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黃文志"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構建以認同調節之語言學習模式
    (2014) 黃文志; Wen-chi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大一新生在社會心理學中的態度、自我決定、自我認同、自信心和英語能力之間的相互關係,尤其著重於檢驗各因素間的因果關係。第二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已顯示關於個別差異之社會心理變項對於外語學習非常重要,但是極少數研究探討自我認同的理論本質,以及自我認同與第二外語學習中其他因素的關係。本研究之結構模型根據三個來源構建:Gao, Cheng, Zhao, 和Zhou (2005) 的自我認同架構,Gardner, Tremblay 和Masgoret (1997) 的學習態度概念以及Noels, Clément, 和Pelletier (2001) 自我決定理論。此研究模式一共有十個潛在變項,包含態度、自信心、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無動機、英語能力、適性自我認同、取代自我認同、分裂自我認同、零自我認同。 研究對象為371名就讀於北部一所公立大學的大一生,來自於各個不同科系。所有參與學生必須完成包含英聽力與閱讀測驗、英語態度問卷、英語自信心問卷、英語自我決定問卷、英語自我認同問卷共五項活動。研究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者為檢驗每一個潛在變項的內部結構與一致性,二者為探討變項之間的直接與間接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最終的結構模式有良好適配度。本論文結果與主要發現概述如下: 1. 做為最起始的貢獻因素,態度對於其他九個潛在變項有直接顯著的影響。 2. 自信心對於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英語能力有直接顯著的影響,然而對於無動機以及包含自我認同在內的四個潛在變項則沒有顯著影響。 3. 包含自我決定在內的三個潛在變項,對於英語能力、適性自我認同,取代自我認同、分裂自我認同和零自我認同皆有直接顯著的影響。 4. 英語能力對於適性自我認同,取代自我認同、分裂自我認同和零自我認同有直接顯著的影響。 5. 對於間接效果,自信心再態度與自我認同之間成功地扮演調節的腳色。自我決定則在態度與自我認同之間扮演調節的腳色。 透過量化統計分析,本論文有以下貢獻。第一,本論文發現英語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可被視為第二外語習得社會心理因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培養正面的學習態度。第二,語言學習的自我決定理論在本研究的模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顯示出自我決定的理論本質對於語言學習認同調節是不可會缺的。英語能力對於自我認同的直接影響顯示出重要的概念:自我認同會彰顯出個人心理價值以及行為模式,而這也是語言學習中的主要目的,而非是只有英語能力。總括而言,本論文驗證了社會心理學之間的直接與間接因果關係,同時亦期望能鼓勵更多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從事相關研究,來探討自我認同在語言學習中的角色。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