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an, Shiao-hui"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桌遊融入華語線上文化教學對兒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2021) 詹小慧; Chan, Shiao-hui本研究探討桌上遊戲在華語線上文化教學的應用,了解桌上遊戲是否可以融入線上教學,在遊戲式教學中,藉由與同學間的互動及溝通,訓練學習者華語聽力與口說能力,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近年來桌上遊戲盛行,研究者希望能以兒童學習外語習得理論以及遊戲教與學理念,配合「年夜飯」主題設計的桌上遊戲,讓兒童在自然情境下,學習到過年年夜飯與吉祥話的關聯並互動溝通語言。在遊戲中,引發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興趣,並達到文化世代傳承的目的,強化學生聽、說能力的華語遊戲教學活動,教學內容結合華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課程設計。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一共進行三階段教學,準備、練習、實戰。對象以國小學童,資料分析以問卷、觀察分析為主,訪問為輔。在每次教學前與教學後,讓學習者填寫測驗及興趣量表問卷並口頭訪問,最後蒐集上述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桌遊進行線上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並提出教學實務上之教學建議,作為現場教師教學參考。Item 語意特徵於中文基礎詞彙處理扮演之角色: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2015) 林耿育; Lin, Keng-Yu概念的理解與處理一直以來都是個熱門的議題。過去的研究指出,人們在處理自然物的概念時,其感官語意特徵比功能語意特徵來得重要,而在處理人造物的概念時,其功能語意特徵比感官語意特徵來得重要。本文旨在以事件相關腦電位的技術,探討是否前人的發現是來自於語意特徵與語意類別之間的關係遠近。。本實驗招募中文母語人士為受試者,以語意促發作業(semantic priming)與延遲反應(delayed-response task)為設計,請其判斷實驗促發詞(prime,包括感官特徵與功能特徵)是否可以是實驗目標詞(target,包括自然物與人造物)的一個特點。實驗結果發現,在控制了促發詞與目標詞的關聯度後,在N1腦波和N400腦波裡,不同的語意特徵並不會和不同的語意類別產生交互作用,但在LPC腦波裡,不同的語意特徵和不同的語意類別則有交互作用。進一步檢定發現,此交互作用發生在人造物的概念上。根據實驗結果,本研究推斷不同的語意特徵在處理不同的語意類別時,可能有著不同的重要性。而從腦波的時間點來看,不同語意特徵對不同語意類別影響可能為控制歷程(controlled process)而非自動化歷程(automatic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