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ien, Ying-Ying"
Now showing 1 - 19 of 1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K-POP華人偶像內容與華語媒體教學——以粉絲圈為中心(2023) 金昭娟; KIM, SOYEON數位科技的發展正在加速文化的數位化,且數位科技的進步正推動著文化的大眾化。隨著文化的數位化和大眾化,人們生活、思考和溝通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重視多樣性價值的社會結構中,教育領域也需要進行能對應快速變化時代的研究。本研究著重於具有文化溝通性質及高學習動機的華語學習方法,提出以K-POP華人偶像媒體內容為基礎的教學設計。由跨國成員組成的K-POP偶像擁有全球性的粉絲圈,為了與粉絲圈互動,偶像展開各種文化活動。K-POP華人偶像也透過多種內容與粉絲圈進行溝通,使他們在文化活動中可以找到對華語學習的高度動機。這像一種利用明星效應進行如同行銷一般的學習方法,同時應用喜愛明星的粉絲心理、及熟悉透過媒體溝通的青少年文化特性。本研究的主要學習對象是K-POP華人偶像的粉絲圈。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以粉絲文化為中心的青少年主流內容。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著值得時代關注的要素。K-POP偶像媒體內容追求數位科技帶來的快速變化和新鮮感。本研究假設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粉絲圈學習華語和文化的最佳模式,並透過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媒體內容分析和華語教學設計。與媒體華語教學設計直接相關的K-POP偶像媒體內容的屬性如下:(1)K-POP偶像媒體內容屬於韓國青少年主流文化,主流內容具有受到大眾持續關注和喜愛的屬性。(2)K-POP偶像媒體內容具有文化教育與培養溝通素養的作用。(3)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跨文化要素。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臺灣流行音樂對於韓國K-POP華人偶像粉絲圈所產生的影響要素及特性。臺灣流行音樂的特性主要強調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及歷史性,而K-POP則展現玩樂文化中純粹的娛樂特性。基於以上所述的背景和依據,本研究深入分析了K-POP偶像媒體內容,並將其要素特性運用於媒體華語教學設計之中。特別是針對粉絲圈的華語學習,將其納入他們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中,我們可以期待高度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Item Marginal Discourse and Pacific-Rim Women's Arts(New York: Routledge, 2012-01-01) Chien, Ying-YingItem Representation of Gender and Politics: Contemporary Taiwanese Women's Spirituality and Eco-Arts(2012-01-01) Chien, Ying-Ying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Women's visual arts have increased in aspects of its genre or quantity. Women's spirituality related creative works have also provided audiences with more varieties of thinking and dialogic modes. Especially, since 1990s, major joint art exhibitions in Taiwan have pioneered and expanded the exploration, the content of Women's visual arts and their aestheticism. An observation on the exhibitions in three major official museums in Taiwan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and Kaohsiung Fine Arts Museum) reveals the fact that the attempts and efforts of Women's visual arts to expand new models