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n, We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另類英國酒吧觀光:CAMRA旅遊導覽書的研究
    (2015) 林芛; Lin, Wei
    當今文化創意產業為一新顯學,也間接推動文創旅遊此一新概念,文創與旅遊的結合,將會成為未來一種新的旅遊形式。旅行不再只是為了觀看世界指標性的文化景點或地景,文創旅遊結合旅行、體驗、以及學習三概念,利用不同的創意元素和背景,讓觀光從被動式的觀看,到提供更多元化不同的主題內容,形成一種互動式的旅遊模式,讓生產者、消費者和在地文化之間能彼此學習、促進地方發展,並形塑象徵性的地方品牌意象和文化認同。而近代,有關文化遺產保存的議題,隨著懷舊、復古的風潮,也漸漸受到重視。懷舊感作為一種具有社會性的新文創,與文化遺產和地方品牌意象連結,亦可作為ㄧ品牌策略,發展文創旅遊。 CAMRA 為一獨立運作、自發性的非營利組織,主張英國在地經濟復興與抵抗全球啤酒工業支配的新運動,鼓勵在地啤酒釀造與 pub 文化的復興、啤酒美食化的論述實踐,以及建構新的在地經濟和美食觀光。本研究旨在透過深入剖析一歷史悠久的英國黑麥酒復興運動 (Campaign for Real Ale) ,其如何保存並復興英國 pub 文化 (British pub) 和在地黑麥酒 (English real ale) 釀造 ,探究CAMRA如何作為一種新的文創旅遊模式,設計出屬於 CAMRA的另類英國酒吧觀光。 本研究選擇兩本CAMRA發行的旅遊導覽書作為研究個案,分別為 CAMRA’s London Pub Walks 以及 CAMRA’s Lake District Pub Walks,探究旅遊導覽書的中介作為一種再現政治和「轉變」,及黑麥啤酒復興運動「觀光化」的過程,導覽書會如何描寫兩個不同的酒吧地景。建築的保存和復興,亦是本研究的討論重點,探究 CAMRA 與在地社群文化之間會如何刻畫社群懷舊感,以及啤酒美食化的實踐過程如何建構新的品味和飲食文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社區老年人生活型態和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2005) 高琳芸; KAO,LIN-YUN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老年人的生活型態和生活品質之現況及相關性,並探討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因素。資料取自「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老人調查 1999-2000」,共1937位65歲以上的老人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錯。飲食攝取部份飯麵類、蔬菜類、水果類攝取最多,以因素分析法找出五種飲食型態:甜點糖類、健康飲食類、肉魚奶類、豆製品類、咖啡和蛋類,可以解釋老人飲食攝取50.11%之變異量。整體的身體活動量和睡眠品質中等;成癮行為不嚴重。生活品質在身體疼痛、社會功能最高;自覺健康、活力狀況最低。依集群分析將老年人的生活型態分為三個主要的族群,「飲食豐富」集群的老人飲食豐富,健康狀況較好,男性、年齡較輕、教育程度高、曾有工作者多、和配偶同住較多,經濟狀況和生活品質較好;「攝取少」集群的老人攝取較少,健康狀況較差,男女各半、年齡較長、教育程度較低、曾有工作者較少,和配偶同住者較少,經濟狀況和生活品質較差;而「好甜食」集群喜好吃甜食,人口學變項、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皆介於兩個集群之間。而對生活品質有顯著預測力的因素為:人口學變項的男性、年齡較輕、教育程度高、有工作相對於從未工作、金錢較足夠的老年人,有較高的生活品質;健康狀況較好,生活品質較高;生活型態的健康飲食類攝取較多者,身體活動量較多、睡眠品質較好者,生活品質較佳。相關單位實行老年人生活品質提昇計劃應以健康狀況和生活型態為改善重點,且以女性、年齡較長、教育程度低、從未工作者和經濟狀況較差者為優先考量對象。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生預防便秘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
    (2015) 江美玲; Chiang, Mei-Ling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兩種預防便秘行為-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及養成正確排便習慣之影響因素。以研究者自編之量表進行調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北、中、南區之國中生,以立意取樣的方式獲得有效樣本共計860名,男女學生人數比例分別為50.2%及49.8%。研究工具為根據計劃行為論編製的量表,包含「個人背景資料、預防便秘行為量表、預防便秘態度量表、主觀規範量表、知覺控制量表」共五部份,並以描述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階層複迴歸、羅吉斯迴歸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便秘的盛行率為13.1%,女生有便秘的比率(17.1%)顯著高於男生(9.3%)(χ2 = 11.451,p=0.001)。預防便秘行為的行為結果態度、主觀規範尚正向,而主觀規範受到父母的影響稍大於師長及同學。