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uang, Chun-Kai"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人造石墨之電化學/機械剪切複合剝離石墨烯與性能評估(2018) 黃俊凱; Huang, Chun-Kai本研究結合液相剝離法中的電化學剝離法與剪切剝離法(Shear exfoliation),嘗試由人造石墨粉末剝離出石墨烯,企圖增加製造人造石墨之原料,如重油(Heavy oil)或瀝青焦(Asphalt coke)的經濟價值。傳統電化學剝離法多是以塊狀、棒狀、箔片狀石墨作為研究材料,一旦電解剝離完後,其剩下非石墨烯之產物(細小石墨微粒)無法再反覆剝離成為石墨烯,只能丟棄造成浪費或另尋其他用途。本研究利用電化學剝離法與機械剪切剝離法進行石墨烯剝離實驗,透過此兩種方法的相輔相成,以粉末狀人造石墨材料作為原料,可進行連續性生產,並且非石墨烯之產物也能夠重複剝離,不會造成材料的浪費。本研究亦使用由人造石墨剝離之石墨烯樣品,與由天然石墨剝離之石墨烯樣品相互比較,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儀(Raman spectroscope)確認石墨烯樣品之缺陷程度(ID/IG),另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及原子力顯微鏡(AFM)等儀器設備,評估石墨烯片的大小、表面形貌及厚度均勻性。最後,本研究以超級電容器之比電容值表現,作為人造石墨剝離為石墨烯後,性能有無提升之評斷依據。本研究透過電化學插層法配合剪切剝離法,已成功將人造石墨粉末剝離為平均厚度約2.62 nm、平均片徑約2.86 μm之石墨烯薄片,其缺陷程度ID/IG為0.16,並具有122.74 S/cm之導電度表現,皆優於以相同手法由天然石墨材料剝離之石墨烯。本研究亦將成功製備之石墨烯薄片應用於超級電容器,透過石墨烯的添加,使得超級電容之比電容值,較只有使用人造石墨粉末材料者提升超過一倍,代表將人造石墨剝離為石墨烯有助於超級電容性能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