and formats have formed important directions, and have thus constructe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rt development in Taiwan. Facing the rapid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art scenes in the 21st century, how do Taiwanese Women artists confront the world trend and their situation in life while proposing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artworks?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Women's visual arts from the angle of Women spirituality. Through a replenishing point of view, the multiplicity to the Women's Arts should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re-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Women's arts orient and occident, and reconsider the oppressions and persecutions of female body and mind enforced by the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paternal monotheism and industrial science,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to Taiwanese Women's spirituality & eco-political arts.Item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arginal: Transnational Women's Life Writing and Boarder-Crossing in Arts(2012-01-01) Chien, Ying-YingItem Voice of the Margin/Representation of the Other(2010-08-01) Chien, Ying-YingItem 中西神探形象比較―以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為例(2017) 張楚珺; Chang, Chu-Chun文學改編成影視的例子不勝枚舉,但能成功引起廣大的回響與一再續拍,除了本身的文本豐富、具文學價值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改編也是極其重要。在西方推理小說中,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為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百多年來影響甚廣。而東方推理小說起步雖晚於西方,但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實為判刑與推理兼具的文學,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改編下的唐朝名相狄仁傑,如何從歷史人物演變至「東方福爾摩斯」,以及福爾摩斯如何陳酒新裝,雙雙在影視作品上深獲好評,其人物形象的演變脈絡與文化影響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之一。本文將以《大唐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系列小說文本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四部電影,來分析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神探」形象的外在表徵與內在意涵,並探討異同處,了解人物塑形的核心元素,並透過英雄轉化理論來檢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準則是否符合當代閱聽者的視野期待。Item 性別、媒體與跨文化教學:女戰士花木蘭的傳奇之旅(2021) 愛麗莎; Welch, Alexa Blair從東方到西方,一位充滿勇氣的姑娘代父從軍的故事激發故事創作者的想像並受到觀眾的青睞。木蘭為父親打了十二年的戰爭,繼而有了華語文學中著名的《木蘭詩》,而在不同的時期,更有新的詮釋及改編。