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ung, Yu-Ha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SCA17基因轉殖小鼠模式探討神經發炎病理機制及潛力藥物(2017) 鍾妤涵; Chung, Yu-Han第十七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病因是在TATA-box binding protein (TBP)基因上有不正常的CAG三核苷酸重複擴增,經過轉錄及轉譯後會形成polyglutamine片段,造成不溶性蛋白的堆積。第十七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病人有小腦萎縮、癡呆、肌張力障礙及癲癇等症狀。近年來的研究顯示,microglia (小膠質細胞)涉及多種神經相關疾病,活化的microglia會釋放一些物質如:NO、TNF-α或IL-6作用於astrocyte或神經使得神經發炎現象產生。我們先前的研究,在SCA17基因轉殖小鼠可以觀察到astrocyte (星狀膠細胞)顯著增加,而在本研究中也發現SCA17小鼠小腦中的發炎相關因子如:IL-1β、NFκB、iNOS及IL-6有上升的趨勢。小腦組織切片培養是一個適合用來了解不同細胞間的溝通及網絡的方法,因此,我們以小腦組織切片培養這個平台去評估有抗發炎效果的藥物。在SCA17小鼠小腦組織切片培養中我們發現NTNU008、NTNU037和NTNU063能改善Purkinje cell排列及生長情形,也看到microglia的表現有顯著下降。接下來,我們以小量動物預實驗確認藥物的效果,用藥四週結果發現雖然在行為上並未改善,但在病理分析中可見Purkinje cell丟失獲得改善,microgliosis現象也有顯著下降,周邊系統中IL-6的含量也有下降趨勢。我們選擇NTNU008和NTNU063進入大量動物試驗,藥物處理八週後並無影響小鼠體重,在行為的結果也顯示不會造成小鼠的焦慮程度,雖然在滾輪測試中並沒有看到改善平衡及協調能力,但在步態分析中有顯著的改善站立時間、跨步速度及跑動時間。在病理分析的結果中,也有顯著改善腦中及周邊系統的發炎反應。因此,我們認為,這些研究結果說明以對抗神經發炎為目標之藥物對SCA17的治療具有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