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orng, Shih-Huei"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華人社會之節慶創造與認同建構:以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歌樂節」為例(2020) 洪士惠; Horng, Shih-Huei馬來(西)亞位居馬六甲海峽,是東西交通運輸的樞紐,成為中國人下南洋經商的聚居地之一。華人從17世紀開始在沿海聚居城市中成立各類型的宗鄉會館,具有社會功能、福利功能及仲裁功能,角色類似原鄉地方的官府,有凝聚華人向心力的作用。華人傳統的文娛生活隨著華人移民來到馬來(西)亞地區,不僅受到華人的重視,並受到良好的發展。但隨著新型的娛樂型態引入、戰後社會風氣變遷,華人的傳統文娛生活逐漸沒落,激起各華人社團文化保存的危機意識。 1974年位於雪蘭莪州巴生市的音樂性社團,聯合創立巴生歌樂節以推廣健康之音樂文娛活動,試圖力挽狂瀾。巴生歌樂節的各社團輪辦制度是歌樂節的創舉,跨越傳統的方言群疆界,加強會館與會館間的連結。巴生歌樂節創立至今45個年頭,它已具備節慶的成熟制度與儀式,截至目前最多曾有29個宗鄉會館、音樂社團、報紙媒體等共同舉辦,這種跨越方言群合作的節慶,對內不僅促進了會館內部的傳承與團結,且重新建構巴生華人對華人文化認同;對外則直接及間接的推動了音樂界的發展,推廣巴生地區的文化形象。 本文集中討論了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戰後文娛活動的演變,以及巴生在地的音樂性團體的發展,並介紹巴生歌樂節被創造的過程及發展,探討巴生歌樂節對華人團體及華人社會之內部整合作用,以及對馬來西亞音樂界及巴生市之外部連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