從電影到音樂劇,花木蘭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伸出手,引導觀者探索性別主題與中國傳統社會。美國、台灣與中國的創作者從不同角度來看木蘭的故事;不僅改編情節,更塑造出有獨特動機、渴望及目標的花木蘭。其中,兩部改編音樂劇——《木蘭少女》與迪士尼的《花木蘭》所創作的歌曲可以做為特殊的教學素材。為了順利的以華語溝通,學習者必須練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觀點,更需要加強理解他人的能力。此外,花木蘭從女性世界進入男性世界的過程亦如同跨文化環境的體驗。筆者將以花木蘭為例,探討花木蘭女扮男裝將自己融入於目標環境之中。本論文將探討改編自花木蘭傳説的電影及音樂劇應用在中高級華語課堂教學,鼓勵華語教師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的對話、歌曲所賦予的文化意涵,進行深度跨文化交流與應用。媒體分析之後,筆者將提供教案設計,在探討華語教師如何在透過分析歌曲與情境對話教學華語同時,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增強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加深北美學生對中華文化多方面的理解。Item 泰國電視劇中之泰國華人文化再現(2015) 周莉娜; KUMPRASURT, NUTTIDA華人在什麼時候到泰國已經不可考證,最初從中國南方移民到泰國的是福建省的閩南人、潮人與其他南方的人民。可是今日的泰國,如果跟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移民並定居在泰國的都是以華人為主,這對泰國的社會、政治與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很多泰國文學及從文學改編的電視劇作品,大多是以華人故事為背景,有上述特質的這些作品被稱為泰華文學或戲劇。以華人故事為題材的泰國電視劇反映出了泰國人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讓觀眾了解泰國人是如何看待中華文化。 筆者將會研究七部電視劇作品,其中跟《阿公住在一起》、《牡丹花的最後一瓣》及《橙花皇冠》,這三部電視劇是筆者將主要研究的素材,另外四部電視劇,《雲上的寶石》、《愛情糯米粽》、《旗袍》、《命定天堂》,將用來補充並鞏固筆者所要探討的主題。這七部電視劇都有華人文化的特色 ,使筆者能夠進一步分析與佐證泰國人是如何理解華人文化和及其特徵。筆者的主體有四章: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華人文化與泰國電視劇內容演變之探討; 第三章泰國電視劇中華人文化之再現; 最後第四章研究發現與結論。 泰國電視劇有其獨立的歷史,在具體的社會文化中研究其傳播、演變以及與泰國電視劇和觀眾互動的過程,不僅有助於探索泰國電視劇的發展,發掘其藝術魅力和社會價值,而且有助於了解中國文化傳統在泰國的流變,把握泰國華僑華人的文化心理。在泰國傳播文化的能力,還可以促進中、泰兩個文化的交流與發展。Item 流行雜誌的女性形象比較與跨文化教學(2022) 李映萱; Lee, Ying-Hsuan媒體開放後的臺灣面臨全球化的浪潮,不僅有國際雜誌進軍臺灣,日本文化作品禁令的解除後更掀起哈日風潮。美國流行文化帶來的自由開放思維隱身於臺灣社會中,而地緣文化與臺灣相近的日系風格也成為一象徵性的符號,臺灣的流行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交流的影響。在跨文化的交流互動下,女性如何在流行雜誌中被描繪、再現與傳播為本研究的主軸。本研究欲透過蒐集台灣、日本及美國流行雜誌中針對女性形象的敘述及影像,分析跨文化的女性形象差異,並透過其隱含的意識型態與脈絡提出台灣女性形象如何受西方及日本的影響。最後進一步根據研究結果,選擇華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流時可能產生文化衝擊的議題,設計一套跨文化教學方案,提供教學啟示及策略。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方法,採用性別研究、符號學及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分析。本文採用近3年(2019-2022年)間受18-35歲女性青睞的女性雜誌,從中選取具代表性的女性流行雜誌:台灣的《Bella儂儂》及《Girl愛女生》、日本的《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及《ViVi 唯妳時尚國際中文版》,以及美國版的《Cosmopolitan柯夢波丹》與《Vogue》,共12本為研究樣本,分析其文字與影像如何再現女性形象,並探討之間隱含的意識型態及跨文化差異。