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Shi-Ting"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梅雨季西南氣流特性對台灣降水分佈影響之理想模擬研究(2017) 陳詩庭; Chen, Shi-Ting台灣位於東亞大陸和西北太平洋交界,氣候深受海陸分布差異、季節變化轉換之影響。每年5、6月的梅雨季,常受鋒面影響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而期間的豪大雨則往往與西南氣流密切相關。由於梅雨季期間的降水常同時與鋒面、西南氣流、不同大小尺度的大氣運動、水氣含量等均有關,其機制十分複雜,不易加以區分。因此,本研究希望單純探討西南氣流與台灣地形兩者間的效應,故選用2008年西南氣流密集觀測實驗(Southwest Monsoon Experiment,簡稱SoWMEX)在南海北部,台灣上游地區之收集之具有代表性探空觀測資料,簡化後獲得一個理想、均勻且穩定的環境背景氣流場,來進行本次西南氣流模擬實驗研究。 本研究選取東沙島與台灣西南方研究船共6個時間探空之平均,並根據其簡化(平滑)後之垂直結構,依地轉風關係建構理想之三維環境背景流場與其他參數。實驗共設計了4種不同低層水氣含量,當水氣含量950 hPa以下相對濕度為100%、85%、70%、55%,3種風向210∘、240∘、270∘,與3種風速10、15、20 ms-1,共36種組合搭配的背景流場下,研究受真實台灣地形影響下,所造成的台灣降水之分布特徵。同時,為更進一步定量探討降水分佈關係,依地理位置將台灣分成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四個區域,再依地勢高低分成平原(0~250 m)、山坡(250~1000 m)及山區(1000 m以上)等三種高度分區,來討論各區域之降水分佈。另外,本研究也比較上述各環境之夫如數(Froude Number,簡稱Fr),與氣流遭遇地形之反應,及降水分佈特徵之間的關係。 由模式分析可知,在水氣含量影響下,當相對濕度高時,CAPE高,大氣穩定度低。當相對濕度100%時,全台平均降水較高。其在偏南風時,主要降水區在東部和中部山區,隨著風向轉為偏西,主要降水則漸漸集中於中部和南部山區。而當相對濕度低時(70%、55%),CAPE低,而大氣穩定度相對較高,此時盛行風轉為偏南風時,主要降水在東部和北部山區,隨著盛行風轉向偏西時,降水逐漸改為集中在南部山區。 在風向改變情況下,當210∘偏南風時,由於Fr皆小於0.2 ,氣流繞山而在背風面輻合產生降水,在東部及北部有明顯降水。240∘吹西南風時,氣流直接迎面受中央山脈抬升影響,是故為平均降水最多的情況,Fr 約為 0.4時,氣流有爬山的趨勢,因受地形阻擋尤其中部和南部山區有劇烈降水。270∘偏西風時,其Fr約在0.4~0.5間,因氣流受地形抬升現象明顯,且直接垂直撞向中央山脈,主要降水在中部和南部,但降水分佈有從山坡往山區延伸的趨勢。 在風速改變的情況下,並非單純的風速越大降水就越多。在相對濕度100%時,有風速越強,降水量越多的趨勢,但在其餘相對濕度情況下,15 m s-1的降雨量反而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