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i-Ming (Angela) Lee"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Neo-Kohlbergian取向之發展及其道德教育蘊義(2009) 曾麟喬; Tseng, Ling-chaio「Neo-Kohlbergian取向」承襲自美國學者L.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延續其強調認知、自我建構、發展、時期轉換與巨觀道德的的精神,但改變研究方法,以及調整部分心理學與哲學的假定。筆者基於對該取向理論發展的關切以及近年對道德教育的重視,於本文採取理論分析法,針對四個研究目的加以探究:1.瞭解該取向興起背景及其與Kohlberg理論的異同;2.探討該取向理論重點與相關研究;3.評述該取向的限制與待思考課題;4.反思該取向對我國道德教育的運用與啟發,並提出後續研究建議。 本文歸納Neo-Kohlbergian取向三個理論重點,分別是:1.建構量化的界定議題測驗(DIT),取代Kohlberg的晤談法以測量道德判斷發展,並納入默會理解概念且獲致後成規期道德思考的實徵支持;2.以軟屬性的道德基模描述道德判斷發展,取代Kohlberg的階段觀,強調個人道德認知發展為三種道德基模(個人興趣基模、維持規範基模、後成規期基模)思維的漸序分配轉換,且道德基模會處於鞏固與變遷不斷交錯的型態;3.以四成分模式(FCM)解釋道德心理運作歷程,並從專業倫理教育角度切入進行相關研究。然而,DIT量化設計在理論詮釋上有其侷限,道德基模論述仍有不明確之處,FCM雖具有啟發性但各成分實徵研究有落差,整體而言理論間定位與關係有待釐清。 Neo-Kohlbergian取向對於道德教育的啟示亦可從三方面討論:其一,DIT研究成果顯示青少年時期道德發展的重要性,其辨認道德發展程度與相關因素,且映證道德兩難討論是道德教學與研究的實用性策略。其二,該取向對於道德基模的論述,深入探討個人認知發展的樣貌,有助益於對道德思維的瞭解;其三,FCM的研究彰顯道德心理各成分的重要性,提醒道德/專業倫理教育實施與評量必須兼顧道德心理不同成分,以及可運用真實情境研究與深入中介概念的探討。 最後本論文提出該取向後續研究與對我國道德教育運用之若干建議,可繼續辨明與釐清理論的論述與研究外,針對DIT進行跨文化比較與進行基礎道德發展研究,並運用多元方法研究道德。此外可藉力於該取向發展特定專業之道德判斷測驗,並提醒教育教育人員在道德教學與課程須配合學生心理發展,以及結合FCM研究,注重道德心理各面向的培養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