cross-fostering)是否影響跨代類憂鬱行為。實驗結果表明,F1 NDT小鼠成長至青春期時體重顯著降低,代表有效投藥。OFT結果顯示 NDT小鼠自發運動功能未受影響,NDT雄性小鼠在中間區域時間(center area)顯著增加,顯示NDT會減少雄性小鼠的類焦慮行為,對母鼠則沒有影響。EPM結果則顯示NDT不會對公母鼠的類焦慮行為產生影響。TST結果顯示F1 NDT與F2 DxD公鼠的不掙扎時間皆增加,在母鼠方面則沒有差異。另外,在SPT中,F1 NDT與F2 DxD公鼠對於糖水的偏好程度也顯著下降,在母鼠方面則沒有差異。上述結果顯示NDT會導致跨代類憂鬱行為的增加。qPCR與西點墨法結果顯示在F1 NDT雄性小鼠海馬迴中BDNF與TrkB表現量都減少,雌性則未出現顯著差異;F2 DxD雄性小鼠在海馬迴中TrkB表現量顯著減少,雌鼠則無顯著差異。以上結果表明NDT會導致海馬迴中BDNF與TrkB表現量的減少,以及跨代TrkB表現量的減少。NDT在生殖方面的影響,包括F2 DxD的生育隻數與存活率都顯著減少,代表NDT會對子代的生殖造成影響,F2在性別比則沒有影響。最後,在TST中經過交叉撫育(cross parenting)的F2 SxS-Df小鼠相對於控制組(F2 SxS),不掙扎時間顯著增加;經過交叉撫育的F2 DxD-Sf小鼠相對於控制組(F2 DxD), 不掙扎時間則未出現顯著差異。綜上所述,我們推論NDT誘發的跨代憂鬱可能與NDT造成海馬迴中TrkB表現量有密切聯繫,並且母鼠的照料與遺傳因素皆可能參與NDT造成的跨代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