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育偉"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理論計算探討乙醇在2Ru/ZrO2(111)表面之脫氫反應(2009) 陳育偉; CHEN,YU-WEI本論文分為兩大主題: 第一部分:乙醇在2Ru/ZrO2(111)表面之脫氫反應 我們使用週期性的密度泛函理論來研究乙醇在2Ru/ZrO2(111)表面催化下之脫氫反應,我們計算出來乙醇有最大吸附能的結構是以乙醇的O原子接在表面的Ru原子上,而這個結構接續的反應會經由O-Ru路徑,即斷鍵的順序是:O-H鍵→βC-H鍵→C-O鍵而最後得到乙烯吸附在表面上;另外一個有第二大吸附能的結構是以乙醇的αC原子吸附在表面的Ru原子上,這個結構接續的反應會經由αC-Ru路徑,即斷鍵的順序是:αC-H鍵→O-H鍵→(βC-H鍵) →C-C鍵而最後得到氫氣。最後,我們也計算了吸附在表面上的H原子結合成氫氣的反應位能面,其所計算出來的能障大約是20-30 kcal/mol。這個結果象徵著使用參雜Ru的ZrO2表面可能是個頗為有效的催化劑來催化乙醇的脫氫反應。 第二部分:在ZrO2表面參雜Ru與否對催化乙醇脫氫反應的影響 我們使用週期性的密度泛函理論來研究乙醇在ZrO2(111)表面以及2Ru/ZrO2(111)表面催化下之脫氫反應的差別,發現在ZrO2(111)表面脫氫反應所需克服的活化能比在2Ru/ZrO2(111)表面還要高,特別是斷βC-H鍵的過程,其活化能的差距為36.05 kcal/mol,這導因於斷βC-H鍵產生的吸附物非常的不穩定。試著了解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我們做了態密度以及變形能的分析,而分析的結果發現這導因於兩個因素:(1) 乙醇的O、C原子與2Ru/ZrO2表面的Ru原子的作用力強過與ZrO2表面的Zr原子的作用力;(2) 乙醇在ZrO2(111)表面催化下斷βC-H鍵所得到的吸附結構,其表面的變形能比起在2Ru/ZrO2(111)表面催化下的情形大很多(30.41 kcal/mol)。Item 陳中申嗩吶協奏曲《扮仙》之分析與詮釋(2020) 陳育偉; Chen, Yu-Wei陳中申嗩吶協奏曲《扮仙》素材取自於北管音樂,其中所使用的素材及主奏的樂器,皆與筆者過去所學習的嗩吶及北管音樂相關聯,因此引起筆者研究的動機,希望能透過自身所學的專業,對於此曲素材進行探究,使樂曲能更貼近作曲家之原意。 本文之文獻分為三個面向來探討,分別為:作曲家之相關文獻、扮仙戲音樂之相關文獻、作曲家相關訪談文獻回顧。對於陳中申嗩吶協奏曲《扮仙》之文獻,直接性的資料鮮少,僅有學者針對曲式及詮釋上進行研究,因此,筆者透過親身訪談獲得第一手資料,從中整理出作曲家的音樂學習歷程與創作歷程,以及作曲家的創作理念與手法,再將此曲進行素材旋律之分析,並以演奏者之角度,對於此進行樂曲詮釋之探討,以完成本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陳中申協奏曲《扮仙》於1991年受臺灣笛子演奏家劉治委託創作,此曲原先設定為笛子演奏,但在1997年時作曲家將此曲移植給嗩吶演奏,使樂曲更貼近北管音樂風格。透過訪談筆者發現,此曲不僅運用北管音樂的【二凡】、【梆子腔】、【點絳唇】、【緊中慢】,還運用到客家八音【高山流水】作為創作的動機。此曲融合了國樂嗩吶與戲曲嗩吶的演奏手法,讓嗩吶演奏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並充分展現出嗩吶樂器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