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黎懿瑩"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一個發展小二學童乘法概念的行動研究(2007) 黎懿瑩本研究乃作者於在職進修期間,對授課班級的小二學童進行乘法概念行動研究與教學實驗的成果。教學活動的設計採用Anghileri (2006)鷹架學習的3層次教師策略,搭配分組計數概念、倍的數學語言、故事繪本的似真情境以及遊戲與把玩四個核心教學構念,透過在行動中反思和對行動的反思引動每一階段的教學活動。實驗中使用的乘法概念問卷和數學態度量表皆經過預試並修正,在兩階段三循環的研究中進行共四次前後測,並輔以晤談記錄以及研究日誌,蒐集學童乘法概念發展的量化與質化實徵資料。 經過兩階段三循環的研究之後發現:教學前18位曾經使用乘法算式的學童只有2位具有乘法概念,在等值群組、倍數比較、陣列與組合四類問題中,學童最易瞭解的是陣列和等值群組問題中的乘法概念;經過本教學實驗之後,學童在等值群組問題有98.8%、倍數比較問題97.1%、陣列問題100%、組合問題26.5%達到乘法思維。此外,本班大多數學童乘法概念的共通可能學習路徑是:由加法思維的逐一點數開始,逐漸產生分組計數概念,接著建立倍的概念,並使用倍的語言溝通加法和乘法算式,在逐次的遞迴中逐漸進入乘法思維。同時,由數學態度量表中也顯示:大部分的學童在學習乘法概念的過程中,都曾經獲得正向情意的支撐。這似乎表明:故事繪本和數學遊戲的似真情境營造都具有相當的教育價值。 依據本研究的結果,個人認為教師在進行小二乘法概念教學時可以依循下列五項原則:對學童可能發生的學習困難,要先預擬因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計畫時,應該採用分組計數活動並以倍的語言溝通;以「乘法是單位量轉換問題」的教學認知,作為發展學童乘法概念的主軸;於教學之前先分析學童的表現,再擬定解決大多數學童表現的教學方案;透過反思、察覺和與伙伴教師的討論,引動自己教學知識和信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