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志意"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失格 –衰微的意象創作研究(2011) 陳志意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疏離感所導致的負面情緒而轉化成的個人創作-----《失格-衰微的意象》,筆者欲藉存在主義叔本華的生命觀點與象徵主義的生死觀點來闡釋生命與肉體衰微的意象,並藉由灰色的意涵來展現對於動物肉體衰微的描繪與紀錄,藉由凝視的眼光來觀看肉體,以寫實的手法讓衰亡昇華成藝術創作,進而體悟人與社會的關係及生命的可貴。論文撰寫的主要架構可分五章敘述,僅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與名詞釋義,筆者有感於生活的負面情緒,偶然間看見生命的衰微過程,這樣的過程恰巧與筆者一直以來所習慣的靜物畫(still life)的精神是相同的,啟發筆者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意義。又接觸「失格」這樣的詞彙,啟發筆者創作有肉體衰微之意象的作品,讓情緒有出口可以宣洩。 第二章創作之理論基礎:將影響筆者的美學理論作分析、闡述,其理論同樣也呼應在筆者的作品當中,筆者藉由社會的病態分析與叔本華的生命觀及象徵主義的生死意象來支持筆者的創作,藉著分析與學習內化成自我的能量,使作品可以在學術理論的架構之下,有具體的表現。 第三章創作理念:本章節闡述筆者之創作觀點,以灰的面貌、肉體的象徵意涵及凝視的眼光等理念說明筆者對於自身創作的觀點,透過上述三項的探討筆者找到自身創作的方向,不致盲目衝撞或是畫地自限,並呈現筆者的思想、精神、與創作脈絡。 第四章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本章節闡述創作內容----衰微的觀照,說明物與我的感情投射,並以寫實的形式作為創作的手法,筆者也將自身創作所使用的技法、媒材加以記錄、解釋、說明,藝術作品建立在可視的物質之上,透過物質性的加工,達到絕對理念的感性形式,並可供讀者參考筆者所使用的材料與步驟。 第五章作品解析:本章提供創作之圖像,作品以瓜果、樹幹、魚、肉、蒼蠅等等肉體為創作之載體,藉由灰色意念與寫實手法,表達筆者對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失格意象,並針對每幅作品評析與說明靈感之發想源頭,作品以不同題材傳達相同的氛圍,展露筆者內心的世界,宣洩筆者的負面情緒。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個人創作體會與成果之分享,以及未來面對創作的態度及對自我的期許。