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ee, Chia-Wei"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臺灣消費者選擇國際慢城為旅遊標的之關鍵因素分析(2024) 李佳潙; Lee, Chia-Wei全球化與現代化帶來的快速發展雖然促進了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但也引發了文化同質化、地方生態維持等環境與社會永續的挑戰。慢城運動(Cittaslow)於1999年起源於義大利,旨在通過保護地方文化、生態,但也能同時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來避免全球化與現代化的負面效應。臺灣有五座慢城,城市的居民們冀以慢城運動維護城市的獨特性和文化特色,在能夠避免文化同質化的期盼下,同時兼顧到為地方帶動經濟發展,以及年輕人才留鄉的永續旅遊發展。然而,雖身為國際慢城,但在地方小鄉資源有效的情況下,該首先投資哪些旅遊要項,才能吸引源源不絕的旅客,以帶動永續旅遊經濟發展,仍是地方產官學都極欲知曉的問題。緣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消費者在旅行至國際慢城時,對慢城的特色重要性評估。研究採取混合研究法,一方面主要經由網路問卷進行數據蒐集,針對有造訪過慢城經驗的受訪者進行分析,問卷內容涵蓋文化遺產、環境品質及社區參與等指標,並透過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基於民眾實際體驗感受的國際慢城評鑑指標權重評估;另一方面訪談義大利國際慢城總部理事長Mauor Migliorini,對於台灣推動慢城的看法。目的是提升臺灣慢城的資源配置與文化保護工作策略循證基礎。對於77份回收之有效問卷之分析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慢城評鑑的主準則特別重視「教育」、「環境與能源」、「旅遊與款待」等指標。在回收有效問卷77位受訪者認為,慢城應該強調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並注重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遊客體驗,教育和宣傳活動有助於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讓更多人認識到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例如,北賽普勒斯的研究表明,當地社區的教育活動促進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Emerald Publishing, 2014; Saydam et al., 2022)。透過教育,居民可以學習如何實踐環保政策和可持續生活方式,從而更好地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在美國索諾馬谷的研究中,慢城理念的教育活動被認為對促進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有顯著作用(Jaszczak et al., 2024; Kioupi& Voulvoulis, 2019)。在慢城理念下,當地文化遺產得到保護,旅遊業得到可持續發展,經濟和文化都獲得了顯著提升((Emerald Publishing, 2014; Li & Hunter, 2015)。成功的慢城運動強調居民的廣泛參與和決策權。這種參與確保了政策和發展計劃能夠貼近社區的需求和期望。例如,在威爾士的Mold,研究發現,當地居民和公私部門的合作是促進可持續旅遊發展的關鍵(Emerald Publishing, 2014; H. Jung et al., 2014)。成功的慢城經驗與永續旅遊結合,可以通過推動社區參與、保護文化遺產、實施環保政策和促進經濟創新,實現地方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些過程中,慢城理念和永續旅遊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地方的長期繁榮和穩定(Mathew,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