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DAI-LE"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狂草風格之研究程代勒; CHEN, DAI-LE研究目的:希望藉著對狂草─此種人易為人識,卻深受人喜愛的中國書法中最接近抽 象藝術的─分析。從其造形本身及表現方式的瞭解,希望在著重視學經驗及情感表現 的藝術中,確立書法在今日的地位,及掌握其藝術價值及時代的表現性,使我們在書 法創作上,除了重視傳統理論的研究,更可以新的註解加以闡揚,並配合今之視 覺理論,建立起新的價值地位,此是努力的方向。而書法的眾多書體中,狂草顯然具 有較強烈的視覺語言,而能引起較強烈的震憾,此與其造形本身及表現的方式有很大 的關係,這些要素也應存在於其他的書體中,只是狂草是顯性的表徵,故希望藉此分 析,能給予書法之普遍性與傳達性一視覺美感的註腳。 研究範圍:以狂草產生的唐代為主,以草書風氣興盛的明代為輔,選擇的書法家以唐 代的張旭、懷素為主,並參酌黃山谷、祝枝山、陳淳、徐渭、王鐸、傅山、許友等人 的作品為研究的對象,並上與王獻之作一承接。 研究方法:本論文採取三方面的探索,第一章,對書法史的瞭解,第二章,對書法家 個人的瞭解,第三章,第形式發展的瞭解,並加以類型分析。前兩章是屬傳統性的研 究,第三章則藉西方對形式史的研究,而就其中最適於解析書法的理論,給予正確的 分析,並將書法中的草書分成三大類並加以比較,第四章則是就作品及作家的表現方 式不同,予狂草風格作多方面的比較。第五章是分析狂草的動勢,亦即在經過形式史 的瞭解及風格的確認後,再從視覺心理方面來探討這種形式及風格的特點,從其線條 的表現中認知其乃具有明顯的視覺上之動勢。順此再論其與西畫的「勢」之關係。 研究結果:在書史狂草是邁向個性伸展及純藝術表現的傑出階段,而從形式的發展中 也瞭解到這是草書風格變化的一必然性,然此風格的變化作家個人的個性及佔極其重 要的地位,更由動勢的研究中,瞭解到其明顯視覺上之吸引力,此與今日重視視覺動 勢的要求中有許多不謀而合之點,更瞭解到書法確有多方面的美感及內涵。Item 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研究(2016) 清水峰子; MINEKO SHIMIZU本研究主題為「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透過文獻探討縝密爬梳所提出之觀點,作為實踐作品之參考,以「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與「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為題,進行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 本文分為八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流程、研究方法與範圍、名詞釋義及文獻探討。第二章分為以趙孟頫、趙之謙以及吳昌碩為例,對以「以書法的筆調融入之繪畫」的創作方式來做深入的研究。第三章搜集古今各種以漢字為元素之傳統圖案,希望透過其料彙整與分析,對於個人創作有參考。第四章分別以呂佛庭、陳正雄、李錫奇、程代勒四位台灣的藝術家為例,對以書法為元素之繪畫創作來做研究。第五章,回顧「藝中求同 / 2009華文漢字設計週」為例,呂勝中在《意匠文字》上所提出的概念作為切入點,透過現代設計領域之「以漢字為元素之設計」,所提出之觀點進行探討其思維與表現方法,作為後續個人創作研究之參考。第六章,透過文獻探討縝密爬梳所提出之觀點,作為實踐作品之參考,以「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為題,進行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第七章,從印篆的見解為創作思維,以「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為題,透過路徑於電腦排字、修潤,以及運用水墨、膠彩、貼金箔等筆者善用的表現技法,混搭並用,進行「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研究與實踐。 最後第八章結論的部分,透過本研究「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才能將曾經受美術教育的基礎,以及自我創作脈絡變成個人「面貌」,透過個人創作實踐反覆地推敲和修改,「面貌」串成自己的風格,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