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Wei-Chi"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舒曼《狂歡節,作品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2024) 黃麗蓉; Huang, Li-Rong德國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以鋼琴音樂、藝術 歌曲以及交響樂和室內樂作品聞名,為浪漫時期的音樂做出重大貢獻,並發展許多新 的音樂形式。對音樂和文學的雙重興趣,培養他成為歷史知名的音樂評論家。舒曼是 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人物,他的創作深深影響後世的作曲家。舒曼受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音樂和德國詩人尚.保 羅(Jean-Paul Richter, 1763-1825)的文學影響,舒曼的許多音樂評論都帶有明顯的尚.保 羅風格的印記。舒曼的作品主要受到貝多芬、舒伯特,甚至是與他同一個時期像是孟 德爾頌、蕭邦等人的影響,但尚.保羅對他在音樂創作上的影響也和這些人一樣的重 要。分析作品《狂歡節,作品九》(Carnaval, Op. 9)之前,本文將暸解舒曼的生平與 其如何受尚.保羅文學之影響,並介紹舒曼早期創作中與《狂歡節,作品九》相關的 作品,針對《狂歡節,作品九》的創作背景,以及音名密碼、引用之虛擬角色與套曲 形式,對此曲與舒曼早期作品共同之創作特色做概述。第二部分為論述作品在曲式、 旋律、節奏、和聲上的獨特性,並在調性、結構、速度及表情術語等面向,分析舒曼 的創作手法。在本文中將以《狂歡節,作品九》樂曲詮釋為主體,探討並分析二十一 首個性小品中的暗示,並分享對此獨特音樂風格的詮釋見解。Item 蕭邦四首鋼琴獨奏單樂章輪旋曲之分析與詮釋(2023) 翁柳艷; Eng, Liew-Yan「輪旋曲」(rondo) 最早可追朔至歐洲古老民間的歌舞,其創作從文藝復興時期 開始發展,並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發展悠遠。「輪旋曲」先是作爲樂曲裏面的其中 一個樂章發展,而後也發展為獨立的輪旋曲。本論文將著重探討蕭邦四首鋼琴獨立輪 旋曲,即《作品一》,《作品五》,《作品七十三》和《作品十六》。此四首作品皆 為蕭邦少年時期的早期作品。雖然此四首作品在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手法都不如後期作 品驚豔,但不乏美學價值。這四首輪旋曲都充分展現出年輕蕭邦的寫作天賦與活力, 巧妙地將傳統輪旋曲式適度創新,如拓展輪旋曲曲式架構。其中導奏、過渡段及結尾 段都被大幅擴大;樂曲以極其優美旋律寫作,透過不同和聲色彩及節奏特點,豐富樂 曲内容。年輕的蕭邦有活力且熱情,創作此四首作品時,堪稱蕭邦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蕭邦遊覽了各地的風光,心中充滿對田園風光的喜愛和大自然的熱愛。蕭邦在青年時期熱衷參與各種民間歌舞活動,並喜歡聆聽意大利歌劇;而這些都成爲了蕭音樂中的養分。本論文總共分爲六個章節。第一章的緒論將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方法。第二章則將討論輪旋曲的定義類型與來源發展。到了第三章,筆者將著重討論蕭邦音樂風格以及四首鋼琴作品。第四章寫作樂曲分析,到了第五章在探討樂曲詮釋。最後,第六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