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ang, Nien-ying"
Now showing 1 - 1 of 1
Results Per Page
Sort Options
Item 媒體、科技、感知:分心理論與電影聲音實踐(2017) 王念英; Wang, Nien-ying分心(distraction)是由二十世紀初德國理論家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思考現代性與大眾文化的重要概念,他樂觀地看待現代社會的新興視聽媒體與科技感知。同時期的批評家對於複製傳播媒體感到憂心,貶抑因此興起的大眾文化,與其受資本主義邏輯改變的感知經驗。克拉考爾卻認為,在電影院受到各種聲光刺激而產生的分心模式,媒介的觸動重新結構感知經驗,賦予大眾重新看待世界的可能,分化中產階級亟欲鞏固的高尚藝術品味,瓦解極權體制規訓下理性進步的中心思想。克拉考爾懷抱著對新興媒體科技的社會理想,相信其有能力激發感知革命,重新賦予大眾動能,以大量複製、散播、流傳對抗專制政權的集體動員與監控。本論文受此概念啟發,進一步發掘分心的潛力,探索電影如何展現新興媒體重塑感知經驗的能力,特別是聽覺感受。比起影像來說,聲音更接近分心具有散播的介入與滲透性的特質,借由聲音轉向反思視覺為尊的感知歷史。 本論文從克拉考爾對現代性問題的思考,試圖理論化分心概念,並從電影院的銀幕外體驗延伸探索銀幕內的音像關係,並擷取聽覺與聲響文化研究,立定新的研究路徑,透過電影中運用的媒體科技,論述個體與社會的辯證關係,一方面現代性發展歷程的資本主義邏輯無可避免地改變群體經驗,另一方面在改變過程中,就是分心發生的所在,得以短暫脫離現實,進入某個時空斷點,連結個體記憶,創造新的感知模式,賦予重新拼湊的可能,進而觸動另一種世界觀。 分心有超越既有美學理論框架的潛能,賦予藝術新的社會使命與寫實理想,不僅實踐在1920年代的新興大眾文化與電影,更延續到1960年世界湧現鼓吹電影新浪潮推動的寫實運動,也將種子散播出去,對戰後世界各地的電影美學形式均有巨大影響,如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以及1990年的中國獨立電影運動。本文將以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賈樟柯的《小武》為例,試圖重新詮釋分心感知,分別探討音畫不協調、錯位,進一步發現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聲音與影像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其構成的音像環境,如何產生看似不關聯、將時間片斷化的過程中,透現社會與個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