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Yu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翻譯研究所在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初探(2024) 林筠; Lin, Yun要成為專業譯者,除了加強語言及翻譯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也相當重要。本研究參考趙子嘉 (2017) 大學英語學習者跨文化溝通能力量表以及,趙子嘉 (2009) 跨國文化溝通能力訪談訪綱,透過問卷和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探究台灣翻譯所在學生對自己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看法。根據回收41份問卷以及訪談6位翻譯所在學生的結果顯示,有國外久居經驗、上過跨文化溝通訓練課程的台灣翻譯所在學生,整體自評跨文化溝通能力皆高於無國外久居經驗以及沒上過該類課程的學生,但分數未達顯著差異。在與不同文化人士交流方面,有出國久居經驗的學生,相較於沒有出過國的學生更有自信。但對於文化的理解以及是否策略採取方面,則沒有明顯差異。本研究發現有助於了解台灣翻譯所在學生對自己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看法,藉此作為翻譯相關政策制定者、口筆譯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以及課綱、教學設計上的參考。Item 「我們都是韓家軍」——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韓流現象(2020) 林昀; Lin, Yun本研究是以語藝批評的觀點為研究取徑,探究韓國瑜與韓粉團體當中的說服力,以幻想主題批評方法作為分析工具,從韓國瑜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選前之夜以及五位挺韓直播主的直播內容,進行質化的分析,探討出該語藝社群中反覆出現的論述。 藉由探討韓國瑜與韓粉之間的論述,試圖去理解他們在台灣的政治社會當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透過哪些語言、符號去表示他們的立場?在這過程中,展現出什麼樣的國家政治符號、自我認同?最後在這個框架中,如何建構出成員間的語藝視野或世界觀,以區分出我族和他者的界線? 經過數個幻想主題的登陸和歸類,整合出三個幻想類型與一個語藝視野。研究結果發現,幻想類型為:一、「我們都是韓家軍」;二、「告別菁英政治,庶民當家!」;三、「把中華魂找回來!」韓國瑜與韓粉的論述以二元對立的邏輯敘述,並以「支持韓國瑜與否」、「自我定位庶民身份」以及「對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來劃分出敵我,藉此產生說服與召喚的作用。 最後,本研究歸納出韓國瑜與韓粉的語藝視野:「我們都是韓家軍」——韓粉們從韓國瑜的人格特質、政見發表等,建構出韓粉們對韓國瑜的想像,以「民進黨執政不佳」作為情境,「中華文化」、「關心庶民」作為基礎,召喚其他選民來支持韓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