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ui-Li Lin"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漢語母語自閉障礙患童與青少年的主謂賓語句型理解與心智理論縱貫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3-??) 林慧麗; 楊書沛; 楊欣諭; 李霈璿; Hui-Li Lin; Shu-Pei Yang; Shin-Yu Yang; Pei-Hsuan Li心智理論的發展異常是自閉障礙患者主要的功能缺損之一。了解語言能力在此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病理與實務的雙重意義。本實驗旨在探討以漢語為母語的自閉障礙患童與青少年之主謂賓語句法發展與心智理論能力發展間的關係。追蹤42 名自閉障礙患童與青少年大約一年的時間,測量其第一時間點的心智與溝通動詞主謂賓語句法理解力,以及心智理論能力作業之表現;相隔一年之後再測一次相同的兩類型作業。結果顯示,若控制生理年齡與一般語言產出能力,並控制初始的心智理論作業表現,動詞主謂賓語句法的能力可獨立預測一年後心智理論作業的表現,另一方面,第一年的心智理論表現無法預測第二年的心智理論表現。因此推論自閉障礙患童與青少年對於動詞主謂賓語句型的理解會影響其心智理論能力的發展。不過,本研究的發現在四種不同的動詞主謂賓語個別獨立預測力的結論上與過去研究並不完全一致。研究最後討論可能導致此差異的因素,並提出對於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Item 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的私語表現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1-03-??) 張琇雁; 林慧麗; 楊宗仁; 張顯達; Shiu-Yein Chang; Hui-Li Lin; Tsung-Ren Yang; Hintat Cheung本研究觀察以中文為母語之自閉症額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兒童私語的表現。Vygotsky 將兒童自言自語的現象稱之為「私語」 (private speech) ,並認為私語源於社會互動中的對話,協助個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透過私語進行自我對話,引導行為與注意力。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特殊的社會化模式,獨特的語言發展過程,以及認知發展與語言發展之間的不同步等現象,使其私語表現成為理論上與實質上都需要被釐清的議題。本研究以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為對象,觀察在面對認知作業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其私語表現,並測量其語言能力及與其認知能力相關的作業解題表現,以試圖釐清私語表現型態,私語表現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及私語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本研究共分析29 位參與者的私語資料(男:女= 26 : 3,7 歲3 月一13 歲4 月,平均9.34 歲(SD = 1. 65 歲))。結果顯示,自閉症額障礙兒童未分類的整體私語發展無明顯趨勢,然而隨著語言能力的精進,與作業相關私語以及與作業不相關私語之單位時間的平均語句數有增大的趨勢。此外,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私語發展呈現明顯的個別變異,語言能力越好的自閉症類障礙兒童,其間個體差異就越大,此差異可能反映自閉症額障礙兒童的語言與認知能力非平行發展的現象。Item 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的私語表現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1-03-??) 張琇雁; 林慧麗; 楊宗仁; 張顯達; Shiu-Yein Chang; Hui-Li Lin; Tsung-Ren Yang; Hintat Cheung本研究觀察以中文為母語之自閉症額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兒童私語的表現。Vygotsky 將兒童自言自語的現象稱之為「私語」 (private speech) ,並認為私語源於社會互動中的對話,協助個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透過私語進行自我對話,引導行為與注意力。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特殊的社會化模式,獨特的語言發展過程,以及認知發展與語言發展之間的不同步等現象,使其私語表現成為理論上與實質上都需要被釐清的議題。本研究以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為對象,觀察在面對認知作業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其私語表現,並測量其語言能力及與其認知能力相關的作業解題表現,以試圖釐清私語表現型態,私語表現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及私語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本研究共分析29 位參與者的私語資料(男:女= 26 : 3,7 歲3 月一13 歲4 月,平均9.34 歲(SD = 1. 65 歲))。結果顯示,自閉症額障礙兒童未分類的整體私語發展無明顯趨勢,然而隨著語言能力的精進,與作業相關私語以及與作業不相關私語之單位時間的平均語句數有增大的趨勢。此外,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私語發展呈現明顯的個別變異,語言能力越好的自閉症類障礙兒童,其間個體差異就越大,此差異可能反映自閉症額障礙兒童的語言與認知能力非平行發展的現象。Item 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的私語表現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1-03-??) 張琇雁; 林慧麗; 楊宗仁; 張顯達; Shiu-Yein Chang; Hui-Li Lin; Tsung-Ren Yang; Hintat Cheung本研究觀察以中文為母語之自閉症額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兒童私語的表現。Vygotsky 將兒童自言自語的現象稱之為「私語」 (private speech) ,並認為私語源於社會互動中的對話,協助個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透過私語進行自我對話,引導行為與注意力。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特殊的社會化模式,獨特的語言發展過程,以及認知發展與語言發展之間的不同步等現象,使其私語表現成為理論上與實質上都需要被釐清的議題。本研究以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為對象,觀察在面對認知作業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其私語表現,並測量其語言能力及與其認知能力相關的作業解題表現,以試圖釐清私語表現型態,私語表現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及私語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本研究共分析29 位參與者的私語資料(男:女= 26 : 3,7 歲3 月一13 歲4 月,平均9.34 歲(SD = 1. 65 歲))。結果顯示,自閉症額障礙兒童未分類的整體私語發展無明顯趨勢,然而隨著語言能力的精進,與作業相關私語以及與作業不相關私語之單位時間的平均語句數有增大的趨勢。此外,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私語發展呈現明顯的個別變異,語言能力越好的自閉症類障礙兒童,其間個體差異就越大,此差異可能反映自閉症額障礙兒童的語言與認知能力非平行發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