根據研究結果及理論,本研究提出各國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並探析華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文化衝突,進而設計相關語境的教材以幫助學習者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Item 當代新馬華文女性書寫與女性形象(2017) 陳文麗; Tan, Wen-Li本論文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她們的小説和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作爲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類型並進行分類,從中探析小說文本世界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 馬華文學和新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源自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在將近一世紀裡,華人在新馬辛勤筆耕,尤其對本土的文化發展、身份認同、國族議題特別關心。特別是在馬華文壇中,男作家可謂文壇的主力,不管是人數或作品數量基本上都遠遠超過女性作家與作品,女作家始終處於邊緣的地位。處在書寫邊緣的女作家雖多順應大環境的寫作主題進行創作,但卻也仍有投身於比較不為主流所關注的女性議題進行小說的創作。至於新華文學女作家是在二十世紀七、八〇年代崛起的。從整體的新華文學來看,新華女作家不論是參與人數或作品數量與男作家旗鼓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佔了一定的優勢。然而這時期的新華女作家也較少有意識地對女性相關議題進行書寫。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雖是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然而由於歷史與發展的因素使兩地的女性文學同中存異,兩地華人女作家的女性小說的是華人文學中值得進一步進行研究的一環。 女性作家帶著女性視角書寫的文學作品往往帶著女性特質,對女性自身的內省與批判更為尖銳而貼近女性本身。因此本論文擬以四位新馬華女作家,即新華文學的尤今和張曦娜以及馬華文學的商晚筠和賀淑芳,以及她們的小說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文本的解讀分析,論述並概括出作為新馬華文文學女性作家代表的她們,在多元文化民族國家的文化語境中塑造了怎樣的女性形象,接著從女性文學批評、女性主義理論及文化批評等角度對她們小說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進行初步的爬梳與探討。旨在從不同的角度對新馬兩地的女性書寫進行深一層的理論研究,希望將之引至一個新的視域。Item 臺灣電影中的少女形象-校園愛情電影與跨文化教學(2017) 郭育蓉; Kuo, Yu-Jung我的少女時代》於2015年夏天上映,全台票房快速衝破四億台幣,隨後在其他亞洲國家上映也相當受到好評,在中國也有超過三億人民幣的佳績,這股臺灣校園純愛風潮席捲華人地區。 臺灣近年流行的校園愛情電影除了受到本國人歡迎,明確的電影風格也在亞洲區受到注意。2000年後出產的臺灣校園電影中,經常受到討論的作品有《藍色大門》、《六號出口》、《九降風》以及《盛夏光年》;在票房和口碑都有傑出表現的則是2011年的作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2015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校園純愛風成了臺灣近年流行電影的招牌。 本文希望藉著這股引起觀眾共鳴的純愛熱潮,聚焦討論2000年以來廣受注目的臺灣校園愛情電影,從性別研究及女性主義電影理論角度分析此類電影中少女形象於不同時期呈現的風貌及轉變,並與同時期的美國校園愛情電影進行角色及文化比較,探討不同文化背景所呈現的校園少女形象的異同,並進一步討論電影中所呈現與女性相關的臺灣社會文化。 論文之第二階段將運用前一階段分析研究結果,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為教學媒介,透過與臺灣和美國同樣類型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做對比分析,建立臺灣電影中的少女形象特色,並擷取電影中所蘊含與女性相關之文化內涵做為對外華語教學的課程素材,進行跨文化教學設計。本研究期許以電影華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為出發點,聚焦於長期被邊緣化的少女角色,以跨文化教學為手段,透過文化討論等合作學習過程增進學習者之跨文化溝通能力,使各國華語學習者對臺灣的社會文化及年輕女性的定位能有較深層的了解。Item 華人傳奇女子形象探討─花木蘭的跨文化與性別越界變形(2015) 柯珏如; KE, CHUEH-JU本論文試圖從木蘭的故事流變,分析木蘭故事的變形,了解不同時代之木蘭故事的發展狀況。