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I-Hsie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漢語「對字短語」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2017) 林依嫺; Lin, I-Hsien本論文以 Halliday 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並以兩大語料庫—聯合知識庫 (UDN data) 和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中各200筆「對字短語」語料,探討其基本結構語義以及分析其篇章功能,以便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中。 本論文從語義層次先探討「對」由回答義的動詞逐漸延伸出方向性與對象性等抽象語義,而轉變為介詞的語法化過程。接著梳理前人有關句法結構及篇章功能之文獻,使複雜性極高的漢語「對字結構」之用法能有更清晰的輪廓。 其次,本論文以400筆語料庫收集之語料為統計依據,從分析後的數據得出「對字短語」分布於句內的筆數遠高於句外,此範距之差異關係到篇章功能之差異,本論文發現範距小的句內形式是「對字短語」的無標用法,可帶出「自然焦點」或是「對比焦點」;而範距大的句外形式「對字短語」屬於較少出現的有標用法,在篇章功能中充當話題的角色。 另外在篇章連貫方面,本論文以「詞彙銜接」和「語義連貫」兩方面來觀察承上啟下之表現,當「對字短語」當話題使用時,往往是將上文已出現的內容再次引用的「重引關係」,與下文的關係則是以對上文進一步闡釋與論述的「遞進關係」。 最後,本論文將分析結果用於評析六本目前在臺灣語言中心通行的華語教材,並提出可把研究結果應用於針對程度為中高級學習者之教學建議。Item 音樂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情緒智能表現之實驗研究(2010) 林依嫻; Lin, I-Hsien本研究旨在探討音樂活動對於國小六年級學童情緒智能之成效,並且分析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情緒智能表現的差異情形。研究者採用前實驗研究設計之「單組前測與後測設計」,以桃園縣立某國小八十位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四十二人,女生三十八人。研究對象接受為期四週,每週兩節、每節四十分鐘,合計八節課之音樂活動課程。研究者採用鄭聖敏與王振德(2009)修訂Bar-On與Parker(2000)編製的《情緒智能量表青少年版》作為資料蒐集工具,以描述統計與t檢定進行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壹、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接受音樂活動後之情緒智能總分、內省量表、壓力管理量表、一般心情量表後測成績有顯著進步 貳、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接受音樂活動後之人際量表、適應量表後測成績沒有顯著進步 參、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情緒智能前測、後測表現均不具性別差異,但於情緒智能前、後測進步情形具有性別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育相關工作者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音樂教育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