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Jung-jiun Shie"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發展遲緩兒之幼兒園活動參與及教師行為關係之研究(2011) 謝中君; Jung-jiun Shie本研究旨在探討就讀於幼兒園之發展遲緩兒其活動參與的情形,本研究分為三個研究目的。第一個研究目的為編制一份觀察者能易於使用的幼兒園活動參與量表並考驗其信效度。第二個研究目為探討發展遲緩兒與同儕之活動參與差異情形。第三個研究目的為探討發展遲緩兒在各活動之活動參與和教師行為間的關係。 第一個研究目的所編製的評量表,以幼兒園的四個活動為主要觀察情境,包含團討、繪畫、團體遊戲及自由遊戲等四個活動。採用錄影方式收集每位幼兒在四種活動的表現,由經過訓練的評分者觀看幼兒參與的影片,同時評量與紀錄幼兒的參與表現。共有169位一般幼兒及特殊幼兒參與正式量表的編製。評量表分為專注、回應、合適行為與互動等四個向度,各活動均可觀察專注、回應、及合適行為等向度,而僅有自由遊戲活動可觀察互動向度。 信度考驗為評分者同意度需超過0.8 以上;在效度考驗上,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進行量表的預試與選題,以AMOS 軟體進行正式量表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確認量表的四個向度,另外,本量表與文蘭適應行為量表進行同時效度考驗。 第二個研究目的以30對3-6歲就讀幼兒園之發展遲緩兒與其同儕參與研究,以多變量統計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發展遲緩兒在各活動的回應及互動表現上均顯著低於同儕,但是在專注與合適行為表現上,發展遲緩兒未表現得比同儕差。發展遲緩兒在團討活動的回應表現顯著低於其他活動的回應表現。 第三個研究目的分別探討30位3-6歲發展遲緩兒之活動參與及其教師互動行為關係,以及20位3-6歲發展遲緩兒之活動參與及教師調整策略間的關係。以典型相關統計法作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團討與繪圖活動之教師互動行為與幼兒各參與向度間無典型相關存在,但團遊與自由活動則有典型相關存在。團遊活動之教師控制行為與幼兒的合適行為向度產生負向的高相關,而教師的溫暖及要求行為與幼兒的合適行為僅有負向的中低相關;自由活動之教師控制行為、回應方式、要求及提問行為與幼兒的合適行為向度產生負向的高相關,而教師的教導行為與幼兒的合適行為僅有負向的低相關。 教師的調整策略如:調整活動內容、教材與器材、額外協助、及教學方式等與幼兒的專注與回應向度產生負向的高相關,但與幼兒的合適行為僅達低相關。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1. 「幼兒園活動參與量表」具有信效度,可適於巡迴專業人員使用。2. 發展遲緩兒在回應與互動表現上,顯著低於一般幼兒,但在專注與合適行為表現上,卻未必較一般幼兒差。發展遲緩兒的參與表現會因活動性質不同而有差異。3. 教師互動行為在部分遊戲活動上與幼兒參與表現有相關,而教師調整策略與幼兒的專注與回應表現有相關。Item 發展遲緩兒幼兒園活動參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8-07-??) 謝中君; Jung-jiun Shie本研究目的有二:一、編製一份觀察者評量「幼兒園活動參與量表」,建立其信度及效度資料;二、探討發展遲緩兒在幼兒園活動中的參與情形。自編評量表為利用跨活動情境的設計來建立參與的共同因素,以四種幼兒園常見的活動情境(團體討論、繪畫、團體遊戲及自由遊戲活動)來編寫題目,各活動題目於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後,找出四個活動的共同因素,即專注、回應、合適行為及互動,再以共同因素的原始題目作為觀察變項,進行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專注、回應、合適行為之二階因素模式有良好適配度,自由遊戲之互動模式的適配度亦佳。共有153位正常發展幼兒及16位發展遲緩兒參與正式量表編製。本評量表與「文蘭適應行為量表」的同時效度亦合宜。本評量表具有合適的評分者一致性信度,參與研究的評分者均經過訓練,評分者一致性之同意度已達.8。利用自編「幼兒園活動參與量表」評量就讀臺北市22個融合班級30對3至6歲發展遲緩兒及其正常發展同儕的參與表現,結果發現發展遲緩兒在專注、回應表現及自由活動的互動表現均較同儕差,惟在合適行為表現上,發展遲緩兒在四個活動的表現與其同儕相近。此外,發展遲緩兒在繪畫、團體遊戲、自由遊戲的回應表現均比團體討論活動佳,但四個活動的專注或合適行為表現,彼此間沒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