並藉由東方曜新穎數位國際發行的動畫《花木蘭傳奇》與西方迪士尼製作的動畫《木蘭》(Mulan);美國第二代移民華裔女作家湯亭亭所著的小說《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與蔡柏璋所寫的音樂劇劇本《木蘭少女》,比較東、西方不同載體之文本,於情節架構、文化、木蘭形象上作分析,探討木蘭在跨時代、跨文化中的形象差異。由於最初木蘭的故事只是一段被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在正式的史藉中並沒有記載,而民間最早記錄有關木蘭故事的〈木蘭辭〉,也因為流傳甚久,使得作者已不可考,甚至歷史上對木蘭是否真有其人都有爭議。這樣的特性,留給後代讀者及演繹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並讓許多後世針對木蘭故事做了很多不同載體之文本的改編。 雖然木蘭的故事被許多人所知悉,但不同的個體卻有其自我見解與詮釋方式,加上不同時代的風俗民情與文化差別,使得在基本的故事架構下,隨之改編而成的戲劇、電影、小說等塑造著不同形象的木蘭。本文以《花木蘭傳奇》與《木蘭》(Mulan)先分析文化差異下的故事內容,探討這兩部動畫中的東方色彩,以及不同於傳統木蘭的形象表現。再來以《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討論在跨文化與跨世代下,華人女性於移民角色地位的轉變,及變異的木蘭故事所代表之義涵;另外,隨著時代開放,《木蘭少女》除了添加許多時代語句外,也將性向議題納入劇中使之成為題材。本論文藉由探討上述之文本,以比較文學、移民研究論述、性別研究與酷兒理論來分析不同載體之木蘭故事,以及在文化與時代轉換下的木蘭形象變化。Item 華人美食的離散與融合—文學影像與跨文化研究(2021) 張馨文; Chang, Hsin Wen食物不簡單,餐盤上的菜色往往濃縮了當地的人文習俗和地理背景,一道料理背後蘊含著該國家的特色和飲食習慣,全球化之下,人與人和族群的跨區移動,連帶也帶著代表的飲食無國界,進而將料理運送到全世界的餐桌上,形成了串起人與人之間最無隔閡的共通語言,食物跟著人們移動的同時,尋找其中的文化認同的軌跡。食物是鄉愁,串起移民者與家鄉之間的美好回憶,也成為了移民者加入新的環境後,與不同民族之間最主要且直接交流的媒介和方法,到了一個新環境,處理食材的方式和料理方式大不相同,跨出國界之後,一道料理能否保留他的外型與口味?為何改變?如何改變?改變了多少?本文中也將探討料理變形後的菜色,再流傳回到原發明地後,原居住地的人們能否再度接納?這道變形後的「家鄉菜」如何打破隔閡與障礙,拉近與原居住地者之間的距離?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裡吃?往古今來看似理所當然的飲食過程,除了維持生存的功能,也投射出一個族群的背後的多元文化與傳承、反映出階級的象徵,什麼樣的菜代表著「高尚」的文化,什麼族群的餐點卻往往被貼上「呷粗飽」的標籤?歷史上,在不同的族群之間,會出現的歧視情形,每項食物背後同樣也隱藏著歧視現象。華人飲食在移動後,與新文化融合產生變形,經過長時間的流變與文化傳承後,哪一家或哪一派系才能代表正統?何謂正宗菜?成為不少華人移民者的迷思,本文便透過文本與影像敘述,分析料理在「離鄉背井」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面臨適應、衝突後,產生的融合變形與離散過程,也透過食物窺見近代華人移民的辛酸和堅韌。Item 華人與墨西哥人生死觀之跨文化比較──以電影教學為例(2022) 高幼蘋; Kao, Yu-Ping在跨文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和學習者往往會面臨許多困難,這涉及教學者對於教學文化以及學習者背景了解之深度,若是能了解學習者的文化背景,在教學時便能利用比較呈現兩種文化之相似處或差異所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曾於台灣、大陸、墨西哥以及美國教學,並開設過「華人電影」以及「華人文化與風俗」課程數次,隨著教學經驗累積,逐漸對於這些國家的學習者在面對跨文化差異時容易產生之誤解或學習難點較能掌握。本文運用跨文化、比較文化、主題學研究、電影教學研究方法,由華人與墨西哥人的創世神話、喪葬風俗、清明節和亡靈節為基礎,以華人及墨西哥人文化為背景之電影《最愛》、《COCO》以及《父後七日》、《生命之書》作為例子,提出關於華人與墨西哥人生死觀之跨文化比較。論文主要以電影《最愛》中的「冥婚」、《父後七日》裡出現之「喪禮儀式及禮節」與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的《COCO》、《生命之書》中出現的死亡後的世界與靈魂的去處作為跨文化比較的例子,說明這些風俗所呈現的生命意涵及死亡觀所反映出的內在思想與生死觀,並針對論文中的內容設計一個教案。一般來說,不同民族的思想會受到地域環境、歷史背景與傳統文化影響甚深,經過代代流傳沿襲,後人吸收這些文化的同時,或多或少地發展出新的文化,並展現出該民族之生死觀;這些例子,是筆者實際在華人電影教學中,讓許多學生感受到文化衝擊與理解困難的內容,透過教學與討論,使學習者能對這些由來已久的風俗文化以及儀式所揭示生死觀,以及如何影響生活和語言,有較深層的認識。