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黃柏鈞"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惡」趣與發「畫」:社群媒體上的男同志主體插畫
    (2016) 黃柏鈞; Huang, Po-Chun
    Facebook的插畫熱潮於近年興起,成就許多網路名人如Ducan及H.H先生等,同時也有許多男同志插畫家孕育而生。各個男同志插畫家的風格皆有所不同,存在著可愛到情色的多元呈現,描繪的人物或故事也各式各樣,不僅提供男同志粉絲娛樂消遣,也讓同志文化多一種文化展現方式,就如同任何文化都不會有性別或性向的限制。 然而男同志網路插畫雖在其社群中深獲喜愛,卻也常遭受檢舉,被視為是情色裸露的傳播。然而情色並不能只以有色眼光看待,更遑論色情文本也有被討論的價志,因此本研究關注情色在男同志插畫中的意義。同時過去已有同志運用大眾文化現身於社會,並運用王路特性發聲讓同志議題更被注意的先例,男同志網路插畫具備這些可能用意,因此本研究分析男同志網路插畫所再現社群樣貌及探討其作為連結社會的呈現方式。 本研究以四個以男同志為主體、以圖文創作為主要插畫且較有人氣的男同志插畫家粉絲頁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天菜與小餿水」、「語不驚人毛不休」、「假文青 蓋時尚」及「桃色壞男孩」,並透過參與觀察及文化研究分析之。研究發現這些男同志主體插畫存在「惡」趣與發「畫」兩大項。「惡」趣所指的是這些插畫不僅具有趣味,也同時有諷刺的意味,「惡」的意思接近於英文的Satire及Kuso兩字的融合。發「畫」所指的是以插畫來發聲,用插畫來為同志平反來自社會誤解及恐同人士的攻擊。 「惡」趣主要圍繞在男同志社群的問題與議題的再現,分為「展演社交與外型要求」、「情愛關係與性互動」及「友誼建立與家庭關係」。插畫家再現出男同志對於外型要求,為強調陽剛的限制,不僅影響男同志在社群媒體或手機交友軟體的展演,也影響了其社交互動,同時情愛關係及性互動也隨之被影響。然而男同志仍夢想穩定關係,在愛情取得不易的情況下,轉向友誼建立,插畫家也再現出友誼間的趣味。即便有愛情友情的發展,家庭關係仍是男同志最難面對的議題,這無奈也經插畫家描繪而出。 發「畫」則是男同志插畫參與連結社會的方式,分為「認識同志多元」、「反擊恐同人士及言論」、「社會行動響應呼籲」及「政治時事諷刺」。由社會中仍對同志有刻板印象,因此插畫家們也透過圖文創作提供更多元的認識。但社會中對同志的誤解從未少過,甚至出現許多對言論攻擊的人士,插畫家不願同志受迫,因此也以插畫一一反擊。而面對重大的社會行動如同志遊行或投票等,插畫家也會以創作響應,甚至對於政府的失職,會加以諷刺。 男同志插畫中的情色/色情元素確實存在,但它可以是再現男同志性生活並使之自然畫,藉以諷刺社會對同志性限制的「惡」趣,也可是讓有政治意味的插畫更具吸引力並增加張力的發「畫」。同時插畫中性的討論,也並非強調性交過程,而是論述其他議題如性完後的轉變。而「性」也變成插畫家的一種操作方式,不僅Facebook的使用限制使他們須另找平台設立外站,同時外站也以密碼限制讓插畫難以取得,唯有同時涉入粉絲頁才能獲知密碼,因此透過這樣的操作,讓插畫家可以更有名成功。 在男同志插畫家再現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爭議與問題,像是描繪外貌分類時所造成的傷害及無意中仍視陰柔為不良。但這些批評並未減低插畫家在同志社群的地位,他們描繪出同志們所共鳴的生活故事,同時企圖引發自我省思,並在重要時刻為同志發生,都讓插畫家成為現今新世代的指標性人物。此外,插畫家的影響力也漸從同志社群,擴展到異性戀社會,而這也表示同志議題及文化將更加被重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日本職棒選秀成效之研究
    (2021) 黃柏鈞; Huang, Po-Chun
    棒球新人選秀為體壇最熱門的話題,也影響各球隊戰力的變化,日本職棒近年也因許多臺灣球員前往挑戰和發展因此得到不少國內棒球觀眾的關注,但國內目前仍缺少以量化觀點評估日本職棒選秀的相關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日本職棒選秀歷年的趨勢變遷與成果,日本職棒除了每年10月的新人選秀會挑選新人加入外,會於新人選秀完後繼續辦理育成選手選秀又稱為二次選秀,日本業餘球員每年以這兩次的選秀為主要進入日職殿堂的管道,各球隊無不希望能將選秀選擇之球員價值最大化,2007年最後一次選秀制度變革後至今無大變動,故本研究以2008年至2012年共5年的選秀概況,了解各隊選秀選擇偏好,以及相關數據進行了解各球隊的選秀成效,以登上過一軍且出賽、校正後之投球數據Sp、校正後之打擊數據Sh打擊率、Sh上壘率、Sh長打率、Sh OPS和進階數據WAR值來分類球員等級為依變項,期望能在選秀選手身分、選秀輪次、選秀中選擇投手或野手等找出選秀成功的關鍵因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