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Ting-Chie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臺灣加工出口區勞動空間地方化與尺度化:以楠梓加工區為例(2016) 陳亭茜; Chen,Ting-Chien西元1966年高雄設置全球第一座加工出口區 (Castells, 1996),接著籌建楠梓加工出口區及台中加工出口區,並於1971年兩區分別建成,為一兼具自由貿易區與工業區兩者之長的綜合園區。加工出口區扮演台灣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1960年代正值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製造業開始外移至第一代新興工業化國家,台灣加工出口區作為吸納這一波外移的空間,而1990年代起,台灣製造業開始外移至第二代新興工業化國家。此外,加工出口區發展至今四十幾年來,歷經不斷的產業轉型與升級,就產值來說加工出口區始終保有其優勢。然而勞工的個人薪資卻逐年下降。本研究從全球生產網絡中,以楠梓加工區為個案研究,理解台灣的加工出口區發展過程的勞動結構。 從女性勞工的處境來看,自1970年代以來,台灣政府透過勞力密集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策略,此策略為當時鄉村女性提供就業機會,也帶動台灣經濟成長。加工出口區發展至今已四十餘載,儘管經歷經濟再結構和地方勞動市場的轉變,從地方脈絡及偶然性來看,兩者一直是形塑勞動市場的重要角色。特別是鑲嵌於女性勞工日常生活的勞動力量,該勞動力量如何協助女性勞工在全球生產需求減少時,暫時離開加工區,待需求恢復後,再回流至加工區。 從外籍勞工的處境來看,1994年後,區內引進外籍勞工補足勞力不足的情形,卻也改變加工區勞動市場,勞工不再像過去與地方脈絡緊密相連,當生產需求降低時,外籍勞工僅能回到自己國家,顯示勞動力量較過去薄弱。 過去研究經濟轉型時,較少聚焦於個人能動性。因此,本論文旨在補足該部分,強調勞工能動性,以及如何創造勞動市場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