筆者藉由四部電影中的跨文化比較,進一步說明在教學時,學習者的難點所在以及教學者可以如何選擇文化切入點,讓學習者更容易理解與吸收,明白所學文化如何在那樣的時空背景產生、發展並影響而內化為該民族的文化底蘊,並期盼能應用於華人電影文化與跨文化教學中。Item 華語語系台灣鬼魅敘事的性別與家國:以聶華苓、李昂與陳思宏為例(2021) 趙帝凱; Chao, Di-Kai本論文從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的視角,觀察台灣小說鬼魅敘事中的性別及家國意涵。儘管學界已對華文小說的鬼魅敘事有了不少研究,然迄今較少從華語語系的理論框架細究其意涵及啟示。本論文著眼於不同世代及不同性別認同的作家,挑選出聶華苓《桑青與桃紅》、李昂《看得見的鬼》及陳思宏《鬼地方》等三本小說,作為本論文文本分析之研究對象。本論文除了從既有研究成果梳理其鬼魅所隱含之抵抗性及顛覆性意義外,在將華語語系文學概念前景化之下,也認為文本中的鬼魅本身,正是華語語系社群難以言說、無法再現且既有分類之失靈的體現。本論文先以三章獨立整理各文本分析結果,並突出筆者對鬼魅敘事於各文本的意義觀察。自第五章起,筆者將三個文本的鬼魅敘事並置觀察而相互比較。筆者認為,聶華苓除了挪用了志怪傳統的「異史」精神外,她與李昂都是有意識地揉合現代主義及女作家之書寫位置,以「女鬼」書寫各自的家國寓言;李昂與陳思宏則演繹了不同的「卑賤情境」(abjection),以「卑賤」抗議主流性別秩序的論述,並凸顯威權體制的荒謬。本論文最後觀察出,不斷在家/非家、地方/國家之間的「流動」,不僅是三個文本的共性,更是此三文本所呈現之華語語系小說的主題。華語語系文學的概念固然出自對中國中心論的抵制,但其批判能量更著力於在跨國移動成常態的全球化下,華語語系社群之間的各種複雜性及曖昧性。Item 跨國女性移工的角色與形象探究(2016) 羅文嘉; Lo, Wen-Chia本文選取華人電影中三部以「跨國移工」為主題,揭示當前社會階級、移工、性別、跨國文化議題的代表作進行評論。三部電影中所論述的觀點包括跨國移工、女性家庭幫傭和國際移民、社會階級的歧視,分別探討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幫傭問題的處境與角色。本研究透過電影分析《爸媽不在家》(2013)、《桃姐》(2011)和《印尼女傭尤尼希》(2003)三部電影與文本比較分析,以及蒐集相關研究資料及文獻,嘗試紀錄和分析跨國移工與女性幫傭必須面對的一些家庭、階級和身份認同等問題。在家庭方面,女性幫傭面對社會價值觀的父系家族觀念,以及自命擔負起維繫家族繁衍的責任,其經濟上必須表現出「經濟獨立」,尤其是電影《爸媽不在家》中的Teresa和《印尼女傭尤尼希》,她們在海外工作為家庭所需要的金錢援助。她們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包括簽證問題、與社會相容的問題、種族歧視問題、國籍問題、身份認同問題等,這些問題很值得研究和探討。在本文中,筆者仔細比較三部電影的相同、相似與異同之處,尤其三部電影皆是以"女性幫傭與移工"為主軸,藉此機會提出臺灣社會對待女性移工、幫傭、階級等社會問題,這三部電影中的女性主人翁,皆展現了女性的勞動力、活力和親和力,通過親切的電影圖像,面對生活壓力及不平等的待遇,努力在異地社會生存及生活下去。Item 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三國演義》及《赤壁》為例(2019) 張志恒; Teow Chee Heng《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小說,在海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媒體與華語教學亦是越來越多學者研究的對象,探討如何運用多媒體為工具進行教學設計,透過教師與研究者進行安排,從電視或電影裡可以學到的知識也越來越廣。 本論文主要研究《三國演義》的跨文化比較及選擇三國電影中具代表性的《赤壁》當作教學設計的示範。採用跨文化理論中的比較分析法,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中《三國演義》所呈現出的文化思維差異及文本翻譯間的差異。其次,透過分析出電影《赤壁》中的文化元素,以作為電影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本研究所探討的電影教學主題設定為電影《赤壁》的跨文化思考。學習者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讓學習者理解電影情節安排的文化意涵。