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Tang, Hsua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翻譯研究所學生使用機器翻譯之意圖與接受度初探—以全臺翻譯研究所學生為例(2022) 唐瑄; Tang, Hsuan近年來機器翻譯與類神經技術的結合與發展,在翻譯產業掀起了一陣波瀾,改變了翻譯產業的生態及譯者工作的模式。鑑於機器翻譯與譯者工作的連結愈來愈緊密,產業的相關需求也不斷提升(Slator, 2021; DePalma et al., 2021),許多翻譯學者(Mellinger, 2017)紛紛呼籲,翻譯教育應納入翻譯科技能力的相關訓練,以確保學生在未來自動化科技發展的浪潮下,仍能維持專業譯者的市場競爭力。本研究以全臺九所授予翻譯碩士學位學校之學生為研究對象,以Davis(1989)提出之科技接受度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為基礎,結合過去相關研究實證之外部變項,採問卷調查法並結合半結構式訪談,初探目前翻譯人才的機器翻譯使用與接受度現況,並試圖探討影響學生機器翻譯使用與接受度的關鍵因素,分析當前各大翻譯學校(碩士學位層級)提供的訓練如何影響學生的機器翻譯使用與態度。 本研究問卷於2021年10月至11月進行發放,共回收79份有效問卷,並自問卷受訪者中選擇10位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資料經統計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 高達98.73%的受訪學生具有機器翻譯使用經驗。 (二) 受訪學生的機器翻譯使用意圖(即接受度)非常高。 (三) 知覺有用為影響受訪學生機器翻譯接受度的關鍵因素,而知覺有用又顯著受知覺易用、工作關聯等外部變項影響。 (四) 信任及對機器翻譯的恐懼會接影響受訪學生的機器翻譯使用意圖。 (五) 機器翻譯相關教課程對受訪學生的機器翻譯接受度無正向影響,惟具備電腦輔助翻譯工具訓練經驗者,機器翻譯接受度則顯著高於其餘受訪者。研究結果顯示,全臺翻譯相關系所(碩士層級)學生的機器翻譯使用頻率與接受度皆非常高,而科技接受度模型也驗證了許多影響其接受度高低的關鍵因素,針對目前全臺翻譯相關系所(碩士層級)開設之機器翻譯相關課程所面臨的侷限,提供了實質建議與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