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g,Chung-Hsie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西漢雲中、東郡、南郡、淮北地區王國和郡的政區沿革及其轄區變動(2012) 鄭宗賢; Cheng,Chung-Hsien《漢書.地理志》乃西漢政區歷經近兩百年調整後的紀錄,全祖望、譚其驤、王恢、周振鶴以王國和郡為單位,建構西漢政區沿革與轄區變動。二十世紀迄今發掘出土的簡牘、印章等文物,諸如張家山247號墓《二年律令.秩律》呈現漢初中央轄縣、紀南松柏一號墓35號牘《南郡免老簿》所見景武之際的南郡、獅子山楚王墓中百餘方官印說明七國亂前楚國轄縣。這些資料所見王國或郡的轄區,卻與前人研究結果出入甚大。究竟有哪些因素導致前人推論失準?有無方法能夠符合傳統文獻與考古文物兩者所反映的政區?成為本論要解決的首要課題 緒論指出現有逆推西漢政區的方法,有以下疏失之處:一是西漢地方行政制度變化很大,西漢前期王國下轄有一至數郡,西漢後期王國略小或等同一郡,因此各政區的轄區未必侷限在《漢書.地理志》同名政區。二是誤將所有同名之王國,視為一脈相承的政區。三是郡能管轄縣、道、邑、侯國等四類的縣級單位,王國僅轄有縣一類的縣級單位,因此「郡/王國」改制會影響該政區轄縣增損。四是縣級單位受到侯國與邑的置廢,與王國或郡同時在頻繁地增損著。 為了解決上述疏失,本論提出重構政區沿革方法有四:一是博採考古資料補充或佐證政區沿革,二是王國與郡應雙軌分開處理,三是擴大考察範圍求取單一政區的轄區變動,四是由《史記》與《漢書》回溯政區要注意置廢時間、地望、戶數等變因。另外,沿革敘述方式尚需補充三點:一是強調王國和郡體制變動的過程,二是說明王國與郡的轄區調整情形,三是以政區圖輔助文字敘述。然而西漢王國與郡高達103個,本論選擇雲中、東郡、南郡與淮北地區,曾發生「郡/王國」改制者進行討論。 第二章考察雲中郡原屬劉喜代國的支郡,由於該郡接近匈奴,幾經匈奴侵擾與代相陳豨為匈奴反漢,高帝收復後,直接與代國換地而將之收回中央直轄。因此《二年律令.秩律》乃是高帝末年至呂后初年雲中郡的轄區。 第三章討論《漢書》記載的高帝罷東郡給予梁國一事,在《二年律令.秩律》卻出現東郡大半縣名。況且東郡南有梁國、北為趙國、東鄰齊國,轄區始終在王國地以西,可知漢初東郡已隸屬中央,故而本章反駁《漢書.高帝紀》罷東郡入梁國之說,並找出中央管轄郡與東方王國群的分界線。此外,東郡的地緣優勢,使其在梁國置廢過程中往東南擴大轄區,並在南界出現犬牙交錯的政界。 第四章探討南郡在景帝時兩度開置臨江國,加上武帝調整南郡一帶的政界,致使《漢書.地理志》南郡與漢初南郡轄區相差甚遠。必須以《二年律令.秩律》在湖北、湖南省的縣名,復原呂后前期南郡的轄區。《南郡免老簿》、《南郡新傅簿》與《南郡罷 簿》,復原景、武之際南郡的轄區。連同《漢書.地理志》的成帝元延、綏和年間(12-7B.C.)南郡,掌握「南郡/臨江國」的政區沿革與轄區變動。 第五章以經度112’40到117’00、緯度34’37至32’03作為「淮陽地區」,考察淮陽國的政區沿革與轄區變動。以淮陽地區王國和侯國分布,配合《二年律令.秩律》的中央轄縣,復原劉強淮陽國轄區。接著整理居延漢簡有關「淮陽郡」的資料,復原西漢中期「淮陽郡」的轄區。再以《漢書.地理志》淮陽國、汝南郡、沛郡等,復原西漢後期淮陽地區各政區的轄區。 第六章延續第五章,討論淮陽地區南半部的汝南郡。景帝雖然廢除淮陽國,汝南國、郡因為後來的隸屬對象不同,加上周遭王國置廢頻仍,使其轄區變動頗大。再加上《史記》在景帝以前沒有「汝南郡」,《漢書.地理志》卻說明是高帝時設置,導致汝南的政區沿革說法分歧。細究文獻出入之處,很可能是楚漢相爭時暫設汝南郡,之後併回淮陽郡至景帝初年為止。 第七章以《漢書.地理志》的沛郡、楚國、魯國、東海郡、泗水國、梁國、臨淮郡為「楚地」的考察範圍,討論七國亂前的楚國轄區。運用《二年律令.秩律》鄰近楚國的中央直轄縣,及清代迄今出土的楚地印章,建構西漢前期楚國的轄區。說明西漢前期中央藉著平定楚地及其周遭的亂事,樹立侯國在楚國的轄區之內。 第八章延續第七章敘述在七國亂後的楚地,政區被大幅調整的過程。然而楚國在宣帝時曾經中斷二十年,改制為彭城郡時能夠管轄侯國,所以《漢書.地理志》無法追溯至漢初楚國的政區。必須以獅子山楚王墓的印章推測劉禮楚國,乃至武帝時楚、魯、泗水等王國的轄區。另外,楚地侯國置廢頻仍,漢初侯國至武帝時凋零殆盡。《漢書.地理志》所見楚地侯國,乃是宣帝至成帝廣設侯國的結果,皆不能以推恩令追溯宣帝以前的楚地政區。 從王國和郡雙軌並行考察西漢政局的演變,劉邦為了解決楚漢相爭的封建問題,試圖以血緣關係作為封建對象,想要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權。可是封建、郡縣雙軌並行制,在惠帝至景帝之間造成王國與中央競逐地方統治權,並爆發七國之亂。隨著血緣關係、以親制疏、眾建、收支郡、推恩等五政策先後形成,不僅限制封建對象、縮小封國轄區,還具有抑制王國叛亂的用意。故而呂后2年(186B.C.)與成帝元延、綏和年間(12-7B.C.)的西漢政區圖,說明中央管轄範圍與王國轄區的此長彼消,反映中央在戶口、財政、國防的強化。故而西漢郡國轄區沿革與變動,說明攘外必先安內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