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SHIH, CHING-HA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本土詩人語言選擇研究(2012) 施清瀚; SHIH, CHING-HAN自1930年代台灣話文運動期間,經賴和、黃石輝、郭秋生等,書寫主張「我筆寫我口」實踐,台灣文學界普遍認為楊華的〈女工悲曲〉是當時最早完成整首的台語詩(陳鎮卿,1994),但近年來在李勤岸教授主持下的「白話字文獻館」出版台南「府城教會報」中整理出,以白話字書寫台語詩即有自日治前的1885年白話字新體詩至少在1885年即已出現,可以證明當時各文類的白話文書寫,承襲自西方現代文學形式,距離1930年代的台灣話文運動的台語書寫,提前了幾近50年,李勤岸教授稱其為「台灣文學的早春」(2009),這裡面也帶出「跨越語言」的問題,台灣本土作家的「跨越語言」,其實是語言選擇的嚴肅課題,說穿了只是第一個殖民語跨到另一個殖民語的書寫模式,但是這樣的選擇是否牽涉國族認同轉向的議題,實值得深入研究,而就廖瑞銘教授聲稱「從清領、日治貫穿國民政府時期,台灣本土作家書寫文類,如七字仔、台灣歌謠、胡撇仔戲劇本,白話字新體詩,白話字散文小說等的創作,都沒有「跨越語言」的問題,只有選擇殖民語書寫者,才有跨越語言的問題」(2010台語詩行台中場開場致辭)而跨越語言又牽涉了「語言轉向」的課題,這是台灣研究後殖民理論,書寫語言的形式,所謂既定但終究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基此,台灣文學史的定義,也將會徹底翻轉。 本論文主要探討本土詩人如何選擇他們的書寫語言,如何建構他們的語言觀,並以後殖民的思考呈現其不同思惟下的書寫策略,藉以建立母語文學的主體性,擺脫長久以來處於殖民情境下的邊緣地位。也惟有將具有殖民性格的稱謂「國語」改為「華語」,使其與台灣本土語言並置於相同位階,因為有「國語」之名,就是對本土語言的壓迫,就是行使語言文化的霸權,表示台灣人仍處於殖民情境。再者將母語文學正名為台灣文學,才能從根本上超越華語體制的壓迫與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