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最主要之阻礙為全穀類食物攝取不足,全穀類食物攝取達到每週7次者僅9.1%,而蔬菜有37.9%及水果有33.8%攝取符合每日建議量。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主要促進因素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餐點好吃、和同學一起吃」,主要阻礙因素是與個人喜好有關,如不喜歡那種食物。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的主要促進因素為「有吃早餐、三餐正常、廁所環境佳」;生活作息不正常是主要的阻礙,與環境有關的阻礙因素為「外出附近沒廁所、廁所髒亂惡臭、廁所沒提供衛生紙」。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不同的預防便秘行為其影響因素不同:(1)在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方面,男生比女生、七年級比八及九年級、學校地理區域南區比中及北區、家長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以上比國小或沒有受教育或國中、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行為結果態度較正向、主觀規範較正向、知覺控制較強的國中生,愈能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2)在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方面,七年級比九年級、家人無便秘比家人有便秘或不知道家人有無便秘、過去無便秘比有便秘、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之行為結果態度較正向、知覺控制較強的國中生,其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的行為愈佳。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顯示,女生、學校區域在南區比中區、家人有便秘比家人無便秘、忽略便意、排便習慣較差、整體預防便秘行為較差的國中生,目前有便秘的風險較高。故欲促進國中生從事預防便秘行為,在未來的相關課程規劃方面,可朝增強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行為結果態度、主觀規範、知覺控制及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之行為結果態度、知覺控制去設計,而便秘高風險之族群則是加強教育的對象;環境方面,應朝改善不利於國中生預防便秘的環境或情境努力,如在校園內及公共場所設置足夠的廁所、改善廁所的清潔度、廁所提供衛生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鈣質與鐵質攝取之飲食頻率問卷發展-青少年信度與效度研究
    (2007) 朱禹禎; Chu,Yu-Chen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國人之飲食習慣為考量,擬發展出一份適合評估國人鈣質和鐵質攝取情況之飲食頻率問卷,並先就青少年族群進行信度與效度檢測。研究對象為台灣公立高中和國中學生,有效樣本共計193名,分別有96位高中生與97位國中生,其中男女學生人數各71名及122名。飲食頻率問卷之食物項目共八大類34項,其中用以評估鈣質攝取量之食物項目為28項,評估鐵質攝取量則有23項;使用份量參考圖片作為輔助工具。評估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是以兩次三日飲食記錄做為效標;信度研究則比較二次間隔一個月之飲食頻率問卷。研究結果以t test、one way ANOVA、Pearson correlation、交叉分類及Kappa一致性等統計方法分析問卷之信度與效度。在信度研究方面,兩次飲食頻率問卷所測得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的相關性分別達0.45和0.49,交叉分類結果顯示鈣質及鐵質攝取量分別有41%及39%以上受試者被歸在相同等分位,再以Kappa一致性係數來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分別呈現普通(0.22)和稍微(0.20)一致性;綜合研究結果,本研究之鈣質與鐵質飲食頻率問卷信度結果尚可接受。效度分析方面,經去除每日飲食變異性調整後,第二次鈣質飲食頻率問卷與兩次飲食記錄間相關性為0.48與0.51 (p< .01 );而第二次鐵質飲食頻率問卷與兩次飲食記錄校正後相關性為0.33與0.32 (p< .01 )。為平衡飲食記錄資料收集順序所造成之測量誤差,將兩次飲食記錄結果平均,檢驗平均攝取量與第二次飲食頻率問卷之相關性,結果發現鈣質與鐵質之pearson相關性分別為0.50與0.33,皆達顯著相關(p< .01)。再將飲食記錄與飲食頻率問卷所測得之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分別由高而低分為四等分位進行交叉分類比較,3成左右受試者其鈣質與鐵質攝取量在兩種評估方法比較後能正確分類至相同等分位。整體而言,鈣質飲食頻率問卷效度表現尚可,而鐵質飲食頻率問卷之效度較不理想,但仍屬可接受之範圍。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