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韻竹"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愛咪‧畢琦的《耶弗他的女兒》:一部傳記式的音樂會詠唱調(2024) 陳韻竹; Chen, Yun-Chu19世紀中葉開始,美國開始將音樂課程納入學校教育,並成立專業的音樂學院以培育相關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第一批專業的本土音樂家就此誕生,他們被稱作波士頓第二新英格蘭樂派 (Second New England School),而艾咪‧畢琦 (Amy Beach, 1867 - 1944) 是當中唯一的女性作曲家。畢琦的一生在鋼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身份中不斷轉換,除了是美國第一位創作交響曲的女性外,也分別在歐洲和美洲舉辦鋼琴音樂會巡演;在個人生活上,她面對當時社會對於女性的束縛,不斷在順從、妥協與反抗中度過。本文重點在於探究畢琦如何透過《耶弗他的女兒》中的聖經故事、歌詞文本和創作技巧,以這首音樂會詠唱調闡述自己戲劇般的生命經歷,這部作品也可以被解讀為她一生的寫照。本論文涵蓋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20世紀前女性音樂家的社會與地位;第三章為畢琦的音樂歷程;第四章為以作品《耶弗他的女兒,作品53》映照畢琦的人生經歷;第五章為結論。Item 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可能性排序之研究(2010) 陳韻竹本文探討方式乃先從情態角度切入,統整中西對於情態的討論與分類,從中找出體系中符合漢語討論「可能性」(probability)的對應情態類別,並根據Li and Thompson(1992)、鄧守信(2005)對「可能」的分析,與參考許又尹(2004)漢語能願助動詞(modals)句法結構和葉信鴻(2009)界定漢語助動詞(auxiliary verbs)的檢視標準,將漢語助動詞與可能性副詞區別開來,例如口語中常出現的「可能」實為鄧(1975)動詞三分系統下的狀態動詞,而義務情態的「應該」屬助動詞,故兩者都不列入本文討論範圍,然知識性的「應該」實為副詞,因此列入本文中探討。接著綜合漢語語言學家研究漢語副詞時常舉例詞及參考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選出「應該、也許、或許、好像、似乎、大概」六個可能性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再分別討論個別句法搭配與特徵、各自核心語義及「可能性」語義來源,最後根據口語語料與網路問卷調查,判定其可能性程度上的高低排序為:應該>似乎>大概>好像>也許>或許。 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表達個人意見時,未必規律地依循個人自主意識,即往往會因為外在因素影響語言使用,因此在界定可能性副詞可能性程度高低之後,將以Brown and 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威脅(FTA)理論 (face-threatening act)為參考,討論其語用上的表現。最後檢視目前現行教材現況,綜合上述對語義、句法和語用複雜度的討論,提出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的教學建議,以供未來教學使用上參考。Item 臺灣自行車運動觀光導遊專業知能之研究─以證照制度建構觀點(2014) 陳韻竹; Chen, Yun-Chu運動觀光是結合運動與休閒的特色旅遊,而由於政府和自行車業的大力提倡,逐漸興起自行車休閒運動風潮。導遊的專業能力更成為銷售下ㄧ次旅遊的關鍵性人物,故自行車導遊的專業知能也備受重視。而國內對於自行車導遊專業證照制度並沒有相關的規範,導致自行車導遊品質良莠不齊。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行車運動觀光導遊相關產官學界對於自行車導遊專業知能的看法與差異以及分析專業證照制度建構的必要程度。本研究選取從事自行車運動觀光產業相關之產官學界,具1年以上自行車旅遊帶團經驗之從業人員與管理或辦理自行車導遊證照之主管機關,且擁有1年以上管理或辦理之經驗,或擔任自行車導遊認證課程,且擁有1年以上教學經驗之授課講師之八位專家學者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後整理訪談內容,進行編碼、歸納以及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一、自行車導遊應具備專業知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專業態度。首先在:(一)專業知識包含:學術基本知識、戶外實務導覽、相關產業知識;(二)專業技能包含:身體機能、自行車專業技能、溝通協調、人際互動、危機處理;(三)專業態度包含:個人特質、工作態度、持續進修。二、自行車運動觀光產官學界均具共識的專業知能構面為: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而均具共識的項目則有戶外實務導覽、工作態度。三、自行車導遊專業證照制度的建構要素包含法源依據、主管機關、資格限制、分級、更新以及效用六要素。(一)證照法規:需立法;(二)主管機關:觀光局;(三)資格限制:需要資格限定;(四)分級:需分級,且以技術做分級;(五)更新:期限為三年更新,且證照的研習訓練時數為24-80小時;(六)效用:優先獲得就業機會。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我國自行車導遊專業證照制度的建構要素,以作為自行車導遊專業證照制度建構立法時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