這部電影以三國時代作為背景,電影中的人物安排也形成與其它文化不同的英雄觀、女性觀,同時導演在文化元素的安排也著墨許多,包括宣揚書法、茶文化、樂器、蹴鞠、投壺、二十四節氣等,透過以上的文化元素及跨文化觀念幫助學習者認識華人文化及培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研究方向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文化元素及小說流傳到海外的情況,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歐美等地;第二部分則是進行跨文化比較,包括文本流傳海外形成的跨文化差異、英雄觀的跨文化比較、原著與日本發行的三國遊戲間之差異等;第三部分則是先分析電影《赤壁》及其文化元素,再運用以上素材,配合理論與原則進行課程教案設計。冀望能藉由此研究提供華語文教學更多元化的教學主題,並且運用不同的影視種類素材於一系列教學當中。Item 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婚慶」主題為例(2023) 黃劭晴; Wong, Shao-Ching在華語教學裡,「婚禮習俗」鮮少成為跨文化教學的主題,但其卻是華人文化節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禮」相關籌備過程及習俗蘊涵多面向文化內涵,透過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勾勒出不同的習俗規範,使之成為跨文化教學的新興課題。本研究透過電影情節與台詞反映出中西文化之對比,在不同文化模式下亦呈現出不同的婚姻觀與家庭觀,無論從長輩視角或主角視角,皆有不一樣的詮釋面向。本次研究採用跨文化理論中的比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藉由亞洲電影《大囍臨門》《結婚那件事》與歐美電影《婚禮大作戰》《伴娘我最大》進行婚禮文化對比,以此分析出不同文化在相同議題上的差異。《大囍臨門》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出台灣婚禮習俗上的傳統規劃,過程中諸多摩擦也形成了兩位新人的考驗,應驗了「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結婚那件事》則展現出亞洲地區結婚所有的開銷及模式,充分表現出結婚主角的心情轉折,實為許多新婚主角的心境;反觀《婚禮大作戰》則表達了西方個體主義精神,婚禮主角為核心策劃人;《伴娘我最大》則透露出西方婚禮女性籌備的心酸與期許。兩部電影呈現婚禮異同之處,同時夾雜華人文化元素比如剪紙、聘禮、龍鳳褂等,透過這些元素幫助學習者理解物品背後所涵蓋的文化意涵。 跨文化電影教學已逐步崛起,教學中文化對比的學習模式讓學習者可以更為貼近生活,並從中了解另一個文化的呈現,開拓學習者的文化花海。本研究對於跨文化電影教學進行一系列文獻探討,期望在前人的研究下,開拓新的面向,以電影為載體將不同的元素納入課堂,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可以虜獲新的知識點。本研究最終將以文本分析所得之概念結果衍生至課程規劃中,針對歐美文化背景中文能力中高級之成人學習者進行教案編寫,冀望本研究能給予華語教師作為未來教學之參考。Item 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死亡」議題為例(2016) 羅翊芳; Luo, Yi-Fang電影於華語文化教學已開始起步,很多大學都開設了華語電影之相關課程,但教師們的課程規劃各有不同,沒有固定的準則,通常只以華語電影單方面被動輸入中國文化而缺少了與學習者母語文化的對比性。本研究採用跨文化理論中的比較分析法,藉由中西兩部相同議題的電影,比較出不同文化對同一議題所呈現出價值觀與文化思維的差異。 研究主題為「死亡」文化,「死亡」與出生、成年、結婚等都是全世界共通的文化,也一直是華人所避諱的議題,鮮少成為文化教學的主題,但這卻是人們必經的歷程。此外與「死亡」的相關儀式亦都展現出許多華人的文化脈絡,是一個豐富的文化議題,但怎麼教才適切?本研究發現電影是很合適的教學媒介,不但能具體呈現「死亡」這個抽象的概念,也能從電影情節與臺詞中反映出不同文化模式。 教學電影則以臺灣的《父後七日》與美國《愛在頭七天》為「死亡」議題的代表文本。《父後七日》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現出臺灣喪葬文化的繁文縟節、為死者死後旅程所舉行的眾多儀式等,這些傳統「規矩」,導致追憶死者、情感表現都受到限制;而《愛在頭七天》則以較輕鬆的美式幽默呈現,影片中以猶太教服喪七日為主軸,記錄著這七天裡家庭不斷發生的衝突與爭吵,而當服喪落幕後,各自找回家的定義與父親的兒時回憶。 本研究審視了運用電影於華語教學的相關文獻與諸位教師的課程安排,並整理規劃出一套華語電影的教學模式。教學主題更突破華人對於「死亡」主題的禁忌與跨越以往文化課程以物質文化為主軸的既定框架,以電影為載體,將華語文化課程提升至深層文化與價值觀等範籌。擬以影視相關理論與跨文化理論分析電影文本,作為教案編寫的依據,對於中西電影中死亡文化的探究頗為深刻,藉由跨文化比較之後,兩者文化差異亦更為鮮明。 最後則將文本分析所得之結論運用於課程規劃之中,針對歐美文化背景之成人學生進行跨文化課程的教案編寫。冀望本研究的分析結果與教案設計能提供華語教師及研究人員作為未來課程安排與學術研究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