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魏辰宇"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澎湖恙蟎數量在不同棲地間的差異(2018) 魏辰宇; Wei, Chen-Yu恙蟲病(scrub typhus)是由帶有恙蟲病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的恙蟎叮咬所感染,小型哺乳類為恙蟎主要宿主。臺灣近年來以澎湖縣的恙蟲病病例數最多,澎湖由於人口外移與人口老化,許多農耕地逐漸荒廢,並為外來植物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所佔據。本研究在澎湖縣選擇四塊銀合歡林,三塊農耕地與三塊住宅樣區,每兩個月在每個樣區放置30至33個捕鼠籠,進行四天三夜的捕捉,以比較三種棲地間,哺乳類動物種類、數量以及哺乳類動物身上恙蟎的數量以及種類的差異。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的調查結果顯示,捕獲率(隻數/捕捉籠夜)以錢鼠(Suncus murinus)最高(0.198),其次為家鼷鼠(Mus musculus;0.071)、小黃腹鼠(Rattus losea;0.029)與溝鼠(Rattus norvegicus;0.001),但總共採集到的42,274隻恙蟎中,有76.3%寄生於小黃腹鼠上,其次為錢鼠(18.7%)、家鼷鼠(2.9%)與溝鼠(2.1%)。共鑑定恙蟎10,815隻,扣除掉因蟲體破損或缺失無法辨識的1,035隻,其餘的9,780隻恙蟎,皆為地里纖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其中採集自溝鼠和小黃腹鼠的地里纖恙蟎相對飽食程度(分別為16.1±1.1 104µm2,15.5±0.3 104µm2)顯著大於家鼷鼠(6.6±0.6 104µm2)和錢鼠(5.2±0.3 104µm2) (皆為p< .0001)。小黃腹鼠的捕獲率,在不同棲地類型與不同捕捉月份間皆有顯著差異(均為p < .001),且棲地和月份之間有交互作用(p < .01),多數月份,在銀合歡林的捕獲率顯著大於農地與住宅(皆為p < .05);自小黃腹鼠身上採集到的恙蟎,有74.4%來自銀合歡林,23.5%來自農地,2.0%來自住宅;小黃腹鼠的總恙蟎寄生量在六個月份間的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以銀合歡林最低(0.72),其次為農地(0.92),住宅則是最高(1.47)。結果顯示在澎湖,小黃腹鼠數量雖不多,但多數恙蟎寄生在小黃腹鼠身上,且相較於數量最多的錢鼠,前者恙蟎的飽食程度大約是後者的三倍,顯示小黃腹鼠是恙蟎最重要的宿主;三種棲地中,則以銀合歡林採集到的恙蟎數量最多,且季節間的變動程度最低,代表銀合歡林可能為恙蟎於氣候條件較不佳時的庇護所。本研究發現透過提供病媒宿主較佳的棲地環境,外來種植物的入侵會增加病媒的數量,可能增加人類感染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