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雅萍"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永續發展教育與多元智慧理論結合之行動研究(2005) 黃雅萍本研究首先旨在探討國中社會領域課程中永續發展教育之現況,及對其需求做調查,以利未來之發展。接著進一步分析國中社會領域課程中的永續發展概念及環境教材內涵,調查國中學生對永續發展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以及國中教師對永續發展教育實施現況的認知;同時更以多元智慧理論為基礎,編製永續發展教學模組,將其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中,再透過準實驗研究,來探究教學成效。研究結果顯示:社會領域現行各版本教科書所含之永續發展概念以地理及公民較多,而有關環境面向的環境、資源、生態、人口及社會面向的城鄉、文化發展有頗多論述,但經濟面向的生產取向、綠色消費以及社會面向的社會參與、民主政治、法律問題則著墨不多;問卷調查得知國中學生對永續發展的認知,大致已達到一定的程度,但態度及行為表現上,有些學生則呈現不足的狀況。依交叉比對分析得知,與學生參與環保課程或活動的頻率、父母是否要求、年級及性別等,有顯著之差異。另一方面,國中老師覺得目前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和教材中包含的永續發展內容比重不算多,且老師自認對於永續發展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知道的也不夠多。因此,如果有機會修習有關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大多表示會參加。在準實驗研究當中,學生運用多元智慧學習的實驗組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實驗組對永續發展之認知、態度及行為均優於對照組,且學生對教師以多元智慧理論為基礎所進行的教學或評量,感受均優於傳統講述教學方式。Item 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之研究(2003) 黃雅萍近年來由於網路教學的推廣而使得網路教學系統之評量逐漸受到重視,而網路教學系統平台是網路教學成功的必備條件,所有教學活動包括教材瀏覽、線上討論、作業公佈、線上測驗、以及學習歷程記錄等均需透過教學平台實施。先進的網路化教育代理人及適性教學等教育理念,更需藉由適當的平台設計以達成。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完整的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以供教學設計者參考。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建構一套網路教學系統平台的評量規準,以幫助各單位在選擇或建置平台時,能有一個標準化的依據。 本研究之「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係經過系統化的教育研究歷程而產出。包括探討建構主義、情境學習、學習社群及神經機械學等的網路教學理論基礎,分析比較現行網路教學系統的評量規準,探討SCORM、LTSA等網路教學系統的代表性國際規範,分析台灣較成熟的大學網路教學系統結構實例,同時經過專家訪談、專家會議及規準評量值與滿意度之關聯度實測等步驟,而建構出一套可行的「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 研究發現「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必須具備學生子系統、教師子系統、管理者子系統之評量項目,並且區分平台功能為必備、進階及可選用功能。本規準之特色為:(一)具有充分的理論基礎。(二)嚴謹的產出過程。(三)針對平台使用者之需求而研發。(四)評量項目劃分為必備、進階及可選用三個等級。(五) 模組化的功能規準內容描述方式。(六) 能指出平台功能應該改進的具體項目。(七)能用以比較不同平台的優劣。(八)能依系統規模彈性調整規準值以顯示其特點。因此本「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評量規準」不僅可以做為檢核平台功能項目的依據,還可用來作為評選不同平台的有效量尺,具體指出各平台功能之優缺點與差異的項目,明確指引網路教學平台設計者或評選者改進及選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